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3阅读
  • 0回复

反对农业技术改革中的主观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0-12
第1版()
专栏:社论

反对农业技术改革中的主观主义
今年我国许多地区遭受了风灾、水灾和旱灾,而就全国范围来说,主要农产品还能比去年增产。这是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正确地推行了技术改革和其它增产措施的结果。如果不是某些地区受了主观主义之害,还会做出更大的成绩。
农业合作化以后,农民的生产情绪空前高涨,在进行农业基本建设和推行农业先进技术方面有了空前有利的条件。但是,一些领导农村工作的同志滥用了这些有利条件,在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技术改革方面采取了一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做法。以致事与愿违,出现了不少浪费和减产的现象。正如刘少奇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的:“主观主义的错误在目前我们许多干部的思想上和工作中仍然严重地存在着,使我们的工作受到许多不应有的损失”。湖南省盲目推广早粳“青森五号”以致许多稻田严重减产,正是这种主观主义思想作风在农业生产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的一个事例。(见今天本报第三版)
类似盲目推广“青森五号”的事情,在不少地区也可以找到。如不顾土壤、肥料、品种等条件,盲目推广密植;在自然条件不适合的地区,硬性推广某种高产作物;不经周密调查研究,草率决定改变耕作制度等等。这些作法,都发生了不良的后果。
推行技术改革的方针,农业领导干部一般地都是知道的;可是,为什么又会发生这些错误呢?从大量的情况看,农村干部还缺乏领导大生产的比较完整的经验,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是主要的;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某些领导人员主观主义的思想作风和急躁情绪。今年春季,不少地方的农村工作人员,在批判了对合作化运动的右倾保守思想之后,较为普遍地又产生了一种急躁情绪。在农业合作化以后的生产高潮中,他们的许多思想行动脱离了客观实际。明明是十年八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办到的事,他们硬要在短时间内达到。根据可能条件,产量指标明明只能提高几成,他们硬要一年之内就提高几倍。为了实现这些不切实际的计划,他们就不得不采取一些不适当的措施:不经示范强迫推广,硬性规定种植任务,盲目发布指示决定,有些地方还强硬推行所谓“技术操作规程”。今年许多地方的减产事件,大都是在这种情形下发生的。
有些同志在推行技术改革的某些项目的时候,进行过重点试验,总结了实际经验,并不是从脑子里凭空想出来的,为什么也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呢?确实是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明目张胆、主观蛮干、一意孤行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对于技术改革一般都是有了相当根据才推行的。但是,小面积的、特殊条件下得到增产效果的“根据”,在大面积土地上、一般条件下未必就同样可以作为“根据”。在具体运用已有的经验的时候,或是没有更好地因地制宜,或是忽略了某一个具体因素,也常常会造成损失。这说明技术改革的复杂性,也说明克服主观主义并不是批判一通就准能奏效的。只有认真采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才能确实有效地克服主观主义。
从一些造成减产损失的经过中可以看出:主观主义思想和命令主义作风结合起来,就更加重了损失的程度。当那些不适宜的计划和措施提出的时候,有些农民和基层干部是曾经提出过反对意见的。如果领导干部能倾听群众意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修正错误,就可以避免一些损失。可惜,许多地方的领导者并没有这样作。他们忘掉了对群众只能说服不能强迫的原则,也忘记了有事和群众商量的原则,总以为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是有根据的;总以为基层干部和农民不接受,是有“保守思想”作怪。在“保守思想”的大帽子下,不知吓退了多少正确的意见。
推行技术改革必须是积极的,不能保守,这是既定的方针。如果客观实际有可能,却认识不到这种实际情况,不去努力把可能变成现实,这叫做保守,这也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应该反对的。可是,如果不全面地估计客观条件,只凭主观愿望和个别事例行事,那就必然会把好事办坏。从今年生产中的情况看,保守思想也不能说没有;但在更多的场合,盲目急躁情绪却占着支配地位。有些同志不具体分析实际情况,把一切都笼统地当作“保守思想”来批判,并且把局部的特殊条件下的增产事实当作批判“保守思想”的“有力武器”,这就使他们的领导更加远离实际。
我们领导生产是好心好意为着人民,这一点群众是理解的;但是,由于主观主义给人民造成了损失,群众却不能因为“心好”而稍减其埋怨情绪。江苏省有一个因错误的技术改革而遭受损失的社员含着泪向工作人员说:“我们知道你们也是好心,可是你们的干法太莽撞了,也不先少种一些试试,也不和咱老百姓好好商量商量。”在小农经济时代,个体农民一方面无力进行较大的技术改革,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敢轻易尝试,因为稍有损失,一家老小的生计就会受到威胁。今天,合作社具备了改进技术的优越条件,千百万社员都把改善一家人生活的希望寄托给合作社;我们就更应该珍重人民的希望,谨慎地进行技术改革。领导大生产,偶一不慎,就会在千万亩大面积上造成损失,那就不只是关系一家而是关系着千百家的生计。
毛泽东同志曾不断地告诫我们:主观主义是人民的大敌,我们要不断地对主观主义的思想作风作斗争。从今年农业生产技术改革上看,这种思想作风的危害确是相当严重而普遍的。在过去战争的年代,主观主义的思想作风有时会葬送人的生命;今天在生产领导方面犯主观主义的毛病,虽然不会死人,但也会造成大量的物质损失,影响到千万人民的生活。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肃清主观主义思想作风,应该是我们经常的战斗任务。
当我们回顾和检查这些事实的时候,我们的目的主要是在于取得经验教训;不能因为行动中出了一些偏差和错误,就不再积极推行技术改革。应该看到,在生产高潮中,许多阻碍生产发展的陈旧的生产方法和生产习惯被打破了,许多高额丰产和大面积丰产记录出现了。这些生产技术改革上的伟大成果,是应该加以肯定的。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纠正错误,才不至于纠正这一错误之后又偏到另一边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