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把《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落到实处——中宣部副部长刘云山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9-07
第3版(教育·科学·文化)
专栏:

  把《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落到实处
——中宣部副部长刘云山答记者问
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开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普遍关注。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就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关问题,联合采访了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刘云山同志。
问:最近,党中央印发了中宣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发出了通知,这一重要举措表明了党中央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重视。请您谈谈为什么要拟定这个《纲要》。
答:拟定《纲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指示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党中央历来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同志在许多重要讲话中都反复强调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教育广大党员和人民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他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他还告诫我们:“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中国任何一个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都会垮台的,中国人民不会原谅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在全国各族人民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江泽民同志还从确立社会主旋律的高度强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对这项工作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指示和明确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切实把这项任务落到实处,中宣部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拟定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拟定《纲要》也是保证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持久开展的需要。在党中央的重视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由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需要从制定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入手,逐步建立起持久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拟定这个《纲要》将有利于促进这种机制的建立。
问:拟定《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在拟定《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这样的指导思想:第一,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出改革开放的时代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邓小平同志关于增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论述,关于维护国权、国格的论述,关于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的论述,关于中华民族要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论述,是我们拟定《纲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第二,把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和目标。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前提和落脚点,也是检验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志。第三,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旋律,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问:请您谈谈《纲要》起草的过程。
答:《纲要》的起草工作历时一年多时间,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去年3月,中宣部组织力量,对基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还搜集一些发达国家强化国民爱国意识的有关资料。分别约请了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文博界专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基层干部群众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这个调查报告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经验和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为起草文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对文件进行反复修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部于去年8月写出《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初稿。今年3月下旬,将征求意见稿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中央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有关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征求意见。又再次分别召开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座谈会和有关部门、团体负责人座谈会,听取修改意见。一些基层群众得知起草《纲要》的消息,还专门来信,提出积极的建议。各方面肯定了《纲要》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反复进行了修改,形成了送审稿上报中央。《纲要》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和关心下起草的。同时,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老同志的关心和指导。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多次听取汇报,并主持讨论修改。中央和中央国家机关各有关部委,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门,以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和负责同志,基层干部群众2000余人参加了《纲要》的讨论。可以说,这个《纲要》是集体劳动的成果,是多年来爱国主义教育经验的结晶。
三、在起草文件的同时,组织活动,开展宣传,为《纲要》出台作舆论准备。这次起草工作的一个特点是边调查、边起草、边开展活动、边宣传。在起草文件过程中,我们把已经形成的一些成熟设想先付诸实施,一方面用实践来检验这些设想的可行性,总结经验,修改、充实文件。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进行,形成舆论氛围。例如,去年中宣部就联合有关部门推出了百部爱国主义教育优秀影视片,组织了中国近代史知识竞赛,开展了全国青少年“爱我中华、爱我家乡”读书教育活动,开展了宣传优秀留学人员的“拳拳赤子心”系列宣传活动,等等。首都和各地的报刊、电台、电视台都配合这些活动,加强宣传,逐步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
问:《纲要》有哪些特点?
答:我们在起草《纲要》过程中,力求体现四个特点:
一是时代特征鲜明。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起草文件时,我们坚持从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出发,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时代主题来确定教育的原则和内容。在教育方法和渠道等方面也力求富有时代特点。除了要求进行必要的正面说理外,特别强调了感情培育和行为养成,明确要求在发挥阵地、舆论、环境、礼仪规范和各种教育活动的作用方面多下功夫。
二是操作性强。在起草《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把重点放在“实施”二字上,也就是在“做什么”和“怎样做”上尽可能具体化、项目化,所以《纲要》除第一部分的5条讲了意义和要遵循的原则外,其他七个部分35条都是讲的具体操作要求。在写法上也采取了条目化的方法,以便于基层贯彻落实。
三是着眼于建立长期教育的机制。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纲要》也应当是一个管较长时间的文件。所以,在规定教育内容和实施项目时,尽量考虑到长期性的要求。有些要求也可尽可能使之制度化。
四是有可行性。因为在文件起草过程中经过了反复征求意见,多次论证,所以现在《纲要》提出的各种要求,都是在现有条件下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在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其责任也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这样就使得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便于实施。
问: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要求中宣部对《纲要》的实施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请您谈谈应当怎样贯彻落实好《通知》和《纲要》的精神?
答: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这是一件大事,必须认真贯彻,狠抓落实,要使《纲要》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在贯彻落实《通知》和《纲要》时,目前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认真学习,深入宣传。各级领导要以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好中央《通知》和《纲要》的精神。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舆论部门要集中力量全面、准确地宣传好《通知》和《纲要》,要开设以宣传《纲要》为主要内容的专栏、专题节目,采取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报道社会各界的反响和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纲要》的情况。
二是,制定规划,抓好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特点就在于“实施”,不是为发文件而发文件。制定《纲要》才是实施的开端,更重要的工作在于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应当按照中央《通知》的要求,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工作。要依据《纲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和细则,设计可行的活动项目,并采取切实措施,把文件上的要求变成现实的实践行动,使《纲要》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以点带面,加强引导。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工作,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条件不一样,工作基础不一样,实施教育的方法、渠道、要求也不能完全一样。因此,贯彻《纲要》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要搞“一刀切”。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典型,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通过典型的示范和引导,启发人们的觉悟,激发和调动人们自觉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热情。
四是,逐步深入,持之以恒。《纲要》是对今后一个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付诸实施。在落实《纲要》时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按照重在建设的原则,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去建设,一件事一件事地去落实。每抓一项工作都要建立起制度来。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逐步推开。要防止形式主义,切忌大起大落。要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真正建立起经常性的持久的教育机制。
五是,加强领导,齐抓共管。中央《通知》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社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要把这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贯彻落实,加强检查指导,把开展教育活动的情况作为考核两个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各有关部门、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对爱国主义教育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自觉担当起这个光荣的任务,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配合,齐心协力,使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深入人心,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