• 40阅读
  • 0回复

科技是生产力与知识分子的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03
第5版(理论)
专栏:

科技是生产力与知识分子的作用
张永谦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同时,论证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澄清了“四人帮”造成的思想混乱,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长征中,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一起,建立了丰功伟绩。10年后,邓小平同志高度概括70年代以来现代生产力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关键。那么,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广大知识分子应该怎样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呢?
传播信息,求得共识,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
提高全民科技意识,主要是要让人民懂得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真正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甘愿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付出艰苦的努力。
全民科技意识的提高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领导层。我国各级领导干部是科技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支配财力,组织人力和物力,能够把握舆论导向,宣传和教育群众。二是广大人民群众。工人和农民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只有他们真正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振兴经济的作用,把掌握科学技术与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起来,把增强科技意识当作树立科学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才能自觉地投入到新科技革命中去,推动科技的运用与发展。
建国40多年来,广大群众在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也从科学技术的进步中看到了它在增强国威、促进生产发展和改善生活方面的重大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有两千多年小生产的历史,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比较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还带有较强的封闭性和经验性,崇尚神秘主义而轻视知识、轻视科学、轻视知识分子的现象依然存在。
提高全民科技意识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我们的科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技术专家和艺术家,都应当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出发,采取充分说理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反映了时代特征的新的价值观,成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
广开渠道,进行生产力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水平
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就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因为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武装起来和组织起来的劳动者,才能把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地凝结到生产工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中去,使生产力得到发展。国际上属于第三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并不是不能出现科技英才,甚至不乏在某一领域中称雄世界的权威。但是,由于广大劳动者缺乏应有的科学文化知识,英才如无水之鱼,难以改变劳动生产率低下和经济落后的面貌。所以,生产力教育应着眼于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从统计规律看,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在同等条件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小学文化水平的劳动力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43%,中学文化水平则可提高108%,而大学文化水平则可提高300%。在我国11亿人口中,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有1.8亿,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4.2亿,初中程度的2.6亿,高中以上的只占1.07亿。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
知识分子是科技知识的载体,又是传播知识的媒介。要积极推广运用科学技术,必须依靠知识分子,对广大劳动者进行生产力的教育,提高劳动者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使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对于已经在职在岗的不同职务的人,包括知识分子,还要进行继续工程教育,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跟踪本专业的先进水平。
面向生产,面向市场,使科技成果产品化、商品化、产业化
现代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运用的密集程度。据测算,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值,在本世纪初仅占5%—20%,到本世纪中叶,上升到50%左右,而80年代以来,则已高达60%—80%。在我国,按同类方法估算,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中的贡献值只占30%左右。也就是说,我们主要还是靠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入来提高生产。令人焦虑的是,并不是我们没有科技成果可以推广,而是有很多科技成果没有推广应用。据统计,我国科技成果大范围推广应用的只占15%,大量科学技术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努力使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产业,成为在市场畅销的商品。
要使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作用,企业是关键。当然,国家要增加科技投入,科技人员要改变旧观念,但是,更重要的还要靠经营管理专家帮助企业认识科技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使企业形成吸收科技成果的动力。在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大企业是靠科学技术起家,又靠科学技术发展的。如贝尔电话电报公司。贝尔于1876年展示他发明的电话,1890年建立贝尔电话公司,这家公司至今仍驰名世界。在世界上影响极大的发明,如新闻传真机、晶体管、硅集成电路、可视电话、激光、太阳能电池、磁泡、光缆通信等都出自这家公司的研究所。1989年,这个公司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已达30亿美元,这正是他们称雄于世的力量的源泉。
继承优良传统,引进先进理论,提高决策、管理水平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提高经营、决策水平的基础。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方式与之相适应。如适应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和生产流水作业工艺,出现了泰罗制的管理方式;适应电力动力的应用和多种工序紧密衔接的生产自动线,出现了所谓理性管理理论;适应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脑自动控制生产系统的要求,出现了系统工程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技术。
目前,我国的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急需改革与提高。我们要着眼于依靠技术进步发展和组织生产,在开发应用高新技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现代管理体制,使科学技术力量和人力、物力、财力得以合理地组织,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在决策活动中,我们有多年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不能否定传统,不能一概否定经验在决策中的作用。优良的传统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有我们自己特色的东西。我们要继承我国优秀管理成果,引进吸收西方先进的决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加强软科学研究,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民主的决策程序。
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充分利用外脑,吸收知识分子的智慧和知识,为决策服务。领导者要善于借用外脑,为我所用;知识分子要甘于为决策者献计献策,让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作用。我们高兴地看到,至1989年,全国已登记的咨询企业和机构达3.3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70万人。他们必将为提高我国的决策科学水平作出贡献。
知识分子是与当代先进的生产力直接相联系的,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掌握科学技术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是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让我们抓住科学技术这一关键环节,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