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美国的“新面貌”政策会有什么结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3-25
第4版()
专栏:

美国的“新面貌”政策会有什么结果
吴全
最近以来,美国政府的首脑人物频繁地公开谈论着他们的所谓“新面貌”的战略计划。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连续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记者招待会和“外交季刊”上反复地说到这个战略计划。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和其他军事负责人员也大事散布战争歇斯底里。甚至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也声言在某种情况下,总统可以不必经过国会的批准,立即采取军事行动。
根据这些美国政府首脑人物的宣传,他们的所谓“新面貌”战略,包括这样的几个内容:第一是照美国的军事冒险家们“所选择的手段,在所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攻击;第二是实行所谓“大原子空军主义”,依靠空军和“新武器”,来“不仅用于战略目的,而且也要用于战术目的”,那就是要征服别的国家,要制造和平居民的流血和痛苦;第三是组织军事集团,鼓吹北大西洋侵略集团及美日、美李(承晚)、美菲等军事条约,催促“欧洲防务集团”赶快建立,赞扬“土耳其——巴基斯坦协定标志着在中东应用这种集体安全概念的开端”,并要联合国也“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第四是要它的盟国除了负担军事义务以外,还要贡献经济与文化,当然包括独立主权在内,甚至“那些没有承担义务的地区”也要处在美国的控制之下,以便对美国的“安全”“具有意义”。同时,美国则继续在亚洲和欧洲保持大量军队,扩展军事基地,以支持
“前进战略”。
因此,这种彻头彻尾地暴露了好战与侵略性的美国统治集团的“新面貌”政策,其目的显然是想要支配所有国家的命运,称霸世界。
“新面貌”政策的鼓吹者,把这个政策看做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他们坦率地表明美国的外交政策依然是“从实力出发的”。这就很明白,所谓
“新面貌”政策实际上就是美国一贯奉行的“实力政策”。艾森豪威尔就承认:“有人说名叫‘新面貌’的美国战略原则是新的东西,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但是,为什么现在美国统治集团要如此热中于宣传这种“新面貌”的政策呢?柏林会议刚刚举行过,并已在大国协商问题和裁减军备问题上获得了两项重大的协议。世界舆论都普遍认为柏林会议及其协议说明了大国的协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国际局势刚刚有了一些缓和,人们都希望进一步使它缓下来。在这个时候,每一个在柏林会议上同意了两项协议的国家,都有义务来促使日内瓦会议如期召开并解决当前最尖锐的国际问题——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问题,同时设法就裁军问题、或至少就大量裁减军备问题取得协议。可是美国统治集团恰恰在这个时候来大叫大嚷他们的“新面貌”政策,这除了表明他们不满意于柏林会议的协议,并企图破坏日内瓦会议,以保持国际紧张局势以外,是不可能有另外的任何解释的。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在他叫嚣
“新面貌”战略时,就竭力鼓吹干涉印度支那战争,要把法国继续陷在殖民战争的困境中。他说:
“我们正在供给法国人以军事装备和技术援助。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法国人和联邦国家(指印度支那傀儡政权)能够进行愈来愈多的军事行动”。同时,雷德福对朝鲜问题也表示了美国将不愿谋求和平解决。他说朝鲜的停战“是一个令人担心的停战。我们有了一个休战,那不是和平”;他说“在朝鲜大约是不会有和平的。”这更露骨地表示了美国统治集团继续制造紧张的恶毒阴谋。
杜勒斯一再声称美国外交政策的“中心目标是实现有着自由与安全的和平”,这似乎是很好听的。但是,实现这样的和平,和敌对与战争的途径怎么能够相调和呢?既然要尊重自由,就应该尊重他国的独立主权与生存权利;既然要保障安全,就应该保证他国不受侵略或被卷入战争的危险。根据这个原则,各国(不论是大小民族或属于那一种社会制度)都应和平共处,并共同努力来谋求集体的安全,消除目前世界的分裂状态,而不应从事于备战竞赛,加深世界的分裂。可是,美国统治集团鼓吹“新面貌”政策时,露骨地说明了他们的“新面貌”的政策,却是建立在美国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军事、政治的支配的基础之上,利用它所控制的各国的人力与资源来为战争服务。这又怎么能说是为了“实现有着自由与安全的和平”呢?
“新面貌”政策的鼓吹者们解释说,这个政策是用来发展所谓“防御力量”的“长期计划”。他们要使各国准备忍受十年、二十年以至更长的紧张时期,并在“冷战”的“漫长时期”建立“一种强大的军事态势”。人们知道,目前美国强加于它的“盟友”身上的扩军备战重担,已经使它们忍受不了了;再要它们继续承担长期的军事费用,那除了有利于美国军火制造家们继续获得最大利润以外,对这些国家只能意味着更大的财政赤字和经济衰落,更加依赖于美国。
在这种情况之下,杜勒斯口口声声要西欧国家“诚意”地“提供一个融洽的统一防务的核心”。一眼就能看穿,杜勒斯是在对法国施加压力。因为法国政府到现在还没有依照最近被揭露的美国交给法国的“时间表”,对批准“欧洲军”条约问题采取行动。
这就可见美国统治集团加紧鼓吹“新面貌”政策,原来是包含着如此广泛的实际意图的。
但是,历史的经验证明,“实力政策”不会有所成就,它势必引起反抗,这种反抗的力量往往更为强大,使侵略者承担一切严重的后果。在目前国际关系的力量对比下,在现代军事技术的条件下,实行“实力政策”的结局将是对冒险者更为危险的了。杜勒斯也承认,美国从事战争冒险的任何方面的优势都是根本不存在的,在过去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依靠地理条件使自己的国土免受战祸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
“新面貌”政策的鼓吹者把希望寄托于空军和某一种武器,这是确定地破产了的军事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鼓吹空军万能的杜黑主义和希特勒的“闪电攻击”统统归于惨败了。现在谁要继承法西斯军事理论的衣钵,它的命运更不会好一些。
全世界的和平力量正在以历史上空前未有的规模强大地发展着,人民有力量来制止战争。美国统治集团竭力想要假他人之手在他国土地上进行战争,不仅遭到这些国家人民的反对,而且连这些国家的统治阶级人士也越来越清醒地看到为美国火中取栗是太危险了。“新面貌”政策引起了英国、法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焦虑不安,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目前明显的事实是,美国的“实力政策”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地方都碰了壁。这个政策并没有给它带来什么光彩,对和平民主阵营所实行的包围计划并没有给它带来什么好处。“实力政策”造成了美国庞大的军事预算和财政赤字,造成了沉重的赋税负担和人民的贫困化,结果证明它并不能挽救美国的经济危机。由于人民反对这种战争政策,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更是普遍加深了。“实力政策”的倡导者已给自己造成不可克服的困难。在亚洲,美国的“实力政策”不仅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遭到严重打击,而且在军事上也遭到了惨败。朝鲜战争的结局就是明证。在欧洲,美国强迫法国批准“欧洲军”条约并继续进行印度支那战争的阴谋,也遭到了很大的困难。现在,美国统治集团再一次想用
“新面貌”的恫吓政策来制造紧张局势,到处干涉别国的内政,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控制它的盟国和其他国家,这究竟会有什么结果是不难想见的。
要求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运动,已经成为今日世界上最广泛和最强大的力量。唯一的道路,是根据各国的权利和利益,来改善各国的关系,用协商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