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开好社员代表大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4-21
第1版()
专栏:社论

开好社员代表大会
在目前农业社规模较大、社员居住比较分散,因而社员大会不容易召开的情况下,社员代表大会实际上就是农业社的最高管理机关。按照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的规定,社员代表大会可以代行社员大会的职权。社内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经过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管理委员会必须遵照社员代表大会的决定办事。中共中央3月15日关于民主办社几个事项的通知中提出:农业社和它的生产队决定问题要同群众商量。开社员代表大会,正是社的领导干部同社员群众商量事情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
北京市石景山区田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去年开始转成高级社的时候,有铺张浪费现象。社干部花钱不在乎,有些钱用得不恰当。社员不太爱惜公物,公共财物损坏、丢失了不少。社里还滋长了乱记工分的风气。社的领导干部警觉了这些问题,决心实行勤俭办社;他们就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讨论怎样勤俭办社的问题。代表大会开了四个晚上。代表们提出了一百多条意见,有建议,有批评。代表们不仅讨论决定了哪些开支可以减缩,怎样建立严明的财务管理制度、怎样合理补贴干部因公误工的工分等重大问题,而且当场报出了许多早已遗失了的农具、家具。如一副七寸步犁,已经遗失了两年,开过大会,就在柴草堆里找出来了。代表们不仅从各方面想出了节约的办法,节省了大量资金,而且提出了许多发展生产的重要建议。像把温室的斜玻璃面用支架支高,以便多种一垅黄瓜或二垅西红柿,在菜园地的垅道和垅背上点种芥菜、扩大萝卜地三百亩这三项建议,就可以增加收入四万多元,而且简便易行。吉林市郊白山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制订今年的生产计划的时候,发现生产资料不足,部分社员生活有困难。计全社共缺粪肥六千车、耕畜二十七头、饲草八万斤,缺种植蔬菜用的架条、苇子等大量物品,还缺乏现金。社管理委员会把这叫做“五缺”之难,开了几次管理委员会议,也没有想出克服困难的办法。最后决定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发动群众共同来想办法。社员代表大会召开以后,现在这个社已经有办法把“五缺”变成“五不缺”。这个社2月7日开过了社员代表大会以后,每天都有八十多辆车子进吉林市去拣粪,2月15日以前,已经拣回八百多车。男女老幼都已经行动起来,掀起了备耕的热潮。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社员代表大会能够产生出来多么大的力量!
开好社员代表大会的关键,是使代表们能够毫无顾虑,畅所欲言,对提出的事项能够进行反复的详尽的讨论。贵州省兴义县下五屯农业社,去年春季召开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包工包产问题。会上,社的领导干部作了一整天的动员报告,临到会议快结束的时候,才有三个代表得到发言的机会,他们提出包产指标过高了。但是他们的话还没有说完,社干部就抢过来说:“高啥?合作社人强马壮,还愁做不到!”这样,一句话就把社员代表的意见顶回去了。这次社员代表大会虽然“通过”了社管理委员会的包工包产方案,但社员们说:“生产计划是管理委员会的,不是我们的。”全社五十七个生产队,最终没有一个达到了包产指标。前面提到的北京郊区田村农业社,他们最初开社员代表大会也常常是代表一说话,党员和干部就解释,代表把话都咽回去了。社主任王福海形容当时的情景是“社干讲一套,代表老同意,会后没改变”。去年社的党支部为了纠正不民主的缺点,在召集讨论勤俭办社问题的那一次社员代表大会以前,先开了支部党员大会,动员全体党员干部虚心倾听代表意见。并且作出这样的决定:社员代表发言的时候,任何党员干部不许当场“解释”,更不许把代表的发言顶回去,无论话说得对不对,一定要让他说完。开会的时候,作风不够民主的党员干部作了检讨,又以充分的时间供代表讨论问题。结果,会开得很好。
过去一年当中,许多农业社由于领导干部作风不够民主,或者长时期不召开社员代表大会,或者把社员代表大会只当做“举手通过”计划、方案的工具,使农业社缺乏正常的民主生活,有些本来可以办好的事办坏了,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有些社干部总以为自己要比群众高明,群众应该听自己的,自己用不着听群众的;或者眼睛里只有上级领导,看不见群众,有了问题只知道向上级要办法,不知道上级的办法其实也是从群众当中集中起来的。
能不能充分发扬民主,开好社员代表大会,这和大会的组织是否得法、代表的人选是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等情况也有很大关系。如果代表人数太多,上百人在一起开会,就很难进行民主的详尽的讨论。人太多了,每人发言的机会就少了,能说的说得很多,不能说的没有说话的机会。这样形式上很民主(代表多),实际上不民主。人数众多的大会作为一般的宣传或动员的会议是合适的,作为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会议就不恰当。因此,社员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不能过多,一般以二三十人到三四十人比较适当。人数少了,是不是不能把社员群众的意见普遍吸收上来呢?社员群众的意见能否普遍吸收上来,不完全决定于代表人数的多少。只要社管理委员会事先把要讨论的事项通知代表,由他们事先同社员群众在一起进行充分酝酿,社员代表就可以真正具有代表性。这样的代表在一起开会,人数虽然不多,却可以真正解决问题。至于有些特别大的社,代表人数太多,不容易讨论问题,也可以采用分片开会的办法。社员代表大会不仅人数不宜过多,每次讨论的事项也不宜多。问题多了,哪个问题也不能透彻地加以解决。每次大会能解决一个重大问题,也就很好了。
社员代表大会能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决定于代表人选是不是能代表社内各种情况不同的社员。社员由于各人的经济地位不同、劳动力强弱不同、知识经历多少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召开社员代表大会的目的是把各种社员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意见集中起来,经过讨论,成为统一的意见,并且变成全体社员的一致行动。因此,社员代表应该包括各种情况不同的社员。应该有贫农、下中农和上中农,应该有青年人、壮年人、老年人和妇女。虽然社员代表主要是一般社员,也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干部。有些社认为老年社员思想保守,不要老年人当代表,这是很错误的。有的社不愿意要上中农当代表,这也是不对的。党的阶级政策是依靠贫农和下中农,巩固地团结上中农。不愿意听取上中农的意见,不愿意和他们商量办事,怎么能巩固和上中农的团结呢?
各地农村工作同志要帮助农业社学会运用民主办社当中最重要的制度——社员代表大会,把群众的办社积极性充分发动起来,为今年的大丰收想出更多的好办法。当然,在大社已经改成小社,或者由生产大队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情况下,社员户数大大减少了,也可以根据群众意见,适当地采用一些社员大会的形式来讨论决定问题。其他如座谈会、老农会、小组会,等等,只要是便于吸收和集中社员群众意见的形式,都可以灵活地采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