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积极地稳步地扫除文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25
第1版()
专栏:社论

积极地稳步地扫除文盲
从去年冬天开始,一个前所未有的群众性的识字运动,在广大范围内形成了。全国农民、职工和市民参加识字学习的有七千万人以上,其中农民占六千二百万左右。参加识字学习的人数将近占我国青壮年文盲总数的三分之一。据河南、湖北、四川和北京等十六个省市的初步统计,今年麦收的时候已经有四百一十万人摆脱文盲状态。估计今年内,全国各地还将有更多的人摆脱文盲状态。
今年的扫除文盲工作在比较健全的组织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个工作的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的。各地普遍制定了扫除文盲规划,加强了对扫除文盲工作的领导。扫除文盲的学习组织、学习制度和教材内容,各地根据历年工作经验和当前新的情况,都作了改进,并且比较注意农民的常年学习,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扫除文盲工作的效率。这是今年扫除文盲工作的基本特点。但是,在进行这一工作的过程中,也曾经有过急躁冒进现象。有些地区不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根据主观和客观条件,将扫除文盲规划订得偏高偏急,并且一度发生过强迫命令现象。当这种现象被纠正以后,某些地区的县以下的扫除文盲领导部门消极保守思想又有些抬头,发生自流现象,有的地方还不适当地收缩甚至停止了扫除文盲工作。这种左右摇摆的现象,都使扫除文盲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妨碍。
扫除文盲是实现我国文化革命的重要步骤。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广大人民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知识。我国劳动人民当中有大量的文盲,这同生产建设的要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积极地大规模地开展扫除文盲工作是必需的。但是,我国地区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工作发展也不平衡,要在预期的年限内扫除数量众多的文盲,是一个复杂艰巨的任务。我们对于这种情况,必须有充分的估计和认识。各地必须用极大的努力有计划地、逐步地扫除文盲。在这个问题上,急躁冒进或者消极保守都是错误的。
为了积极地稳步地开展扫除文盲工作,各地应当实事求是地修订已有的计划或者制定新的计划,分期分批地扫除文盲。所谓实事求是、分期分批,就是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本地的特点和主客观的力量,分别先后缓急去进行。扫除文盲的计划是行动的纲领,应当力求使它符合实际。原来计划偏高而不能完成的,可以适当降低;扫除文盲工作还没有积极进行的地方,应当努力进行;没有制定计划的应当迅速制定出来;计划制定得正确的,就应当组织力量,采取具体措施,努力完成。目前有些地方经过调查研究,根据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和生产管理的好坏,文盲的多少,师资力量强弱等条件,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确定了不同的步骤,使计划符合于客观实际,切实可行。这是很好的,是克服急躁冒进和消极保守的最好的办法。
扫除文盲是一个群众性的文化学习运动。在动员组织群众学习的时候,必须依靠群众,遵守自愿原则,反对强迫命令。在这方面,照顾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群众的学习要求,充分发挥扫除文盲协会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一般地说,群众是愿意学习文化的。但是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于文化学习的态度和要求不完全一样。在组织群众学习的时候,应注意这些特点。愿意学习而且有条件学习的,应尽先组织他们学习,并且帮助他们很好地坚持学习下去;学习有困难的可以适当延缓;暂时不愿学习的应当耐心等待,绝不能强迫。一句话,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扫除文盲协会是群众性的组织,它在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以及群众学习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现在各地虽然已经普遍建立了扫除文盲协会,但是,各地却没很好运用这个组织的力量,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结果形同虚设。这是应当改进的。
目前,许多地方反映,在扫除文盲中已经毕业的学员回生复盲现象很严重。据山西新绛县马村、西曲、南关三个村的调查,自1952年到现在毕业的一百八十七个人当中,已有五十六人变成了半文盲。复盲人数占毕业人数的30%。辽宁省黑山县芳山镇乡宏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毕业的四十九人中,有十人已经复盲。因此,在扫除文盲的同时,各地应当采取具体办法,巩固已经毕业的学员学习所得的成果,并且进一步满足他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要求。
现在已进入冬季,各地应当抓紧这一有利农民学习的季节,迅速做好文盲入学的宣传组织工作和各种物质准备工作,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把扫除文盲工作进一步广泛地开展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