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把技术革命运动中的各种创造配套推广 大冶钢厂用新技术提高脱硫率 平炉冶炼时间缩短,转炉铁耗下降,钢产量逐月上升,质量有很大提高 昆明钢铁公司炼钢厂第二车间实行三次脱硫法,用高硫铁炼出合格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0-21
第1版()
专栏:

把技术革命运动中的各种创造配套推广
大冶钢厂用新技术提高脱硫率
平炉冶炼时间缩短,转炉铁耗下降,钢产量逐月上升,质量有很大提高
昆明钢铁公司炼钢厂第二车间实行三次脱硫法,用高硫铁炼出合格钢
本报武汉20日电 大冶钢厂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广泛应用消灭硫磺的新技术和新经验,生产实现全面跃进。全厂9月份钢的平均日产水平比8月份提高了20.23%,10月上半月又比9月同期提高了28.85%;钢的质量和按品种出钢率也都有很大提高。
生铁含硫高是大冶钢厂第二季度以来生产上的一个重大关键。全厂职工在厂党委领导之下,也曾创造了许多灭硫的新技术和新经验,对提高脱硫效率、实现优质高产多品种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这些新技术和新经验以前还不够系统不够完善,也没有在全厂范围内广泛地采用。8月份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以后,全厂成立了新技术新经验整理、推广办公室,广泛地采取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办法,将前段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灭硫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和新经验,进行总结、鉴定、补充和配套,使之更加完善和系统化,并在全厂大力推广。他们总结了化铁炉工人所采取的大渣量、高碱度、全风足压等十三条新技术,并纳入生产操作规程,使脱硫效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70%左右。平炉工人在总结前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和补充了高温补炉、高温进料、高温熔化、高温出钢等十一条操作要点,大力推广了大量造渣、提前放渣的新经验,不仅提高了脱硫效率,而且大大地缩短了冶炼时间。9月份全厂平炉平均每炉钢的冶炼时间比8月份大大缩短,10月上旬又比9月份缩短了五十多分钟。转炉工人推广了本厂和外厂的先进操作经验以后,转炉钢的产量、质量也都有提高。每吨钢的生铁消耗降低了一百零一公斤。在这同时,这个厂还对有关消灭硫的设备进行了根本性的技术改造。他们以化铁炉为重点,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为化铁炉安装了八台高压鼓风机,将全厂八座化铁炉,普遍由酸性、中性改成了碱性,改进了化铁炉风眼,大大地提高了化铁炉的脱硫效率和熔化率,为平炉、转炉缩短冶炼时间实现优质高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巩固、推广和提高已有革新成果中,各级领导干部普遍深入第一线,抓思想,抓关键。第一炼钢部党总支书记深入化铁炉,和工人个别谈心,发现部分工人对化铁炉由酸性改为碱性有种种思想顾虑,有的怕碱性化铁炉寿命短、产量低,有的怕不好操作,原料和砌炉工人怕工作量大,原料和砌炉供应跟不上等等。针对这些思想问题,党组织提出应该把硫磺消灭在哪里,化铁炉怎样更有效地消灭硫磺等问题,组织大家辩论、分析、比较。通过讨论使大家认识到:在平炉内去掉0.1%的硫磺需要两个小时,而在化铁炉内只需十多分钟,因此,要缩短平炉的冶炼时间,必须把绝大部分的硫磺消灭在化铁炉内,而提高化铁炉的脱硫效率,又必须将化铁炉由酸性改为碱性的。他们又以三号化铁炉为重点,将这座化铁炉由中性改为碱性。结果,这座化铁炉在改造后的第一个周期中,脱硫效率就由过去的30%提高到70%,最高达到92%。熔化率由过去每小时八吨提高到十一吨,炉龄也比过去延长了将近一倍。这样,就进一步解除了人们怕改为碱性化铁炉的种种顾虑,从而全厂化铁炉很快都由酸性改成了碱性。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后,还踏踏实实地解决了不少生产中的具体问题。
为了使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成果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个厂还发动群众大搞技术表演赛,使技术革新成果的总结巩固、提高工作同劳动竞赛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本报昆明20日电 昆明钢铁公司炼钢厂第二车间采取各种措施狠抓转炉钢质量,获得了既增产钢又节约生铁的全面胜利。全车间第三季度钢的平均合格率达97%。由于提高了质量,不仅大大增加了合格钢的产量,每吨钢的生铁消耗量也比第二季度减少了两百多公斤。
第二炼钢车间是去年投入生产的新车间。今年第二季度由于炼钢所用生铁含硫量提高,一度出现废品率高、生铁消耗多的情况。为了突破这一关键,当时,中共云南省委工作团和昆明钢铁公司、炼钢厂的领导干部都深入到这个车间,一边在炉前亲自操作、观察,一边同工人研究产生废品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废品多的主要原因是“病从口入”。原来用酸性转炉炼钢主要依靠在化铁炉中配料,而这个车间的化铁炉执行配料制度并不严格,来啥吃啥,因此钢的质量忽而好忽而坏。找出这个薄弱环节以后,他们又同工人一起研究防止办法,根据老工人的意见和参照外地的经验,实行了“三次脱硫”的办法,即一次在化铁炉内加石灰石脱硫,二次在铁水包里加苏打脱硫,三次等转炉出钢后,在钢包中加石灰石或苏打脱硫。试验结果,这样可以脱硫30%到40%,用含硫高达0.2%的生铁也炼成了合格钢。
工厂领导总结了这一经验以后,立即帮助车间党总支和各大班支部,在职工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鼓起了全体职工的革命雄心壮志,大家出谋献策,决心要让坏铁炼出好钢。各大班首先抓住了化铁炉这个关键,由支部书记和值班主任亲自把守化铁炉,帮助配料人员严格执行配料制度。其次,三班工人都统一了操作,建立了岗位责任制。过去人人可以摇炉,现在固定了专人摇炉,生产由炉司统一指挥。第三,进一步加强了交接班制度和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各大班的支部书记和值班主任,在上班以前都先到生铁供应站去,了解生铁的数量和质量,再到化铁炉上了解上一班脱硫的情况,然后再到转炉上了解上班的吹炼情况。上班时就根据这些情况,部署生产,及时采取措施;下班时也主动把情况交代给接班的,使每个班都作到了知己知彼,心中有数。第四,加强对质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各大班的转炉工段都成立了质量分析研究小组,在操作中发现问题,立即举行炉旁会议,及时研究,采取对策。
在贯彻执行这些措施的过程中,车间党总支组织各大班职工开展了“双百”竞赛(即班产百吨钢,合格率100%)。这个竞赛首先由第二大班发起。7月份这个大班由于贯彻了上述措施,有八天合格率达到100%,结果提前四天完成了国家计划,产量比6月份提高了87%。车间党总支及时总结了第二大班的经验,并在8月份里组织他们进一步提出“双百”条件,向其它两个大班开展竞赛。由于竞赛的目标明确,可比性强,又以大班作为基础,很快就收到了显著效果。8月份全车间钢的合格率提高到98%,产量超过国家计划30%。随着竞赛的深入发展,钢的质量与产量都不断上升,到10月14日止,第三大班已连续吹炼一千二百二十七炉无废品,第一大班也连续吹炼九百五十二炉无废品,第二大班在10月份的前十二天中,有十一天合格率达到100%。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