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阅读
  • 0回复

南方各地人民公社掀起春耕生产高潮 播良种 育壮秧 力争早稻丰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14
第1版()
专栏:

南方各地人民公社掀起春耕生产高潮
播良种 育壮秧 力争早稻丰产
临湘县充分发挥生产队的积极性
新华社长沙13日电 湖南临湘县各公社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生产队的作用,春耕生产搞得热火朝天。
为了加强生产队的领导力量,县委和公社党委下放了大批干部到生产队中工作和参加生产。在全县各级下放的六百二十二名干部中,已有五百九十多名到了生产队。这些干部都能艰苦深入,在生产队里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一些原来工作比较落后的生产队,加派干部后,工作很快有了起色,变成了先进生产队。各人民公社结合整社,整顿了生产队,成立了队委会。队委会实行集体领导,又分线分片包干。他们的口号是: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生产队的领导。各人民公社都确定了生产队的固定的耕作区域,并且建立两包(包产量和质量、包投资)四定(定作物种植面积、定劳力、定措施、定奖罚)的责任制,以及三保(保季节、保措施、保质量)三勤(勤检查、勤督促、勤反映)的田间管理责任制。
采取上述措施以后,各生产队干部和社员的干劲更足了,劳动竞赛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全县四万多亩秧田已经进行了整地、下肥和犁耙;种子的精选、翻晒、消毒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海南岛组织作业小组提高插秧效率
据南方日报消息 广东省海南区各地人民公社,普遍改善劳动组织,大量组织起三至五人或五至七人的插秧组、拔秧组、送肥组、耙田组等,使劳动效率普遍提高。
根据文昌、澄迈、崖县、海口等八个县市的八十五个公社统计,已经组织起来的插秧、拔秧、送肥、犁耙田等专业队、专业小组共有三万二千八百六十三个。这些作业小组正在推行“六定一奖一赛”的劳动责任制和措施到田、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劳动效率一般提高了50%左右,插秧的进度加速了42%,插秧的质量也比前大有提高。乐东县改善劳动组织,组织了八千零四十个插秧作业小组以后,每天插秧进度由二千亩提高到二千八百亩。到2月25日,全县80%的基本农田就完成插秧。推行了“六定一奖一赛”制度的公社,劳动效率的提高更为显著。例如海口市郊云龙公社的一百一十五个插秧作业小组,实行了定时间、定任务、定质量(规格一乘五)、定地段、定劳动力、定领导的“六定”制度,劳动效率将近提高一倍;全社由原来日插二百二十亩增加到五百亩。
抚州专区开展亩产双千斤红旗竞赛
据江西日报消息 一个以公社为单位的早稻亩产双千斤的十面红旗竞赛运动,正以万马奔腾之势,在江西省抚州专区普遍开展。全区一百一十个人民公社纷纷提出竞赛条件,决心争取今年早稻达到平均亩产一千三百斤,全区一季拿到三十二亿斤粮食,为实现全年粮食总产五十二亿斤(比1958年增长72%)的计划打下雄厚的基础。
开展早稻亩产双千斤十面红旗竞赛运动,是2月21日至28日召开的中共抚州地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倡议。会议认为,为了确保实现早稻大丰收,除了前一时期积肥造肥、兴修水利、深翻冬翻等项春耕准备工作,都比去年同时期抓得早,抓得细,抓得好以外,还要求今后再接再厉,作好逐县、逐社、逐队规划好田亩,保证早稻消灭水旱灾害,丘丘水源充足;亩亩下肥五百担,土化肥五百斤;提前春耕,深耕细耙,作到田塍、田塝无杂草,泥烂如浆,田平如镜;以及要求在3月20日以前完成早稻播种任务等。此外,地委还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公社为单位的早稻亩产双千斤十面红旗竞赛。现在,竞赛运动正向全区广泛深入地开展,仅参加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的就有三十多万人。
百色县提早一个季节完成早稻播种
据广西日报消息 广西僮族自治区百色县到3月初已胜利完成了早稻播种任务,比往年提早了一个季节,全县今年共播种早稻一百九十二万零二百五十四亩,绝大部分达到新的技术规格,为实现今年农业生产更大跃进打响了第一炮。
该县的早稻播种工作所以如此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主要是由于指导思想明确,县委在立春前就在全体干部和群众中用去年大部分早播得到丰收,部分因迟播错过了季节因而得不到增产的事实,把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这同时,各级党委还亲自深入田间,加强督促检查,并搞好试验田,带动全面。此外还建立责任制,有些公社采用了六固定的办法,即定领导,定劳动力,定耕作地点和任务,定规格质量,定时间要求,定耕牛农具。同时认真搞好劳动管理,开展劳动竞赛,互相推动。这就促进了播种工作既快又好的开展。
目前该县正在完成播种的基础上,转入突击早稻本田整理,争取提早完成早稻插秧任务。
黄岩推广“七仙女”快速插秧经验
本报讯 浙江省黄岩县最近正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推广“七仙女”的快速插秧经验,同时大办各种训练班来培养插秧手和农具手。这是黄岩县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胜利攻克春耕插秧这一关的一项重要措施。
“七仙女”是指该县海门人民公社葭芷管理区的贺凤英、许梅香、王仙凤、王美云、杨领凤、何金凤和潘仙招等七位女社员,她们大多数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妇女,在去年水稻插秧中以插秧快速而出名。据测定,去年她们每天每人能插秧六、七万丛到九万丛,即按5×2规格密植每天插一亩到一亩半。而根据调查,去年浙江全省各地水稻的插秧速度,较高的每天每人只能达到三万丛,中等的插一万五千到二万丛,最低的只能插六、七千丛。与较高的水平相比,“七仙女”也高出一倍到两倍。中共黄岩县委对“七仙女”的涌现非常重视,为了实现成倍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正积极宣传推广她们的快速插秧经验。浙江日报7日也用第一版整版地位作了突出的宣传,并发表题为“向‘七仙女’看齐”的社论,号召各地在推广插秧机的同时,也大力推广“七仙女”和各地创造的快速插秧法,争取用较短的时间,胜利完成插秧任务。
大地春回,又一个插秧的季节即将来临。“七仙女”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正勤学苦练,进一步提高技术,争取今年做出更出色的成绩。她们在“三八”节前夕,曾向温州专区的妇女姐妹们发出战表,倡议开展友谊竞赛。在她们的竞赛条件中,提出要在今年力争每人每天插秧十二万丛,即插密植秧二亩以上。她们的倡议已经得到黄岩、临海、瑞安等县许多公社管理区的各路女将们的热烈响应,广大妇女已掀起了一个学“七仙女”超“七仙女”的竞赛运动。
万春公社劳力巧安排分批播良种
据四川日报消息 四川省温江县万春人民公社,最近根据大小春生长季节,及早安排好了分批收割小春和分批栽插大春的计划,使各个生产环节紧密相连,有次序地进行。这样做,既解决了劳力打挤问题,又保证不误农时。
万春公社今年的小春作物普遍实行了高度密植,将要种植的八万亩水稻也要推行密植,用工量将显著增多,为了解决劳力紧张问题,社里除正在大造小麦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工具外,还决定从合理安排大小春收栽农活上来调剂劳力。经过社干部的讨论,公社党委根据群众意见,决定按各种作物的收割和栽插季节,计算出衔接时间,然后安排劳力,分批播种,分批栽插。确定基本上分三批播完种。
为了切实保证实现三批播种计划,全社各个大队都把田块管理责任分配到人,管理人将严格按照各批播种的规定,检查验收整地质量、施肥数量、播种时间和播种规格。
双星大队战胜风雨保全秧苗
据福建日报消息 福建省晋江县苏厝公社双星大队人人出力献计,战胜了二十多天冷风雨和冷热剧变的坏气候,保护全队一千七百多亩秧苗和直播田的秧苗生长茁壮,为早稻密植育足了壮秧。
双星大队为了实现早稻亩产一千五百斤的规划,比去年提前一个季节,在2月16日就开始播种,目前已完成七百多亩秧田播种和一千亩水直播任务。但自播种以来一直春雨绵绵,冷热多变。大队党支部根据这些情况,召开了干部会、老农座谈会和群众大会,号召人人献计,培育壮秧,同时召开现场会议,动员群众护好秧苗。社员们响应党支部的号召,千方百计培育壮秧。
由于有了群众贡献出来的许多好经验,加上干部党团员们不分昼夜地带头奋战田间,终于使双星大队的一千七百多亩秧田和直播田,安全度过了二十多天恶劣气候。现在第一批播种的秧苗已长到三寸多长,最近就可插秧。第二三批播种的秧苗也已抽青扎根,根株茁壮,丘丘茂密翠绿。(附图片)
湖北黄陂县横店公社民生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罗华清(左一)与社员们一道,采用秧棚温床育苗。     新华社记者 曲一凡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