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谈香港影片“新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0-25
第8版()
专栏:

谈香港影片“新寡”
王云缦
一个死去了丈夫的寡妇,受着婆婆的歧视……这类事情,在旧社会旧家庭中,实在是常见常闻的;但是,香港影片“新寡”在内容上、艺术处理上,还是能吸引住我们。
我感到,影片“新寡”是有一些特点的,因此这个生活内容虽然比较狭窄、陈旧的艺术作品,也能显出一些光彩。
影片“新寡”对方湄这个人物,是倾注了很大同情的。这点,表现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同时,这也是通过对于人物的细腻的描写自然地流露出来的。
当一个人失去自己的亲人时,不能不在心中引起极大的震荡和痛苦;何况,是方湄这样一个软弱、本来就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的人。方湄在丈夫死后,虽然躺在医院里,还一再叮嘱刘时俊将她丈夫生前为她买的香水找来。她捧着香水,痛苦地、自言自语地说:“要不是为了买这香水,你也不会死了!”这一平常的细节,因为很切合人物此时此地的心情,就很自然地感染了我们。我们也看到,全家都在为她丈夫遗留下来的一笔偌大的人寿保险费奔忙着;但是方湄不仅毫不感兴趣,当她一听婆婆提到它时,就引起她的厌恶和内心的痛苦。这些,都很细微地描写出了一个弱女子在遭受这种生活悲剧后的真实心情,和她善良的本性。此外,当她发现自己的小姑文娟的男朋友张大维是个洋场恶少时,她也从旁提醒了幼稚无知的文娟;因为家中人(包括文娟)全不信任她、厌恶她,相反很欣赏张大维这个人,所以,第一次,她只能向文娟很婉转地提到这点。第二次,方湄开始并不愿吐露真情,最后,她实在不忍眼看文娟去上坏人的当,才把张大维约她去饭店的事说了出来。我们看到,方湄在此时,压制了自身的悲痛,在为他人奔忙、操心。这种爱人助人的精神,表现了她心灵中美好的方面。
影片“新寡”也说明方湄这个弱女子,不仅不容于封建家庭,也不容于社会。像她婆婆那样,显然是冷漠到了残酷的程度;像张经理这种人,也不过是利用刘时俊的才干,才同意方湄去公司工作。在表现张大维这个人物时,影片还使了这样一下曲笔:方湄约文娟一起到饭店中去,让文娟亲自看清张大维的无耻下流行为;他的丑态似乎揭穿了;但是紧接着,张大维的三两句花言巧语,又蒙骗了文娟,使文娟相信是方湄在破坏他们的婚事。这也就表现了:一个善良的弱女子,虽然真理在手,在那个社会里和黑暗势力作抗争,是多么不容易啊!
在导演处理方面,也是流畅、条理分明的。特别是在镜头的组接上,显出了导演的经验和才能。
例如方湄到她丈夫买过香水的地方去的那段戏,我们开始看到她孤独的身影自远处来,穿过人来车往的街道,然后是她在百货店门口徘徊,接着她突然注意到了她丈夫被车撞死后留在地上的血迹,她木然地奔过去,一个脸部特写,映照出她无言悲痛的神情。导演在镜头的运用上,是渐渐地从远处深处推近人物,最后才将人物的面部表情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就一步步地、有层次地、由浅入深地表露了人物的内心状态,给人情绪上越来越强烈的感染。影片的最后一场,在镜头组接上也很成功。这场戏一开始,方湄回家即如临大敌,这里短镜头多,全家一个接着一个嘲骂她、奚落她,大有“置之于死地”的气氛,情势急促而紧张。等到弄明白方湄怀了遗腹子时,情形立即大变。在整段戏中,导演对于方湄,几乎全部用了特写镜头,通过这一系列最能清晰表现人物内心状态的特写镜头,将她对封建旧家庭的蔑视、愤慨,以至最后决定以出走来抗争的情绪变化,最鲜明最突出地表露了出来。所以,当她勇敢地喊出:“我有权利保护我的孩子”时,在我们的感受上是这么吻合、衔接。导演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不应忽视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