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需要 人人要成多才多艺的“多面手” 重庆市四万名青年工人学会了多种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7-11
第1版()
专栏:

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需要
人人要成多才多艺的“多面手”
重庆市四万名青年工人学会了多种技术
本报重庆10日电 记者平兰报道:重庆市5月份提出“精一求多,开展多工种技术学习”的活动后,大大激发了青年工人成为“多面手”的热情。
目前,钢铁、机械、建筑三个系统就有四万个青年工人参加了这项活动,占这些部门青工总人数的80%以上。这些青年经过短时期的苦钻苦学,一般都掌握了两、三种技术,有的学会技术九、十种之多。他们学习的方法多采用与老师傅订教学合同,也有青工之间互教互学,父子之间、夫妻之间互教互学的;他们还采用现场讲授、开训练班等多种学习方式,尽快地多学几门手艺。
许多单位认为开展多工种技术学习主要有以下三个好处:
第一、这是迅速培养工人阶级自己的技术队伍的重要方法。重庆市青年工人占职工总人数的30%以上,把多工种技术学习活动持久地开展下去,就能培养出大批技术骨干。如全国著名先进生产者黄荣昌,原来也不过是一个普通青年木工,当他学会了车、钳、刨、铣等技术以后,已成为全厂职工最欢迎的技师。
第二、迅速推动了技术革命运动的开展。目前风起云涌的技术革新能手,大多是具备多方面的技术知识的。他们在精通一项技术的同时,还学习和掌握多种技术,“精”与“多”互相影响,思想窍门大开,便能发挥无穷无尽的创造性。例如重庆长安机器厂青年检验工人魏高厚,原来一项技术也不能掌握。今年3月以来,由于他同时拜四个师傅,学习多种技术,边学技术,边改进技术,现在基本上已能掌握七种技术,提出了两百多条技术革新建议。最近,他将铣床的垫圈原用钳工加工办法改成滚光机加工,提高了工效三万多倍,被全厂职工称赞为“智多星”。重庆狮子滩发电站的苏并诚青年突击队,原来只是架线突击队,现在可以做钢筋、混凝土、土石方、运转等九个工种,每个工种都能突破定额。目前已被这个单位的共青团委正式命名为“万能突击队”。
第三、可以解决生产大跃进中出现的机器设备、原材料供应及技术力量等新的不平衡的矛盾。重庆长安机器厂第二车间的青年工人参加了多工种技术学习以后,原来差一百七十六个技术工人,现在不仅不差,还抽调了十四个工人支援别的单位。重庆市建筑业青年职工,最近发起了一个制造一百项器材运动,提出把“建筑工地变成制造厂,把机器和原料的使用者变为制造者”的口号。许多建筑上需要的重要器材如风钻、电动机、电焊机等,他们已都初步能够自己制造。
在职工掌握了多工种技术和学习多工种技术的条件下,不少建筑业单位大办卫星工厂。重庆中梁山煤矿建筑工程公司、西南第四建筑公司、重庆市第二建筑公司等三个单位,目前便已办和正在办三十五个卫星工厂,预计在年内生产二百五十八部机器和自制炸药等产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