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从全面增产着眼运用历年经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安徽秋播地尽其力物尽其用 茬口品种土地巧作安排,肥料种籽合理使用,保证种得多种得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0-20
第1版()
专栏:

从全面增产着眼运用历年经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安徽秋播地尽其力物尽其用
茬口品种土地巧作安排,肥料种籽合理使用,保证种得多种得好
本报合肥19日电 安徽省在今年秋种中,总结和运用过去几年的经验,贯彻多种高产多收的方针,针对农作物特性,对茬口、土地巧作安排,对肥料、种子精打细算,使地尽其力,物尽其用,不失时机,在三秋工作中争得了主动,保证了秋种作物能多种、种好。
安徽省广大公社社员,解放以来特别是大跃进以来,在农业生产的斗争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党中央“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下,安徽各地都运用了领导干部、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民“三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总结了这些经验。并且从全面增产着眼,针对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
第一,因土质、因品种种植,合理布局。各地经验证明,油菜、小麦等作物是耐肥的作物,而大麦则是比较耐瘠的作物。在地力差的土地上,它和小麦在同样条件下种植,产量比小麦高得多,反过来,如同时种在肥力强的土地上,产量又比小麦低得多。寿县下塘公社金店大队,去年在肥力强的土地上种植一点四亩大麦和二点三亩小麦,在同样管理条件下,结果大麦亩产量一百八十五斤,小麦亩产量却达二百八十七斤。因之,今年安徽的许多公社,通过对土壤地块调查,都十分重视作物的因土、因种合理布局。全椒县南屏公社老观陈生产队,今年秋种中,就把三百四十亩土质较肥、排水较好的土地,种上了需肥多、生长期较长的“全椒一号”小麦;土质较差的一百七十亩板冲田,种上了耐瘠、生长期短的大麦。寿县下塘公社今年秋种中,为了做到因土种植,把原来安排不当的作物,重新进行调整,共调整四万八千多亩,仅此一项措施,预计明年夏季就可多收粮食二百万斤以上。
第二,多品种搭配,合理安排茬口。秋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期各不相同,有的宜早,有的宜迟。历年经验证明,适时播种,是争取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今年各地在茬口不一、劳力紧张的情况下,如果采取单一品种或品种较少,就容易贻误农时。安徽各地今年以多种早熟作物为中心,采用多品种排开种植的办法,拉长了播种的适时期限。天长县汊涧公社今年总结了十二个播种期先后不同的品种,划分四类,在不同茬口搭配种植,第一种作物的播种适宜期过去了,就采用第二种,第二种播种期过去了,就采用第三种。因此,这个公社的早秋茬,已在9月中下旬种上了“三月黄”等冬性强的早熟麦;中秋茬,在10月初种上了“矮粒多”“和尚头”等小麦;刚刚腾出的中晚秋茬,当前正种“紫秆子”“大红芒”等农家良种;至于晚秋茬,现已安排好种“南大二四一九”等春性强的小麦品种。这样一来,这个秋种的适宜播种期,就比往年拉长了半个月到二十天。去年这个社由于采用单一化品种,晚茬地不能利用,秋种面积只占耕地56%,今年到10月上旬止,全社秋种面积已占耕地69%,并且还在继续播种中。安徽今年为了多种种好油菜,在油菜栽培技术上采取了一项革命性的措施,全省推广了油菜方块育苗移栽办法,大大节约了种籽,节约了劳力、农药等,并使晚茬田的油菜能在秋分寒露期间适时下种。舒城县今年普遍推广了油菜方块育苗办法,现在已完成二千多亩的育苗任务。
第三,提高播种质量,合理密植。今年广大干部和公社社员,对密植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人人都懂得了密植是否合理,不能完全从播种量来看。各种农作物的分枝、分蘖习性各有不同,所以必须根据它们的不同习性确定密植程度;要保证一定的基本苗数和苗匀苗壮,也不在种子多,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种子量的条件下,讲究种植方法和播种的质量。根据过去的经验,安徽今年在贯彻合理密植上,以保证小麦基本苗二十万株为标准,采取了“科学选种,适时早播,精细整地,药剂拌种,拌肥下种,深播浅盖,下种均匀”等办法,控制用种量在十四斤到十八斤之间,使苗全苗旺,既节约了用种,又达到合理密植的要求。宿县三八公社东关大队已播的一千九百亩小麦,都按照以上标准播种,再加上待播的四百亩,合计不过用种三万八千二百多斤。这样,这个大队比去年多种二百亩,种子却少用一万四千六百斤。经验查,已播的小麦有一半苗已出土,基本苗数一般达到二十一万株以上,有的达到二十四万五千株。
第四,精打细算,经济施肥。各地经过总结分析,知道农作物对肥料的要求,是因品种、因时、因地而不同的。同时,由于各地优质肥料还不充裕,所以各地都根据作物的生长规律和习性,做到经济施肥,把肥料用在刀口上。比如小麦是“胎里富”的庄稼,各地就注意施足基肥;蚕豆、豌豆作物生有根瘤,能起固氮作用,只要用灰盖种,促使早生根瘤,就能多固定氮肥供应生长需要。在施肥时机上,“麦浇芽子菜浇花”,小麦苗期多浇水粪;在施肥方法上,“上粪一大片,不如一条线”,肥料施得集中,更有利于作物根部吸收。舒城县根据小麦“胎里富”的特点,实行了“三肥下种”(种前垫底肥、种时浇水肥、种后盖土肥)、“集中沟施”的方法,既经济用肥,又能满足小麦苗期的生长需要。根据试验,在同样条件下,仅因施肥方法不同,采用“三肥下种、集中沟施”,就可增产近30%,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算,劳力、肥料都有很大节省。今年舒城县在小麦播种中,普遍采用“集中沟施”的用肥方法,大面积丰产田采用“三肥下种”,一般田也做到“两肥下种”,大大提高了播种质量。此外,由于掌握了各种作物的特性,安徽省今年还大面积地推行了豌豆小麦混种的办法,利用豆类作物根瘤固氮的作用,以收到省肥增产的效果。
安徽省各地采取以上各项措施,在秋种工作中,已明显地看到了它的好处:(1)既能播种适时,又花劳力较少;(2)既种好了肥田,又种好瘠地;(3)既合理密植,又节约了用种;(4)既争取平衡增产,又经济施肥。由于秋种掌握了茬口季节,因地、因品种播种,实行了高标准,高规格的种植,这样使秋种在“种得好”方面达到了要求。同时,由于劳力安排得当,肥料种籽有了节约,又保证了秋种面积扩大后劳力物力的需要,使秋种能够“种得多”。到10月中旬,安徽全省已种粮食作物八百万亩,油菜一百四十七万亩,另有两万三千亩进行了方块育苗,绿肥也种了一百二十万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