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肥料小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2-26
第8版()
专栏:

肥料小史
杨旻
我国使用肥料,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盛行。那时主要的肥料是人、畜的粪便。“周礼”一书中提到:红黄色的硬土用牛粪,淡红色的土用羊粪,一泡即散的土用麋粪,粘滞的土用猪粪,盐土用獾粪……从这里可以看出:周代所用粪肥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已有了因地施肥的知识的萌芽。“礼记”月令中则有“季夏之月,利以杀草,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这就是利用绿肥的开始,不过只限于利用自然生长的野草,但这时竟能看出绿肥的肥田(粪田畴)和改良土壤(美土疆)的两种功效,实在是难得的。
到了汉代,便用到了骨肥、小便和缫蛹汁等。对于肥料的制造和配合有了进一步的研究。这在汜胜之书中记载很详。
堆肥的利用,最早见于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所用的方法和现在的几乎完全一样。绿肥则进一步利用到了绿豆、小豆、胡麻等栽培作物。并且还发现了豆类作物是绿肥中的上品,以及绿肥能保持田中原有肥分、防止流失的作用。
宋元以后,麻枯、菜枯等商品肥料和作为间接肥料的石灰,都先后被利用起来。用醱酵法促使枯粕分解腐熟的技术,已很完美。此外,污泥、苔草和蚌蛤灰等,也广泛被搜集利用。甚至于家庭日用所遗下的磨糠、谷壳、蔬菜的残根碎叶、洗涤衣服杂物的余水等,人们也不肯轻易放过。农圃之家,大多都在厕旁厨下设有深池,储藏这些废物,待充分腐熟后应用。这时人们对于肥料,已将它分为草粪、火粪、泥粪等许多种类。对于肥料的制造,则有踏粪法、蒸粪法、酿粪法、煮粪法……之分。在肥料的施用上,有所谓“接力”和“垫底”等概念。
事实证明:我国古代所用的肥料,无论是肥效或制法、施法,大部分是合乎科学道理的。然而也有一些有趣而有用的事例,秘密还没有完全揭穿:
例如:“齐民要术”一书说用“坏墙垣”施于蔬菜,肥效很佳。“坏墙垣”就是陈旧的墙土,我国农村很多,随着新住宅的兴建,这旧的墙垣就可以大量利用。不过为什么它有显著的肥效呢?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旧墙土长期休闲,里面生有大量非共生性固氮菌、蓝绿藻和硝化细菌的原故。和共生性固氮菌一样,非共生性固氮菌、蓝绿藻也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使它成为氮化物。硝化细菌则能在墙土中积聚硝酸盐。这两种产物都是很好的氮肥,并且墙土施用以后,固氮菌、蓝绿藻和硝化菌还可以在土壤中继续造肥。
此外,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有利用羽毛、头发等动物质作肥料的记载。现在有些养花的人也往往喜欢在盆壤中加进一些毛发之类的东西。这主要是利用毛发在腐烂时所形成的一种氨基酸。这种酸不仅是一种非常贵重的医药,而且还能促进植物生长。不过毛发等动物质很难腐烂,农政全书说:“毛羽和燖汤积之久,则溃腐,如欲速溃,置韭菜一握其中,明日烂尽矣。”这也是值得研究利用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