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阅读
  • 0回复

今年粮食总产量:三千七百亿斤 比1949年增加70%以上,比1952年增加五分之一,比1936年增加三分之一。五年累计总产量超过原计划二百五十多亿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29
第1版()
专栏:

今年粮食总产量:三千七百亿斤
比1949年增加70%以上,比1952年增加五分之一,比1936年增加三分之一。五年累计总产量超过原计划二百五十多亿斤。
新华社28日讯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加。今年,我国虽然遭受了解放以来比较严重的旱灾,并有一些地区还遭受了水灾和其它灾害,全国的粮食总产量(不包括大豆、下同)预计将达到三千七百亿斤,仍比去年增产;而去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就已经突破了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的粮食总产量指标(三千六百三十一点八亿斤)。这五年间,全国共生产了一万七千一百九十多亿斤粮食,超过国家原定的五年累计粮食生产总量计划指标二百五十多亿斤。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粮食生产任务,已经胜利超额完成。
今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70%以上,比1952年增加五分之一,比解放前粮食产量最高的1936年增加三分之一。我国粮食生产的这种增长速度,不但远远超过旧中国,而且也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
五年来,全国平均每年约有一点六亿亩农作物遭受各种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但是,全国这五年的粮食生产总量,还是比解放前农业收成较好的1932—1936年五年间的全国粮食总产量(约一万三千亿斤)多约三分之一。除极少数几个省外,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今年的粮食总产量,都比1952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1949年的时候,粮食总产量在一百亿斤以上的省份全国只有七个,其中超过二百亿斤的只有一个四川省;到1952年,全国已有十二个省的粮食总产量在一百亿斤以上,其中超过二百亿斤的省增加到三个;今年,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初步统计,粮食总产量达到一百亿斤以上的省份增加到十六个,其中超过二百亿斤的有八个。和解放初期的1949年相比,今年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的粮食总产量,都增长了半倍以上和一倍左右。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我国原来的一些缺粮的地区,如广东、福建、甘肃、贵州等省和河北省的天津、沧县等专区,以及另外一些山区和洼地,都变成了粮食自给自足或有余粮的地区。
由于粮食总产量不断提高,虽然我国人口逐年都有增加,但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几年来还是有了不少增长。这样,加上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就保证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对粮食的需要,使全国人民的粮食消费状况得到了改善,特别是显著地提高了大多数农民的粮食消费水平,帮助受灾人民顺利度过了灾荒。
我国粮食产量连年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解放了的广大农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援下,依靠农业合作化的集体力量,发挥了高度的劳动积极性;他们采取种种措施改善生产条件,改进农业技术,顽强地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和重重困难,扩大了播种面积,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今年,全国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达十八亿多亩,比1949年扩大二点八四亿多亩,比1952年扩大一点二四亿多亩;每亩平均产量预计达二百零三点三斤,比1949年增产六十一点五斤,比1952年增产二十斤。全国农作物的平均复种指数今年已经达到139.5%,比1952年增加了8.5%;由于复种面积的扩大,今年全国的耕地虽然只比1952年增加六千四百万亩,而除粮食外的其它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又比1952年增加了一亿零八百七十多万亩,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也增加了一点二四亿多亩。
我国的粮食生产几年来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是和国家建设需要相比,它的增产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1956年随着农业合作化的高潮而来的农业生产高潮,在1957年,有些地方没有能够继续坚持下去,松了一股劲,右倾保守思想又有滋长,致使一些有效的增产措施没有得到积极推行,甚至某些地区还放弃了一些曾在本地获得显著增产效果的措施(譬如今年全国农作物的复种面积比去年减少了,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去年减少五千多万亩,水稻、玉蜀黍和薯类等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少了),从而影响到今年的粮食不能获得更高的增产。所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必须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要求,克服右倾保守思想,领导农民以革命的精神找出增产关键、挖掘增产潜力,组织农业生产大跃进,争取我国粮食生产的进一步迅速增产。(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