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有“底”有“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19
第8版()
专栏:

有“底”有“数” 徐家常
群众称我们的基层干部是“好当家人”,这是一个光荣的称号。“当家人”嘛,不止要有一颗赤诚的为人民服务的“红心”,也要有一个清楚的智慧的头脑,管里管外,出谋划策,善于计算,对自己当的“家”心里有
“底”有“数”。
最近我见了这样一个心中有数的人,这人就是河北省吴桥县最早试行“二五”制的张寿凯同志,他原是吴桥县城关公社党委第一书记。他对公社的家底一清二楚,了如指掌。据说社里的会计和统计员们,往往被他问个张口结舌。他平常很注意各种数字的调查研究,他不只是把数字记在本本上,而且记在心头上,一说话就铁证如山,摆出一堆数目字。今年夏收估产,张朝寺管理区汇报预计亩产产量,张寿凯同志说他们估的少,摆理摆据,把这个管理区南部、北部、西部三大片麦子情况摆一遍,哪个队上的哪块麦子长的怎么样,有多少亩,苗稀苗密,能产多少斤,直说的与会人点头称是。果然,收获的结果每亩实产量超出了管理区的估产量。社员夸张寿凯同志“记性大”,是“铁算盘”;他们说:“张书记的话,是从算盘缝里响出来的,根底深,句句准,为社盘算的周到,真是咱社员的好当家人。”
但是,我也见过个别无视对实际情况调查研究的同志,他说:“要‘政治’我这里有,要数字,那是琐事,去找会计、统计员!”这话错了,固然会计员、统计员是掌握数字的人,但是,一个领导者对必要的数字心中无数,正说明对实际情况的不摸“底”,工作的不深入,不细致。不摸家底,心中无“数”,当家主事做领导是不成的。斯大林就曾尖锐地讽刺过那些爱说废话的领导人,说他们会把任何一件活的事情都沉没到滔滔不断的废话里去,不能担任实际的领导工作。我们的领导工作必须建立在对具体情况的调查研究上。还是以张寿凯同志为例,他参加劳动的时候记日记,日记上记录和统计了很多生产队、管理区干部参加劳动的数字,当他从数字比例上发现会议太多,学习太少,劳动太少,甚至有的干部一月当中开二十天的会时,他就感到问题严重,就逐步想出了执行“二五”制的领导方法,正确地安排了干部劳动、学习和开会的时间。请看,由于张寿凯同志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从数字里发现了多么大的“政治”!
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第一线,是我们党一贯提倡和坚持的工作作风。身在第一线,当然比老坐办公室好;但到了第一线,也还不等于已经深入。这里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如果对基层的实际情况无底无数,是算不得真正深入第一线,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实际工作需要的是真刀真枪,掺不得半点虚假;实际工作需要的是革命的实干家,而不是空头的政治家。要推动工作,必须摸“底”,做到心中有数。这就一定要使我们的工作作风深入又深入,细致又细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