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江西大力加强薄弱环节 保证实现更好更全面的跃进 穷队赶富队 山区赶平原 低产赶高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24
第1版()
专栏:

江西大力加强薄弱环节 保证实现更好更全面的跃进
穷队赶富队 山区赶平原 低产赶高产
三万干部下放穷队和偏僻山区,十多万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重点抓低产社、队
河南小麦低产区人民公社立下雄心大志,力争高产丰收改变低产面貌
新华社南昌23日电 江西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穷队赶富队、山区赶平原、低产赶高产的“三赶”运动。在这个运动中,广大人民公社社员意气风发,干劲冲天,把春季生产不断地推向新高潮。现在,全省穷队各项备耕工作都跨入了先进行列;山区正因地制宜地狠抓早稻增产措施,力争今年粮食赶上平原;各地改造低产田的一百多万社员,正在田间大干特干。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经改造低产田六百万亩,平均每亩田已施底肥五百担以上,赶上或超过了高产田的施肥水平。各地公社还在低产田头建立了牛栏、养猪场五万多个,就地积肥,就地施肥,为低产田高产丰收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为了争取今年农业生产继续跃进,江西各地各级党委根据以粮为纲全面跃进的方针安排今年生产时,都分析了今年的有利形势和薄弱环节。各地党委认为薄弱环节有三:第一是穷队。全省五千一百个穷队,去年已有30%赶上了富队,其余70%的穷队虽然生产面貌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变,但还未赶上富队水平;第二是偏僻山区,这些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差,粮食产量较低,有很大的增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第三是各地与高产田相比,还普遍有低产田存在。各地党委认为,抓紧这三个薄弱环节,力争穷队、山区和低产田的生产或产量,全部赶上富队、平原和高产田,是保证今年继续跃进的重要一着。为此,各地在抓先进、高产地区的同时,开展了“三赶”运动。为了加强这一运动的领导,全省各级党委最近下放了三万名干部到穷队、偏僻山区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各地委、县委和公社党委组织了十多万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重点抓低产社、队。
“三赶”口号提出后,大大鼓舞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干劲。各地都从发动群众、总结经验、挖掘潜力和分析公社化、大跃进以后的有利条件入手,订出跃进指标,迅速掀起了“三赶”高潮。乐安、峡江、婺源、奉新四个县的穷队,根据今年水肥多、生产资金增加等条件,决定采取一季改两季和开荒等办法,扩大早稻种植面积。现在,这些队的早稻田所需良种都已准备就绪,每亩早稻田已经下基肥六百多担。人多田少的南丰县市山公社下阳大队除确定把四百亩单季稻全部改种成双季稻以外,还组织社员突击两天,开垦荒地二十亩,准备立即种上甘蔗等经济作物,并大搞林、粮混作,增种各种杂粮。
要低产田大翻身的低产赶高产的运动,更是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各地成千上万的社员正在突击积肥、造肥、改良土壤,向低产田大举进军。宜春专区各公社组成万个远征队,十万战斗员,大战边远低产田。人们吃在田间、住在田间,披星戴月的苦战。上犹县各公社一万三千多名社员,大干一个月,现在已经在二万一千多亩山坑低产田中,沤制了十七万四千多个肥堆、肥窖,为低产田准备了比去年多几倍的肥料。萍乡县各公社四万多人的专业队,针对低产田的不同土质分别采取深耕、开沟排冷水、挑换客土、增施肥料四大措施,已改造低产田十一万多亩。赣南山区的信丰县,针对当地山高水冷的特点,社社、队队大建石灰窑,在低产田里大量增施暖性的石灰肥。许多地区为了树立低产赶高产的旗帜,还在低产田里建立了高额丰产试验田、试验坂。
各地人民公社在“三赶”运动中,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先进帮后进,高产区帮低产区,开展了人力、物力大协作。许多平原地区的社、队,为了帮助山区社、队解决改变低产面貌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主动与山区社订立了长期劳力协作合同。许多富裕队都把穷队生产上的一些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主动地帮助它们赶上自己。奉新县罗场公社的穷队竹溪大队,由于劳力少,新建的水库迟迟不能完工。全社二十七个大队立即抽调了七百名社员帮助竹溪大队,突击两天把水库建成。南昌县八一公社在“富队帮穷队,一队困难全社支援”的口号下,给春耕生产资金不足的南邓、淡溪等五个穷队,垫出了五万元的生产资金,帮助淡溪大队修理和添置了急需的犁耙等春耕农具四千多件。
新华社郑州23日电 河南小麦低产区的广大人民公社社员立下雄心大志,力争今年小麦高产,改变低产面貌。现在这些地区的麦田,经过入冬以来的精心管理培育,加水加肥,麦苗青葱茂密,棵棵茁壮,长得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好。
河南省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区、盐碱低洼地区和黄河滩区的低产麦田约一千五百万亩。近几年来特别是从1958年大跃进和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随着水利、林业、深翻土地等农业基本建设的发展,这些低产区的面貌已经开始改观,不少地区出现了低产变高产的范例。为了争取今年农业生产继续跃进,中共河南省委指示各地在大抓高产区、丰产方的同时,应狠抓低产区,消灭低产田,力争块块均衡高产,作为贯彻以粮为纲、确保今年小麦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省委指示,各个低产区从去年小麦播种开始,就开展了蓬蓬勃勃的晚茬赶早茬、山区赶平原、远地赶近地、瘦地赶肥地、三类苗赶一类苗的竞赛运动。
因地制宜,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是低产区力争高产的一项主要办法。在丘陵山区,都大搞引水上岗、开辟水源和架设空中索道解决运肥的困难。盐碱低洼地区从去冬以来就开展了以大搞河网化为中心的水利建设运动,并且进行了压碱、洗碱和改良土壤等工作。豫东黄河故道的民权县,在过去一望无边的沙荒地里,大搞挖渠等农田基本建设。现在,这些地里渠道纵横,能排能灌,去秋第一次种下的小麦长得十分旺盛,荒沙开始变为良田。
“哪里低产就在那里建立丰产方”,是低产地区群众决心摘掉低产帽子的豪迈口号。现在,这一口号已经变成实际行动,中共南乐县委分别选择了两合土、青沙地、淤地和盐碱地四种土质不同的地区,建立了四个小麦丰产方,并由县委四个书记分工负责领导,决心创造出高产丰收的经验,指导全县低产赶高产的运动。
县与县交界的地区是过去生产领导最薄弱的环节。在今年小麦低产赶高产运动中,各地都对这类地区加强了领导。南阳、方城两县交界地区,历年小麦亩产量只有一百多斤。去年种麦时,中共南阳地委在这两个县交界地区建立了一个百万亩丰产方,成立了丰产方指挥部,领导两县丰产方内的社、队把一百零七万亩麦田全部深翻八寸到一尺,每亩施足底肥二十多车,并且全面开展以改造洼地为中心的水利建设运动,大建水库和渠道,实现了排灌系统化,运肥车子化。现在,当地一百零七万亩小麦的麦苗普遍生长良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