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不肯“出山”的警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0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不肯“出山”的警官
张钧
54岁的纳西族警官王松年,已有8年没“出山”了。
王松年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派出所所长。8年前,曾担任维西县交通公路段段长的王松年,被上级点名调到了县公安局交警队。没多久,他又被指派到保和镇派出所,先后担任指导员、所长,一干就是8年。8年中,不用说去省城昆明,就连迪庆自治州的州府中甸,他也只去过两次:一次是因为办案,一次是出席州里的表彰大会。
横断山,路难行。维西县正是在横断山南麓。汹涌澎湃的澜沧江和永春河从县城两边咆哮而过,奔腾不息。四周雪山叠嶂,沟壑纵横。每年12月底到次年4月初,树叶大小的雪花一落地,与外界相连的唯一一条公路就被铺盖得严严实实。城里的人出不去,城外的人进不来。
其实,大雪封山,道路难行,并非王松年不肯“出山”的原因。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都很清楚,要是办起案子来,王松年才不管什么山路难走不难走呢。他干工作的那股劲头,20多岁的小伙子看了,也不由得大叫佩服。
王松年办案,认真细致。凡经他处理的案子,哪怕再苦再难,他也要查个水落石出。1993年4月12日,来镇上做生意的四川人钟某的房门被撬,7000多元现金被盗。王松年和干警们通过现场分析,很快就确定了侦查方向,对有重大作案嫌疑的人员可能的藏身之处进行堵截。春寒料峭,连续两天,执行堵截任务的王松年和干警们被冻得手脚麻木,依然不见嫌疑分子的踪影。王松年急了,带上3名干警就走。夜黑风急,山路难行,已经50多岁的王松年全然不顾,和干警们硬是深一脚浅一脚地连夜徒步走了10多公里山路,赶到了嫌疑人的住处。凌晨5点,两名嫌疑人被堵在了被窝里。经审讯,这两人正是盗窃案犯。
王松年办案心细,为群众办实事,他的心更细。保和镇有位70多岁的五保户,家境贫苦,身边又没有儿女照顾。王松年便带着所里的干警把老人家里的杂活儿全包了下来,买米买面,送药求医,从不计较什么活儿脏和累。去年春节,干警们为了能让老人过个好年,又给老人送去了一头猪,老人感动得不知说啥才好。
今年7月,这位不肯“出山”的纳西族警官终于“出山”了:作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的代表,王松年参加了由公安部组织的功模休假团来到了首都北京。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前,我们问他什么时候会彻底“出山”,王松年憨厚地笑了:“根儿都扎那儿了,还说什么‘出山’不‘出山’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