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阅读
  • 0回复

不要放过积肥的大好时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7-19
第1版()
专栏:社论

不要放过积肥的大好时机
在争取农业大丰收的斗争中,目前有一个相当普遍的迫切的问题——晚秋作物缺少追肥所需要的肥料,秋播所需要的基肥也急待早作准备。福建闽侯县今年施基肥不足的稻田约有十万亩,占稻田面积十分之三左右;另有白水秧八千多亩。山东聊城专区十四个县统计,现有肥料用作夏播基肥,每亩平均只有半车左右;就是积肥较多的地区,冬春所积肥料也大部用作麦田追肥和早稻田基肥了,晚稻和其他晚秋作物仍感肥料不足。江西省早稻每亩比去年平均增加了六担肥料,但晚稻和秋作的肥料还没有着落。别的许多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
是不是像某些农村干部和社员所说的,现在肥源已经挖尽,窍门已经找绝了呢?不是的。第一,夏季杂草繁茂,容易沤烂,正好割来沤绿肥。第二,中耕要除草,为了防虫要除草,这些除掉的田间杂草也可以搜集起来沤成肥料。第三,夏收作物的秸秆可以用来造堆肥。第四,在滨湖近河地区可以组织社员打湖草和水草积肥;沿海一带还有很多海肥可以利用。第五,很多地区还存在着“人无厕所、猪无圈、牛无栏”的现象。如河南省仅有40%的猪有圈。在有厕所栏圈的地区,也还有不注意积攒人畜粪尿而任凭丢失的情形。这是对于一种最好的肥料的最大的浪费,更应该特别注意,设法改变。
一方面,肥源并不缺乏;一方面,肥料却感到不足。这是一个矛盾。农业合作化以后,小生产已经变成了集体生产;但是,社员家庭积肥,目前还是农业社肥料的主要来源。因此,各地农业合作社除了有组织地进行集体积肥活动以外,必须从各方面想办法来鼓励社员家庭积肥的积极性。有些社干部片面地认为压低粪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其实,这样做就等于克扣积攒肥料的社员应得的劳动报酬,也就等于鼓励大家不积肥。有的社却采用简单的办法,把社员的厕所、粪窖统统无偿归社。这些地方往往搞得厕所倒塌,许多粪窖变成了“清水窖”,遍地猪牛野粪无人拣。有些社收买社员所积的肥料也不分好坏,只是笼统地规定一个价格;或者把质量等级评得不合理;或者干脆用大小人口和大小牲畜一年各几元钱平均包下来的办法,这就使得社员不愿把肥料投入社里,只愿往自留地里送,形成“社里庄稼无肥料,私人菜园施个饱”的现象。还有的社在包工包产中对超额完成的肥料既不记工,也不收买,甚至根本把积肥当作“义务工”来摊派,这同样严重地挫伤了社员的积肥积极性。这些现象必须改变。要知道,采取这些做法,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减少了农业社的开支,似乎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其结果必然是因缺少肥料而使产量不能增加甚至减少,算起总账来对农业社和社员都是不利的。
怎样才能调动社员家庭积肥的积极性呢?除了继续加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致性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外,最重要的是贯彻执行互利政策,根据肥料的质量和数量给予合理的报酬。目前有些社已经采用“按质论价,以斤计数,现金收买”的办法,社员很满意,积肥情绪很高。一般说来,对于积肥的报酬制度和管理办法,必须做到“有钱给钱”、“有物给物”或“分期付款”。这样,在社员说来,既支援了社,又可以得到一些零用钱。经验证明,只要贯彻执行了互利政策,社员就都愿意积肥了。
“按质论价、现金收买”,确实是激发社员积肥积极性的好办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农业社都能做到的。有的农业社成立不久,资金积累少,生产不稳定,经验不足,或因自然灾害而遭致歉收,无力偿还社员积肥的投资,社员“一年两头见不到钱”,便不愿积肥。这类农业社,对社员家庭积肥可以采用按肥料数量和质量记工分的办法,到秋后统一分配现金和实物。不过在这样做以前,必须经过社员的充分讨论,使积肥多和劳力多的户都感到公平合理。对于过去拖欠社员的肥料投资,也必须设法补齐,保持信用。
今年有的地区感到化学肥料不够,也有不少地区化学肥料销出很少,积压起来。这是肥料使用上的另一个矛盾现象。一些地区化学肥料不好销售的原因之一是农业社资金不足;但是,有些社有资金也不买肥料,有些社明知社员手里有余钱也不积极发动社员投资。有些社干部对勤俭办社的口号作了片面的了解,他们没有把账算清,不了解适当多投资可以更多增产,而盲目地认为多投资一定不合算。为了迅速解决这个问题,各地农业社可以同供销社订立合同,预支粮棉定金来购买化肥;实在无力购买的,可向信用社贷款,或者暂时赊销一部分。总之,要采用一切有效的办法,使积压的化肥及时地在农业增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积肥和水土保持的矛盾,也应该注意解决。南方有些地区如江西、广西等省,铲草皮是主要的肥源。由于一铲再铲,很多葱绿的山岭变成了光秃秃的童山,水土流失严重。这将使土地肥力逐年减退,损害长远利益。也有的农民上山烧草木灰,引起山火延烧树木,造成重大损失。希望各地注意防止这些偏差。
现在正是积肥的最好时机,农业社应该把当前农业社的各项工作加以妥善安排,作出规划,既要搞好秋田管理和副业生产,又要按时完成积肥任务,不要因为农忙或只顾经营副业而把积肥工作停顿下来。各地农村工作干部都应该随时检查和督促积肥工作,深入农业社帮助解决积肥中的具体问题,并且注意总结这方面的好经验,及时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