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阅读
  • 0回复

为今年的大丰收想出更多的好办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4
第1版()
专栏:社论

为今年的大丰收想出更多的好办法
“想尽一切办法,争取1957年的农业大丰收!”——这是党中央对全国农民和农村工作人员发出的号召。2月26日,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以它为题目作出了决议。3月1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做好春耕工作、争取1957年农业大丰收的指示中,又指出它应当成为农业生产战线上的中心口号和奋斗目标。
关于争取今年大丰收的途径和有利条件,准备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里面,已经清楚地指出。目前应该注意的是想尽一切办法更好地运用已有的有利条件,想尽一切办法更多地创造一些条件。我们知道,除了有利的条件以外,有些农业社因为各种缘故,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例如,肥料和资金的缺乏,耕畜的不足和瘦弱,等等。可是,事在人为。在共产党和组织起来的劳动人民面前,是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的。要建设社会主义,要不断地提高农业产量,如果碰不到一些困难,那倒是奇怪的事情。在革命者面前,困难总是有的,办法也总是有的。
湖南省去年12月中旬积肥数量只有九亿担。有些人认为肥源去年已经挖尽,再也无肥可积了;有些人怀疑去年积肥的肥效,不愿意再多积肥了。这个问题究竟能不能解决?事实证明,能够解决。各地向群众算了缺肥对增产可能发生的严重影响的细账,并且制定了合理的积肥劳动定额和收买家肥的价格;因而发动了群众,找出了大量的肥源。到3月初,全省积肥数量已经上升到了二十六亿八千多担。这个数量仍然不能满足增产的需要;湖南大部地区的农民和干部正在有信心地积更多的肥料。
生产资金不足的困难也有办法解决。据湖北荆州专区七个县一百七十七个社的调查统计,原来缺生产资金五十八万多元;想了办法、做了许多工作以后,依靠各个农业社本身的力量,就筹集起来五十二万多元;再加上一部分政府贷款,缺乏资金的问题就完全解决了。他们采用了一些什么办法呢?一个办法是向社员算因为缺乏资金而可能使社里缩减生产、使社员减少收入的细账,发动社员自愿投资。锺祥县明星社这样做了以后,全社二百多户投资六千多元,比社里原缺资金还多出一半。又一个办法是在不妨碍春耕生产的条件下扩大副业生产,增加现金收入。锺祥县襄西乡各社这样做了,一个月就收入十五万多元,除解决了生产资金问题以外,还多余七万多元可以分给社员。清理社里积存物资,也增加了一部分资金。精打细算,又节省了一部分资金。此外各地农业社已经想出来的有效办法还有很多。
耕畜不足怎么办?许多地区也已经想出了不少办法:河南省有些农业社把现有耕畜分了类,根据耕畜的大小强弱统一安排,合理规定使用不同耕畜的不同的工作定额,改变争用强牲口、不要弱牲口的做法。在山东省不久以前举行的农业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上,一些代表提出了一些解决耕畜不足问题的办法:莱芜县建国社有三十三头牲口瘦弱得不得干活,改进了饲养管理,半月多工夫就有很大的转变,春耕时可以够用;沂水县新星社等社自动提出抽出一定畜力帮助兄弟社完成春耕春种,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互相帮助。四川省将按照耕牛的自然流转路线,在省内调剂耕牛十万九千多头,还可外调一部分支援别的地区。许多地方还采取了“用牲畜往远地送粪,用人力往近地送粪”,利用水力、风力、人力灌田推碾磨等办法节省畜力。
在农田水利方面,潜力也还大得很。有些地方只是改进了兴修水利的劳动组织形式和劳动报酬计算方法,就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有些地方创造了许多办法,使水利上到了高山、跨过了深沟,使许多过去浇不到的地,可以不再受旱;只是把土地在灌溉之前先平整一下,就节约了许多水,多浇了许多地。有些地方把农民中间原有的各式各样的提水工具加以比较研究,创造出来了效率更大、更省力的提水工具。
各地农业社还可以根据本地的可能条件,适当地扩大一些耕地面积,并把耕地面积的扩大和水土的保持密切地结合起来。据河北唐县调查,全县被冲毁的梯田有十万道,重新修好可以增加耕地数万亩。遵化县鸡鸣寺区去年开展了“无闲地运动”,在不妨碍水土保持的条件下开垦、整理出荒山废地二千八百多亩(只是王国藩领导的建明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就开垦出荒地九百多亩);多收了几十万斤粮食和许多蔬菜。今年他们还要继续这样做。村边、河边、湖边、坟边,可以利用的零星土地有的是。现有的低产耕地和过去不能种的地,也可以改变地形,改良土壤。按照具体条件力求扩大复种和间作,更是许多地方已经行之有效的办法。
生产经营、劳动组织、耕作技术等等方面,需要改进、可以改进的地方都还非常广阔,有多种多样的办法可以采取。
老农有许多增产的老办法,农业科学技术人员有许多增产的新办法,别的地方、别的农业社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增产办法,都需要认真地学习、试验,在本地本社经过试验确实有效的增产办法,可以适当地——但必须不是盲目地——推广。
从领导方面来说,怎样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怎样合理安排各项工作,怎样抓住当地的增产关键,怎样加强工作的薄弱环节,怎样发现新问题及时解决,怎样发现好经验普遍推广,等等,都必须依靠群众的共同智慧,努力想出好办法来,也都可以向别人学习已有的好办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