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9阅读
  • 0回复

访列宁格勒斯大林金属制造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3-26
第4版()
专栏:莫斯科航讯

访列宁格勒斯大林金属制造厂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何
“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这是列宁的著名公式。苏联从来不遗余力地发展电力生产。电力生产,是一项重要的重工业,它供给工业、农业、运输业和人民日常生活以最方便的动力。苏联的电力产量在一九五三年已达到一千三百三十亿瓩时。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站继续建筑着。预期在一九五五年竣工的古比雪夫水电站每年将发电一百一十亿瓩时。新式的巨大的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站,需要最完善的设备,特别是轮机(透平)。列宁格勒的斯大林金属制造厂(以下简称斯大林工厂),就是全苏闻名的制造巨型轮机的工厂。二月间我们到列宁格勒访问了这个工厂。
斯大林工厂在战前生产汽锤、锅炉、轮机,到战后专业化了,专门制造汽轮机和水轮机。总工程师布舒耶夫同志扼要地介绍了工厂发展的情况。它事实上是苏联轮机制造业发展的写照。
在十月革命以前,这个工厂只生产发电力一千瓩左右的汽轮机,而且要靠外国设计。十月革命以后,工厂逐步培养了技术干部,建立了巨大的车间,能够按照自己的设计和图样,用本国的钢铁,制造轮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一九三○年,已经能生产发电力二万四千瓩的轮机;过了一年,已经能生产发电力五万瓩的轮机。这两种大汽轮机的生产,帮助了国家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发展电力计划的完成。一九四一年,工厂制造了发电力从二万五千瓩到十万瓩的汽轮机。战后,工厂制造着高压的汽轮机;起初制造九十大气压力、十万瓩发电力的轮机,两年前开始制造一七五大气压力、五五○瓩度气温、十五万瓩发电力的轮机。比起战前二十九大气压力的汽轮机,战后高压的汽轮机的能力是强大得多了。
在制造水轮机方面,斯大林工厂的成就更加辉煌,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不产水轮机的。斯大林工厂在一九二三年开始生产水轮机,一九二六年开始生产大型的。到一九三七年,工厂制造了发电力六万瓩的水轮机,当时美国制造的最大的不过四万八千瓩。战后,为了恢复战争中被德国法西斯破坏的水电站,工厂进行了巨大工作。第聂伯河水电站有九个轮机需要恢复。斯大林工厂制造了六个,另外三个交给了美国电气公司制造。后来轮机在工作中的表现证明,斯大林工厂制造的轮机远比美国制造的为优越。现在工厂正为苏联大水电站制造着巨型水轮机。
斯大林工厂制造的汽轮机和水轮机,不但满足着苏联国内的需要,也供给人民民主国家。工厂为我国制造四个发电力二万五千瓩到五万瓩的汽轮机(其中三个已经运走),两个发电力八万瓩的水轮机。工厂也为我国培养过实习生。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在苏联许多工厂可以看到的普遍现象。
我们到了汽轮机车间,那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的。吊车在安放十五万瓩的轮机的汽缸。在一根比大树干还粗的十万瓩的轮机的轴旁边,几个工人在电焊着轮机的叶桨。另一些工人在测量五万瓩的轮机的轴的均衡。轮机以每分钟六百转的速度飞快均匀地转动着。最高速度是每分钟三千转。以这样的速度,据总工程师说,在二十五分钟内可以从列宁格勒转到莫斯科。在车间内的试验站上,工人们在聚精会神地装配五万瓩的轮机。他们在做非常细致的工作。因为每个叶桨只有几公斤重,如果碰伤一小点,都会带来很大损失。比方减低百分之一发电力,那就是五百瓩。
我们也到了水轮机车间,那是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的。这个车间制造的轮机比前面的车间还大,所用的车床也大,有房子似的稀有转塔车床,凯旋门似的刨床。到处可以看到为古比雪夫水电站所准备的机件。我们知道,在这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上将安装二十部水力发电联动机,每部发电力十二万六千瓩。这些发电联动机的轮机是由这个车间制造,而它的发电机是由列宁格勒“电力”工厂制造的。在古比雪夫水电站,将来每秒钟将有七百立方公尺的巨流通过每部水力机器,就是每小时将流过二百五十多万立方公尺的水,等于一平方公里、二公尺半深的湖泊里所储的水量。因此,需要巨大的水轮机和发电机。在斯大林工厂的车间,看到了轮机的最大部分——固定子(Cmamop),它的直径十四公尺半,高四公尺半,重一百八十吨。在固定子旁边,标记技工季米特里耶夫在完成着标记工作。最近这个固定子将由稀有转塔车床加工。季米特里耶夫常到厂外讲课,听讲的也有教授。本来进行标记工作时要把固定子平放、竖放、横放,他想出了只要平放的简捷、节约的方法。在车间,也看到了直径九·三公尺的轮机的转动子(PabozeeKoleco,水力经过它变为转轴的力),和每个重二十吨的叶桨。转动子连装在它上面的六个厚大的叶桨,重达四百吨。转动子将安装在竖轴的末端。轴的直径有一·四公尺,重七十吨。过去竖轴被加工时,由轴转动,现在由机器转动,因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好几倍。过去叶桨最后要用手工加工,现在完全用机器。我们知道,在列宁格勒“电力”工厂制造的发电机,也是巨大的。它像一座五、六层楼高的大钢塔,总重达一千六百吨。所以,古比雪夫水电站的每部发电联动机(轮机和发电机)将是“巨人”,高约四十公尺(有十到十二层楼高)。
斯大林工厂拥有强大的设计力量。它在为古比雪夫水电站设计轮机时作了很多研究,使将来水电站的机器厅的建筑缩短二十公尺,从而节约大量资金;使将来轮机的效率提高百分之九十四,从而取得大量补充电力。
斯大林工厂制造着世界空前的单流转叶水轮机。它是在工厂水轮机总设计师郭瓦廖夫领导下设计的。以前单流水轮机是没有转叶的。单流转叶水轮机的构造,使水流过联动机后可以不变流向。发动机的转子直接安装在轮机的转子的轮缘上。它配备有完善的调整器和自动的阻气装置。这种机器非常结实,可以直接安装在溢水坝坝身内面。这样就用不着为发电机器另盖建筑物,并且使坝身省用许多建筑材料,所以新型水轮机有巨大的节约价值。新型机器已经在一个水电站上安装。
斯大林工厂在制造轮机方面的巨大成就,是由于不怕困难,是由于重视技术干部和工人的培养,重视技术的发展,重视群众积极性的发扬。总工程师简明地谈了工厂克服困难的几个办法。
经济建设开始以后,斯大林工厂和苏联全国一样,面临着缺乏技术干部的问题。当时国内技术学校培养的人材不够用。从一九三○年开始,工厂就设立了工厂学校、工艺学校、中等技术学校和高等技术学校。由工厂学校、工艺学校、技术研究班培养熟练工人。工人经过中等技术学校成为技师,继续在高等技术学校学习。当时要求工人在几年以内就把自己提高到工程师的水平。采取了有效的学习制度。把学习人员分成两批:一批白天上课,不工作;另一批晚上上课,白天工作。学习期限为一学期。一学期后两批互相调换。这个学习制度的好处在于理论与实际密切地联系,能够迅速地在一两年内培养出急需的技术人材,而平常要五年。工厂培养干部的措施得出良好结果。工厂当时建立了一些车间和很大的设计组,所需的干部都是自己培养的。还在战前,工厂的车间主任和其他领导干部就都是自己培养的。当时全苏联工厂都实行这种迅速培养干部的措施。
制造大型机器是很艰巨的任务。斯大林工厂进行着生产与科学的创造性合作。工厂职工取得了科学工作者的帮助。高压的汽轮机和供给古比雪夫水电站的水轮机,都是在科学工作者的协助下进行的。一九五三年中工厂与有关的科学研究机关订了四十多个在生产技术问题上合作的合同,这些问题都是靠工厂自己力量解决不了的。有博士、硕士等科学工作者帮助工厂设计组设计构图,到车间来帮助工人总结操作经验。
工厂工人也与厂内技术人员密切合作,成立了许多混合组。每组都有工人、技师、工程师参加。工人提出的建议,工程师、技师加以科学的分析,帮助他们实现。在汽轮机车间看见一个由几个零件接成的部件。过去它的制造费时三个月,混合组加以研究;先进工人提出可以电焊然后加工,工程师技师也认为可以。结果两个星期就造出来了。工厂也实行新老工人的合作,由熟练工人带领新手,传授经验。工厂也注意与供给原料、材料的各工厂之间的合作。
由于长期有系统地推进技术和培养技术人材,斯大林工厂有五十个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得到斯大林奖金。接待我们的总工程师布舒耶夫是斯大林奖金获得者。总设计师郭瓦廖夫通讯院士,工厂自己培养出来的洛莫金博士,都是两次斯大林奖金获得者。
斯大林工厂全体职工热烈地进行着发挥潜在能力、争取在十二月五日完成一九五四年生产计划的社会主义竞赛。据厂长瓦西列夫同志谈:一九五三年计划超额完成了,一九五四年一月计划也顺利完成了。一九五三年,工厂完成了国家订货百分之一一七·五,生产量百分之一○五·八;全厂给国家超额利润五千零八十万卢布。根据第五个五年计划,工厂生产的汽轮机要为一九五○年的二倍半,水轮机为七·八倍。工厂全体职工正为完成这个任务而努力。他们保证在一九五四年增加生产量百分之十五,比一九五三年(包括水轮机的生产)增加生产量百分之五十四。他们特别注意提高现有生产场地的利用率,他们保证在水轮机车间,每平方公尺生产场地提高产量百分之六十二,在金属结构车间提高百分之二十,在日用品车间提高百分之一三○。斯大林工厂和加里宁多科技术学院签订了合同,由学院在科学技术上帮助实现这样的目标,即今年不扩增生产的产品,场地比去年增产三千八百万卢布增产一·三倍的日用品。将经过新式车床的制造,叶桨切面加工的机械化,结构的电焊,设备的改组等等措施来取得水轮机的增产。
斯大林金属制造厂的访问,令人更深刻地领会到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二月十一日告苏联选民书中所说的话:重工业一向是而且仍然是苏联和平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苏联国防力量的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