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望生成龙”之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02
第8版(副刊)
专栏:漫谈

  “望生成龙”之灾
夏林
有报载:一对夫妇,听说“蜂王浆”可长智,便天天给孩子吃,导致了“营养综合症”,脑子发育反而不正常了。
民谚云:“小孩无冻饿之悲,有饱暖之灾。”这自然不是说小孩冻不坏,饿不死,而是父母对小孩的冻、饿有防备,一般不易出问题,但因怕孩子受饥寒而过于饱暖,则往往会事与愿违,导致“饱暖之灾。”
由物质而想到精神。缺乏“精神食粮”和“精神衣裳”,固然会使人的精神挨“饿”受“寒”,却也不可过之。然而,如今有些学校,过于片面追求升学率,采取“揠苗助长”的方式,以突破学生的极限为代价,犹如“赶鸭子上架”似的,强迫学生攀“书山”、下“题海”;各科任教师则“见缝插针”,拖长课堂时间,侵占课余时间,挤掉劳动时间,蚕食文娱体育课时间,分秒必争地为学生“开小灶”,一个劲地拚命“灌”;有的学校还利用星期天“补课”,利用寒暑假开办“补习班”……
学校这么做,用心虽然良苦,为了让学生多学点知识,教师多是无私的,恨不得将自己的知识全部“灌”给学生,“望生成龙”比家长“望子成龙”还要心切。但是无奈,这么做往往适得其反:学生身体受不了,精神受不了,心理受不了。有的学生每看到书本就吃不下饭,在梦中也哭泣着喊:“我怕读书!”结果呢,有报道说,某市一个区2200名学生参加高考体检,因身体不合格而受报考限制者,竟高达1415人,占64%!这样导致的“饱暖之灾”,虽然没有丧命之危,不也颇令人深思,令人痛惜吗?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与“树人”,事虽不同,理却相通。柳宗元所撰的《种树郭橐驼传》,记叙植树能手成功的奥妙“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天(规律)以致其性焉尔”。植树尚且要顺应客观规律,而育人则更应当如此。教育是科学,就应按科学规律教书育人,而不能受高、中考“魔棒”的指挥,把教师当作“增分器”,将学生当作“考分机”。正值改革之年,教育不仅要改革,而且应当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把学生从单纯的考分中解放出来。有识之士不知呼吁了多少年,至今依然故我,实在是不能不说我们在这方面的任务有多艰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