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斗将的武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2-24
第8版()
专栏:读书札记

斗将的武艺
刘勉之
战将和战将面对面的搏斗中,武艺起决定作用。
小说戏文里记着许多回马枪、夺槊、?索的故事。
唐玄宗时名将哥舒翰善用回马枪。他有家奴名左车,十五、六岁,很有力气。哥舒翰每追敌人靠近了,用枪搭敌人的背,大喝一声,敌人失惊回头,趁势刺中喉头,挑起三五尺掼下,没有不死的。这时左车便下马割取首级,每次如此。
唐太宗的大将尉迟敬德善于避矟,每战,单骑冲入敌阵,敌人的矟四面攅刺,终不能伤。又会夺敌矟,反刺敌人,出入重围,往还无碍。
太宗的兄弟齐王元吉也会使矟,看不起敬德,要和他比赛。太宗叫两人把矟的刃去掉了,光用矟竿相刺。敬德说:“带刃也不能伤我,不必去。但我的可以去掉。”比的结果,元吉竟不能中。
太宗问他:“夺矟避矟,那个难些?”敬德说:“夺矟难。”太宗就叫夺元吉的矟。元吉执矟跃马,一心打算刺杀敬德,不料一会儿功夫,他的矟三次被敬德所夺。元吉以骁勇著名,虽然口头上十分称赞,心里却非常恼恨,以为丢人。
王世充领步骑数万来战,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追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敌军稍退,敬德护卫着太宗突出敌围。(曾公亮武经总要后集九)
长武器毕竟只能近距离面对面厮杀,远一些就不济事了。这时,弓箭就起了作用。另外,有一种抛掷式的武器叫?索。武则天时契丹将李楷固善使?索和骑射、舞槊,每次冲锋,都如鹘入鸟群,所向披靡。黄麞(地名)之战,唐将张玄遇、麻仁节皆为所?(资治通鉴卷二○六)。
长武器也讲究重量,新唐书卷一九三张兴传:“为饶阳裨将,安禄山反,攻饶阳,兴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敌人登城,兴一举刀就杀几个人,敌人很害怕。”宋史兵志十一记公元一○○○年时神骑副兵马使焦偓献盘铁槊,重十五斤,在马上挥舞如飞。还有相国寺和尚法山,还俗参军,用铁轮拨,浑重三十三斤,头尾有刃,是马上格战的武器。
唐代中期流行用陌刀作战,最著名的陌刀将是李嗣业,每为队头,所向必陷。公元七四八年高仙芝攻勃律(国名,在今新疆边外苏联境内。本为东西布鲁特人所居。布鲁特即勃律。),嗣业和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吐蕃十万众据守娑勒城,据山因水,嗣业领步军持长刀上山头,大破敌军。七五六年和安禄山香积寺之战,嗣业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的人马都碎(旧唐书卷一○九)。阚棱善用两刃刀,长一丈,名曰拍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新唐书卷九十二阚棱传)。裴行俭传和崔光远传也都记有用陌刀作战的故事。通鉴卷二○二注,陌刀,是大刀,一举刀可杀数人。唐六典说,陌刀是长刀,步兵所用,就是古代的斩马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