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阅读
  • 0回复

年年有创造 月月有革新——记天津化工厂先进生产者刘宝忠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1-04
第12版()
专栏:

年年有创造 月月有革新
——记天津化工厂先进生产者刘宝忠的事迹
10月27日,刘宝忠在全国群英大会上发言,谈到了他创造的“螺旋捕集器”,引起了许多代表的浓厚兴趣。这两天,哈尔滨、沈阳、大连和广东的代表都找他学习这个从烟囱中大量回收煤炭颗粒的经验,抚顺的代表更把这个经验定为在大会期间要取回去的一部大“经”。十年来刘宝忠提出的革新建议,重大的就有六十多项,“螺旋捕集器”就是他今年的一件重大创造。
刘宝忠现在是天津化工厂动力车间主任。他在解放后的十年中,年年有创造、月月有革新,连续十年当选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他是河北全省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最鲜艳的旗帜。他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使他成了吸引全省职工学习的标兵。
工厂就是家
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刚刚闭幕,正在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刘宝忠接到了一张“五一”观礼请帖。他看了以后,想了一想,匆匆忙忙地找到了有关的负责人说:“今年的‘五一’观礼我不能参加了。”
“有什么要紧的事?连观礼都不参加了?”负责人带着笑容问刘宝忠。
“厂里生产上还有些问题,我得赶紧去看看。”他回答说。
刘宝忠请了假以后,搭上京山线的火车赶回了汉沽。一下车,他顾不得回家,就直奔工 厂动力车间,问工人缴锡良:“水银整流器的线路全部改好了没有?”缴锡良回答说:“改好了。”
刘宝忠才放心地从车间出来,转到了办公室。车间干部一见他,惊异地问道:“怎么这回不观礼就回来,人家要参加还不行呢!”他笑笑说:“参加观礼当然好,可是,我心里老惦记着水银整流器。把线路改好,早投入生产一天,就多增加一些烧碱的产量。”
刘宝忠这种以生产为重,对集体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在工厂职工中早就传开了。工厂工人都说:“厂里生产那儿有困难,那儿就见到刘宝忠,工厂就是他的家。”比如,他见到锅炉房运煤上楼,要用人工一铲铲往煤斗里送,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高。他就和工人一起研究,把人工运煤改成了机械化。又比如,由于水源不足,工厂每天差一千多吨水,严重威胁着生产计划的完成。刘宝忠就想:“我是个电工,水的问题不在行,可是它影响了生产,就得解决它。”他和工人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扩大河水量、加高水池,终于扭转了用水紧张的局面。
这种对生产的高度责任感,使刘宝忠敢想敢干,永远不满足现状。拿他的话来说:“只要对生产有好处,我就要不断地改变它,一直坚持到底。”在今年的跃进高潮中,工厂里原有电力设备的负荷已满,生产进一步跃进有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增添水银整流器。但是,这种设备过去都是进口,一时买不到。他想:“进口的没有,咱们就自己干,不能眼看着生产上不去呀!”这时,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说:“这样的设备,咱们做不了,做也是白费劲。”虽然有这类风言风语在流传,但是党组织却支持了他,让他大胆干。这样,就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增加了他战胜困难的力量。他在检修现有水银整流器的时候,记住了它的构造;虽然文化程度很低,他还是艰难地翻阅有关水银整流器的书籍,看不懂的地方就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直到懂了为止。就这样,一步一步,克服了许多困难,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终于综合采用苏联和匈牙利水银整流器的优点,试制成了水银整流器,在5月份投入了生产,质量还完全符合要求。
天下无难事
对集体事业高度的责任感,给了刘宝忠以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钻研精神。这是他征服困难的钥匙。
刘宝忠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刻苦钻研的精神,从他和大家一道创造“螺旋捕集器”上,就表现出来了。过去,天津化工厂的烟囱,每天要吐出无数的煤灰,像“黑雪”一样变成浓烟飘扬到厂内外,地上就积起一层。怎样消除这些“黑雪”呢?天津化工厂发动工人和技术人员,翻阅了好多技术资料,开了好多次专门的会议,可是一直得不到解决。
有一次在一个会议召开以前,工厂党委书记把刮到屋里的“黑雪”收了一捧,笑着对刘宝忠说:“老刘,这个问题你可得和工人一道想办法解决。”刘宝忠听了这句话深深感到党对自己的信任,心里想烟囱冒“黑雪”是我们动力车间的责任,于是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从这个会议召开过的第二天起,车间办公室里就很少见到刘宝忠了。他每天出现在烟道的周围,长期的观察,他积累了好多“黑雪”飞散的规律。他发现在烟道转弯的地方,浓烟旋转着冒出去总要留下一点“黑雪”。他就想“黑雪”旋转着冒出去受到的阻力大,留下的就多,何不加大这种阻力,把烟道改成螺旋形的呢?有一次,为了彻底探索“黑雪”的奥秘,他冒着弥漫的浓烟钻进了烟道,顾不得一股股向他袭来的浓烟,不停地摸啊、看啊,忽然发现在烟道的下部有一个小洞,从这个洞里冒出的“黑雪”非常多。他突然想到这个小洞空气流通得快,“黑雪”就冒得多,如果让烟道里的空气流通得再慢一些,“黑雪”也许会被阻挡住。他融合了这些想法,和车间工人们共同研究出一种捕集“黑雪”的设备,向党委作了汇报。党委支持了他们的改进意见。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苦战,经历了七次失败,一台土制“螺旋捕集器”诞生了,“黑雪”终于被制服了。从此,职工上下班不再迷眼,而且每天还可以收回三四吨煤炭颗粒,这也是很大的节约。
依靠群众力量无穷
“靠个人的聪明、才能,总是有限的,靠群众才是无限的。”刘宝忠不但自己深钻苦研,而且经常记着党的教导:戒骄戒躁、依靠群众,在大搞技术革新中,要和群众一起,向群众学习,注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过去动力车间的用电力率低,达不到电业局给工厂规定的用电力率指标,经常被罚款,影响成本计划的完成。刘宝忠召开了“诸葛亮会”,把自己提高力率的想法谈了一谈,要求大家动脑筋来解决。当时,有的人提出力率低,可以安装电容器,可是有的人不同意,因为电容器订货一时到不了,还要花几十万块钱。后来工人和技术人员王克正、张嵩兰提出开动变流机的建议。刘宝忠立即支持这个建议,他说:
“设备不用大变动,可以先试一下。”他马上找到厂长,得到批准后,第二天,他就和工人一起改装了变流机的线路,用电力率就从85%提高到90%,由过去经常被罚款,变成受到电业局的奖励。
刘宝忠的技术经验虽然丰富,但是他为了提一个改进建议,还是常常虚心向群众求教。他们车间在水银整流器检修后刚使用的时候,一送电就容易发生故障。他想了好久,没有找出好办法,于是他就请教技术人员和工人,为什么会发生送电故障。工人说:“因为整流桶温度低。”找出了原因,他又和技术人员一起商量,一起想出办法来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十年如一日
刘宝忠已经四十七岁了,他从十六岁开始当学徒,到今年已经是三十一年工龄的老工人了。在旧社会,他受尽了苦楚,过着血泪的生活。新社会提高了他的政治地位和生活。从他的切身体会中,他热爱党、热爱新社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有着坚定的信心。解放后党又不断地对他进行教育,使他懂得了许多真理,阶级觉悟越来越高。由于他的觉悟不断提高,1952年入了党,后来又被选为工厂党委委员。现在,每当谈到他自己的革新建议的时候,他总是说:“没有党,我就没有一切。在旧社会我也有不少经验,可是,我为什么没有创造呢?”
刘宝忠十年以来,年年有创造,月月有革新。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十年来他提出和实现的比较重大的革新建议就有六十多件,给国家直接间接创造的财富近千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