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统一管理疗养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1-15
第1版()
专栏:社论

统一管理疗养院
现时各地疗养院很多,工作中的分散和浪费现象极为严重,应该迅速加以克服。
全国解放以来,已经修建的疗养院共有五万多个床位。这些疗养院配合其他医疗预防单位,曾经帮助大批的病人恢复了健康,起了良好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是这许多疗养院缺乏全面的计划和统一的管理,各个部门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行建立和管理,彼此之间在床位上不能互相调剂,它们的发展带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性。
许多干部疗养院,在解放初期床位不多的情况下,对需要入院疗养的干部,规定了较严的级别限制。但是,当床位逐渐增加之后,这个限制还没有取消或放宽。不少领导机关认为,如果放宽了级别限制,床位就不够了,工作会被动,宁愿空着床位,不让人进来。有些单位把疗养院当成了招待所或养老院,一些不需要疗养的干部,也被送到疗养院“休养”。这是极不合理的现象。
现在要把这些浪费现象揭露出来,不能再让它继续发展下去了。
据调查,全国疗养院床位的平均使用率仅达百分之七十多。也就是说,全国有一万张左右的床位常年空闲。广东从化疗养院一百五十个床位,平均使用率仅在百分之二、三十。而另一方面,有许多要求住院的病人,却没有住院的机会。有的地方疗养院不能互相调剂。在杭州,钱江工人疗养院的使用率超过了百分之百,而在其他几个疗养院里却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空床。
同时,许多疗养院病床的周转率也太低。除了工会疗养院每年平均周转四至五次以外,其他的疗养院平均每床每年还不能周转两次。也就是说,一个床位一年内才能供一个多人疗养。还有少数的病人,住院的时间竟达七、八年之久。这些病床的周转率就更低。
过去几年,青岛、北戴河、太湖、杭州、庐山等地,修建了将近两万个床位的疗养院,形成了疗养区。但是这些疗养院的设备利用率都很低。建筑在同一地区内的各个疗养院之间,缺乏联系与合作,什么都是各有一套。如青岛有十二个疗养院,两千二百多个床位,一共购买了五架爱克斯光机,一百多件理疗器械,大多数的疗养院都有洗衣机。仅在湛山寺附近的五个疗养院里,就盖了四个俱乐部,同时可容纳一千五百人左右,而平均使用率还不到50%。
要消除这许多疗养院的浪费现象,就必须统一管理疗养院。这就是说,目前对于疗养院的工作要有全面计划,新建疗养院,应由卫生部平衡,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各疗养院的经费仍由各有关部门分别掌握,而疗养院的其他一切工作,包括管理、床位调剂、设备利用、医疗技术以及有关的规章制度等等,统一接受所在地人民委员会的统一管理和安排。这样做,就可减少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就可把病床充分利用起来。疗养院由地方统一管起来之后,对各地的医疗和疗养工作会有很大好处。
为了帮助省市进行统一管理,中央有关单位需要共同研究出具体办法。在省市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下,最好组织疗养管理委员会,共同协商处理某些重大问题。
疗养院工作是卫生工作的一部分。疗养院应该同其他的医疗机构互相配合,共同做好人民的保健事业。卫生部应当对全国疗养院实行统一的业务领导。过去几年来,卫生部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为了迅速改变这种情况,卫生部应该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具体改进疗养院工作的方案,拟定各项有关的章则、制度、工作指标,注意培养和调配干部,密切疗养院同医院的联系,加强祖国医学中对慢性病有效医疗方法的研究和推广。
目前,在对疗养院进行统一管理的工作中,各有关方面必须贯彻节约的原则,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克服任何强调自己特殊的想法和做法。只有这样,才能把统一管理疗养院的工作做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