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政治与技术统一领导与工人结合 跟班劳动革新领导作风 天津一百多个企业具体运用试验田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3-14
第1版()
专栏:

政治与技术统一领导与工人结合
跟班劳动革新领导作风
天津一百多个企业具体运用试验田的经验
本报天津13日电 天津市一百五十一个大、中、小型工厂的领导干部,已经普遍实行跟班劳动制。他们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车间、工段跟班劳动,具体领导生产和推动当前的中心工作。同时,他们也走出了“小家庭”,进入“大家庭”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
在这些工厂中,有生产过程较简单、产品单一的棉织工厂、电线工厂和造纸工厂,也有生产过程和产品都较复杂的机器制造工厂。一些大、中型工厂领导干部较多,他们就一面兼任车间行政或党的职务,一面轮流跟班和工人一起劳动。领导干部深入车间以后,了解情况及时了,会议减少了,表报也精简了,并且带动科室干部面向车间,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因此,领导干部跟班劳动,不仅不会妨碍工厂日常工作的领导,而且相反,更便于改进和推动日常工作。一些小型工厂领导干部较少,他们就根据中心工作的要求,深入小组参加生产,并帮助解决关键性的问题。
不同情况的领导干部,下车间也有不同的要求。有技术的到熟悉的生产岗位上去当工人,并帮助工人解决生产上的重大问题。不熟悉技术的人,大都深入一个车间或工段参加劳动,同工人建立师徒关系,学习生产技术,同时帮助车间作政治思想工作。公私合营广开造纸厂厂长卢志新原是打浆工人,到一车间跟班劳动后,和工人们一起研究用东北木浆代替广州木浆,降低成本。经过多次试验,现在已正式投入生产,一年可节约七万多元。不熟悉技术的地方国营锻压机床厂副厂长余文中,到新建的铸工和装配车间跟班劳动后,发现了大车轧道没有安装“垫铁”,造成窝工,就和老工人一起研究解决办法。
全市一百五十一个工厂中的四百十八名领导干部,建立“跟班劳动制”后,领导和工人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到处出现领导关心工人,工人热爱领导的新气象。领导与工人、工人与工人互相批评、互相鼓励。领导作风的巨大变化,鼓舞了工人的生产热情,生产战线上不断传出捷报。公私合营振华电线厂支部书记李嘉兰原是这个厂的工人,脱产以后,很少深入车间,工人意见很多。这次,他到包胶组跟班劳动,听说老工人康健上夜班得了胃病,立即到各处找药,工人们很受感动。工人们主动向他反映生产上的问题,还具体地教他新的操作方法。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第三建筑工地党政工团的主要负责人,把行李搬进工棚与工人在一起住宿以后,很多下了班就骑车回家的工人争先把行李搬回工地,工人因回家造成的迟到早退的现象消灭了,每次小组会和鸣放会也都全体出席了。在领导人员深入工地的实际行动鼓舞下,各小组间展开了竞赛。在开工的一周之内,各个小组已经四次修订跃进计划,保证达到行政定额的140%以上。目前已有八个小组超过了这个跃进计划,木工郭玉林小组已达到了行政定额的175%。
(附图片)
左图:天津市第二印染厂副厂长刘二囤在染色车间跟班生产。新华社记者梁一丁摄
从小家庭搬入大家庭 苗地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