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竖起高高的标杆——记北京厂桥医院热心为患者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02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竖起高高的标杆
——记北京厂桥医院热心为患者服务
周晓芳金中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从北京厂桥医院传出,温暖万千患者的心。从院长白爱平到医生护士,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为病人服务,形成一条白衣天使的爱河。
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杆和准则,把解除患者痛苦放在自己的心上。医院提出全院要从单一服务到综合型服务,在每个人的岗位上体现出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医生和护士高高竖起这根标杆,默默地为病人康复作奉献。医生不仅给患者仔细查清病情,及时治疗,而且同病人交朋友,排忧解难。有位脑血管病患者服药后多次反复。医生同其谈心,从中了解到老人家庭不和,经常吵架,每吵一次架加重一次病情。于是,他把老人的儿子儿媳妇请到医院,调解矛盾,促使全家和睦。老人服药后病渐渐好转。全家感动地说:“你们不但治病,而且治‘心’,是群众信得过的大夫。”
病人感激之情,往往从护士的服务开始。护士们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那些疑难病重症患者。厂桥医院90张病床住着不少重症患者,有的是癌症,有的是偏瘫……不少人生活不能自理。护士们给他们洗头、洗脚、剪指甲。白爱平院长也抽空和护士们一起干。她说:我干的很少,但是影响大。我照顾病人,就会鼓励医生、护士们更好地去服务。一个在家久病卧床的老人,由于家庭照顾的不好,背上长了褥疮,表面结了痂。亲属送他到厂桥医院住院时,医生看见患者痛苦难忍,决定揭痂。刚一揭开,里面都是蛆,令人恶心。护士细心地用镊子一只只往外夹。病人的家属除了感激外,也深感内疚,反省自己未尽到责任。
治病不光是医生、护士的事,医院的后勤也主动加入到服务的行列。周洪根副院长同食堂职工千方百计让病人吃到可口的饭菜。夏天免费给病人提供绿豆汤,每逢过年过节还提供节日食品。
厂桥医院也不是一块净土,“拜金主义”同样袭击为人民服务的院门。院领导用经常性的医德教育和严格的管理筑起两道堤坝,将“拜金主义”拒之院外。一次,医院领导发现垃圾箱里有一个异样的药盒,马上捡起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是一家药厂通过该院一名医生推荐给患者服的,与治疗关系不大。院领导调查清楚后,马上对这个医生进行了处理,并以此来教育大家,从中吸取教训。
如今,厂桥医院良好的医德医风已在社会上广为传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