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紧紧抓住农时迅速加强粮食生产战线 后子河公社增调千余劳力到田间 诸暨县推广齐一生产队经验,全县集中80%劳力管好晚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0
第1版()
专栏:

紧紧抓住农时迅速加强粮食生产战线
后子河公社增调千余劳力到田间
诸暨县推广齐一生产队经验,全县集中80%劳力管好晚稻
本报西宁19日电 青海省西宁市郊区后子河公社全面合理安排劳力,加强农业战线。最近,公社根据社办工业、副业等在农闲多办,农忙少办的原则,从社办工业以及副业和食堂等服务事业方面共抽出一千二百多人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使全社投入农业的劳动力达到全部劳力的82%,有力地加强了当前的田间生产。
后子河公社共有三十一个生产队,一万零八百八十九个劳动力。在这以前,全社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力七千九百四十多人,占总劳力的73%;社办企业有五百人,占总劳力的4.6%;副业生产有五百人,占4.6%;生活福利事业一千二百一十九人,占11.2%;牲畜饲养七百一十八人,占6.6%。非直接参加农业的劳动力共占总劳力的27%。这个比例,在往年或农闲季节还是比较合适的,但是今年,后子河公社为了加快发展粮食生产,大量开垦荒地,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五万多亩,其中仅粮食作物就扩大了二万九千多亩。按去年平均每个劳动力担负的粮食作物面积计算,需要增加五千八百个劳动力,而当前一方面要抢收夏田,另方面还要加强早田后期田间管理和晚田的田间管理,以及为明年生产作准备等,因此,增加农业劳力就十分需要。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公社党委经过分析研究,认为除了大搞工具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必须从社办工业等方面挖掘劳动潜力,充实与加强农业战线。党委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干部和群众讨论,并向社员讲农业形势,摆劳力使用情况,统一了思想认识,然后对全社劳动力进行了全面调整和安排。对社办工业,除农具修配、化肥等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工厂保证正常生产,并且大闹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外,其余与当前农业生产关系不大,农闲时可以多办、农忙时可以停办的工厂,如砖瓦厂、被服厂等暂时停办;把从事副业生产的劳动力、牲畜、车辆尽可能调出来用于田间生产;对非直接参加农业生产的服务人员,也作了调整,把一些强劳动力调到农业第一线。采取了这些措施以后,共腾出劳动力一千二百多人。目前,投入田间生产的劳动力已占到全社劳动力总数的82%。
大批劳动力投入农业战线以后,各生产队对这批新的生力军进行了妥善安排,由生产队统一调配,因此,大大加快了收割进度。全公社由原来每天收割七百亩,迅速增加到一千五百多亩。到14日,这个公社三十一个生产队中已有十三个队的夏田作物收割完毕。同时,由于劳力增多,各生产队还采取了边收割、边翻槎、边复种的办法,目前,已翻槎地一千八百多亩,复种秋菜一千六百多亩。
本报讯 据浙江日报消息:中共诸暨县委帮助公社、大队、生产队与各行各业调出尽可能多的劳力,用于当前的粮食生产。全县人人为晚稻超早稻着想,事事为全年超计划打算,已有70%以上的党团员与领导骨干集中到农业生产方面来,并调集了80%以上的劳力投入晚稻田间管理。由于领导集中、劳力集中,农业生产搞得越来越好。全县五十多万亩晚稻中已有十六万多亩完成头遍耘田,十三万多亩施追肥一次。
为了踏踏实实地进一步抓好农业,中共诸暨县委于8月上旬在枫桥公社齐一生产队认真总结了这个队晚稻管理的基本经验。这个生产队的党支部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提出了早追肥、早耘田,力争晚稻超早稻的口号,党支部正副书记与队长八人,有七人到小队加强具体领导,集中了85%的劳力转到田间管理方面来。采取这些措施以后,全队到8月11日就耘完了头遍田,积肥、沤肥四千多担,每亩晚稻平均追施标准肥五担。因为田间管理工作抓得早,晚稻返青发棵也早,全队一千零二十多亩晚稻已经有九百多亩转青发棵。
县委及时推广了齐一生产队的经验,并且在干部和群众中深入地进行大力加强农业战线、特别是粮食生产战线的思想教育。
在思想发动的基础上,县委首先确定夏收夏种的原班人马投入田间管理,并且调整领导力量,派出了二十二个县委委员,分别到公社、生产队加强具体领导。公社、大队也有80%以上的干部到生产队和小队帮助工作。全县五千四百多名生产队主要骨干,也有四千一百余名下到小队。各公社还根据农闲多办、农忙少办的原则,从社办工业中抽调了三千多人加强农业主攻战线。全县原有二万九千多名后勤人员,采取合理调整以及革新炊具、提高工效等办法,抽出一万一千多人到小队参加粮食生产。此外,各地还把辅助劳力普遍动员起来,根据他们的专长和体力情况安排了适当的工作。这样,全县参加田间管理的人员就增加了二万九千多人。劳力集中以后,全县共组成了四千八百多个积肥小组、九百多个灌水小组和一千二百多个治虫专业队,全面加强田间培育管理。如枫桥公社友谊生产队领导、劳力集中后,把责任落实到小队、小组,指标到丘,实行定人、定田、定任务、定工分、定奖励的办法,积肥工效从每人每天七百斤提高到一千斤。全县耘田、施肥、除虫日进度达到七万余亩。耘田做到了早耘、细耘、精耘,施肥做到了随积随施,并且在耘田的同时,全面地进行了补苗、扶苗、保证苗全苗旺。(附图片)
广东花县新华公社社员在抢插完晚稻以后,立即加强田间管理,做到管早、管好。图为社员在追肥。
新华社记者 郭伟祺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