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阅读
  • 0回复

鼓起干劲,力争上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2-03
第1版()
专栏:社论

  鼓起干劲,力争上游!
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真个叫人心花怒放。跃进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热火朝天地进行水利建设;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正在敲响挖掘潜力的锣鼓,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所有这些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都预示着:1958年——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我国人民在各个战线上都要打一个大胜仗。
目前在我们的国家到处呈现的这种蓬勃、兴旺的气象,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不但在所有制方面,而且在思想战线和政治战线方面获得了伟大胜利以后,我国人民革命干劲的新高涨。我国人民赶走了帝国主义,打倒了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些都是我国人民革命斗争的辉煌成就。现在经过了去年大半年的整风运动,特别是党中央提出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重要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修正公布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以及又一次强调坚持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勤俭建国的方针之后,全国人民的革命干劲更加高涨起来了。过去几个月的情况表明,从前许多人认为做不到的一些事情,群众却在不长的时间内办到了。从前看来不可能的许多事情,现在都成为可能的了。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不是“中有希望”,也不是“小有希望”,更不是没有希望,而是实实在在地大有希望。一切悲观论是毫无根据的。我们民族已经觉醒起来,正在大大发扬旺盛的革命精神,已经做了并且还要做出更加伟大的前无古人的事情。
在这春色满园、气象万千的大好时光里,也不是没有一些工愁善虑的人担心跑得这样快,会不会出“乱子”?据说他们有过“经验”:年初反保守、年中反“冒进”是一个规律。他们的结论是,“无论如何要稳妥可靠些,不要再犯冒进的错误。”许多人虽没有这样说,但实际上是这么想。他们对于落后的状况安之若素,既不去分析研究变化中的实际情况,寻找挖潜力的途径,也不去发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他们的目光只注定在事情的困难方面,从不打开脑筋,找出战胜困难的有利条件。在他们那里看不见什么革命的干劲。“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成为这些同志的处世哲学。不难看到,一种右倾保守的思想还缠绕着这些同志的脑筋。
这些人不了解:跃进和冒进有原则的不同。跃进是一种有实际可能性的前进,它不同于通常的前进,它是在有利的革命形势下,在群众运动的高潮中,千方百计,打破常规,采取新的方法或者新的技术,以比通常快得多的速度,迈大步的前进。安徽省去冬今春已完成水利工程十六亿土方(过去八年中只修了十四亿多土方),广西省去冬今春将修水利灌溉面积一千一百万亩(过去共只有八百三十万亩),都翻了一翻以上,这就是跃进。这种革命式的跃进,体现出革命的规模和革命的速度,是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所必需的。只要客观条件具备,经过主观努力可以跃进,这种跃进就是可靠的。不经过什么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计划,决不能称为可靠的计划,只能叫做保守的计划。如果客观条件具备,经过努力可以跃进,不跃进就是右倾保守。同跃进相反,冒进是超越了客观实际的可能,没有根据或者没有充分根据的胡思乱想,主观主义的蛮干。其结果是既不能好省,也不能多快,不仅不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且会延缓社会主义建设。这当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而且是我们所反对的。但是,有许多事情,明明是跃进,却被有些人当作“冒进”来反对。跃进是从旧的阶段跳到新的阶段,既然是新的东西,自然不会十全十美,不会万无一失,会有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和过失,但这决不是“冒进”。1956年我国各项事业的大发展,尽管其中有个别的缺点,但仍然是一个基本上健康的大跃进。正确的态度应当是肯定跃进,肯定好的东西,同时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调整和克服其中个别的缺点。但是有些人却分辨不出九个好指头和一个坏指头的区别,把个别当作一般,把支流当作主流,对整个形势作出了错误的估计,名为反“冒进”,实际反跃进。惩前毖后,我们不应当再用这种错误的态度来对待当前的新的跃进。
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满足于已得的一点成绩,满足于比过去稍为提高的计划和指标。在他们看来,已得的成绩,提高了的计划和指标,已经差不多了,比起过去来说已经是进了一步,甚至可以说是“奇迹”了。这些同志只看到过去,只会根据老经验、老规矩来看今天的事情,没有想到解放了的生产力,觉醒了的群众可以干出前无古人的、过去谁也不敢想的奇迹来。他们也看到某些先进的范例,但是他们只觉得这是特殊的、不能普遍做到的事情。他们没有反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不能做到,为什么这个地方做到的事情那个地方做不到。他们总是强调困难,把困难的因素估计得过多,把战胜困难的因素估计得过少,更缺乏把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的革命乐观主义。因此他们不是向先进看齐,不是把先进经验全面推广。他们也有比较,但不是和最先进的比,而是和落后的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样他们也就心安理得了。这些同志应该了解,对于我们共产党人和一切革命志士来说,把事情做得合乎普通规格只是最起码的要求,而尽一切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多更快更好更省才是我们的本色。经过努力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勇于打破妨碍先进事物的“常规”,力争上游,是我们共产主义者在进行一切事业的时候应有的革命态度。
必须了解,我们的事业是革命的事业,而革命——这就是跃进。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者而不是改良主义者。无产阶级是一无所有的阶级,它或者前进而取得伟大的划时代的胜利,或者安于剥削阶级加给我们的贫穷、落后和奴隶的锁链。在过去革命斗争的年代里,我们就是力争上游,向前跃进,把压在无产阶级身上的一切剥削制度统统推翻。现在,当无产阶级已经掌握了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同样地需要力争上游,向前跃进。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曾经说过,“革命在几个月中使我们的政治制度赶上了先进的国家。但是,这还不够。战争是极顽强的,它很严厉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或者是灭亡,或者是同样地在经济上也赶过它们。……或者是灭亡,或者是开足马力向前进展。这是历史提出来的问题。”十月革命后,苏联共产党就是根据列宁的这个原则指示,以很高的速度实行工业化,使苏联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目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环境当然比苏联当时的情况好得多,已经不像苏联当时那样单独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是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支援了。但是,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仍然有帝国主义虎视眈眈,以美国为首的侵略集团无时不希望颠复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如果我们不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建设,不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安全就不能认为有充分的保证。同时,从国内情况来说,我国原来是一个“又穷又白”(在经济上还很贫困,在文化上许多方面还落后到接近空白的程度)的大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是薄弱的,如果我们不迅速改变这种落后状态,不力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拥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文化科学,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就不能认为是巩固的。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党中央提出了多快好省的勤俭建国的方针,提出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了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的奋斗目标。古语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鼓起革命干劲,力争上游,否则我们就要落后。就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来说,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安徽、江西等省已经提出五年或者稍多一点的时间内粮食生产达到纲要规定要十年达到的指标。这些都是力争上游的大跃进的计划。全国各省都应当考虑在五年、或者六年、或者七年、或者八年内实现纲要所规定的十年实现的指标。十年决于三年,全国大部分应争取在三年内使当地区的面貌基本改变。我们的口号是苦战三年,方法是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
当然,我们的事业是艰巨的事业。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拥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文化科学的社会主义强国,是前无古人的壮举。要完成这样的壮举,不会没有困难。问题在于我们对困难采取什么态度。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困难是题中应有之议。因为我们干的是翻天复地的事业。干这样的事业而没有困难是不可设想的。革命的乐观主义和革命的英雄主义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气质。没有革命的乐观主义和革命的英雄主义,就决不可能坚持革命的斗争,更不用说取得革命的胜利了。毛泽东同志经常教导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就是说,对于敌人、困难,首先必须藐视它,必须有战胜它的决心和信心,然后认真地对付每个具体的敌人、困难,逐步地把它战胜。共产党人必须有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的英雄气概和革命干劲,朝气蓬勃,生龙活虎,思想活泼,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富于进取精神,敢于打破“常规”,奋勇前进。我国又穷又白,固然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但同时又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有利条件。正因为我国又穷又白,我国人民特别迫切要求革命,要求改变我国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要求建设繁荣、富强、幸福的生活,而具有这样强烈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的六亿人民,勇敢勤劳,正是一股无穷无尽的力量,在这股伟大的力量面前,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
让我们全党同志和所有革命志士,同人民群众一起,鼓起革命干劲,打破一切右倾保守思想,力争上游,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