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1-29
第1版()
专栏:社论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二十年前,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中重申这句话的时候,十分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他说,“现在我们很多同志,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对于中国各个社会阶级的实际情况,没有真正具体的了解,真正好的领导是不会有的。”这些话,当时对我们党的许多干部敲起了警钟,现在我们仍然感到十分亲切。
对待调查研究的态度,是关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世界观的根本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辩证唯物主义者。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是意识的来源;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物质的反映,是存在的反映。尊重客观事实,依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并进而改造世界,这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最起码的态度。恩格斯说过,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不过是对世界的本来面目作如实的了解。不调查研究,不尊重客观事实,这是违反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从这个世界观出发,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最基本的作风,就是理论和实践统一的作风。对实际事物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调查,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对已有的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是理论和实践统一的作风,也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与此相反,对实际事物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这是主观主义的作风,也是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他还说过,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竭力企图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作为我们政策基础的那些事实。
对待调查研究的态度,是一个关系革命事业的成败的大问题。我国人民大革命的胜利,固然有许多因素,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了党在各个革命时期的正确的战略和策略,给全国人民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正确的方法。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就必须熟悉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怎样才能熟悉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呢?这就需要调查研究,需要对中国国内外的情况、对中国各社会阶级的情况、对敌我友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列宁说,“只有客观地考察某个社会中一切阶级的所有相互关系,因而也考察该社会发展的客观阶段,考察该社会和其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先进阶级才能以此为根据制定出正确的策略。”
(《卡尔·马克思》)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是给我们作出了杰出的榜样。毛泽东同志一贯地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他自己曾经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他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革命的每个阶段的具体情况,提出正确的路线和一整套的政策方针,引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一步一步地前进,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毛泽东同志的作法相反,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一切右倾机会主义者和“左”倾机会主义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不重视调查研究,都没有正确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都没有正确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因而犯了路线的错误,曾经给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制订正确的路线、政策、方针,需要以经过调查研究的基本事实作为依据。同样,在执行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时候,在日常的领导工作中,在办一切事情的时候,也要以经过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作为立脚点。毛泽东同志说过,“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
(《改造我们的学习》)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方法就是进行调查研究,改造世界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地执行党的政策。对领导机关来说,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是实行正确领导的前提。
情况要明,决心要大,方法要对——这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基本条件。这里先决的条件是情况要明。只有情况明,才能决心大,才能方法对。做任何一件工作,都要有正确的部署。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密的调查研究。情况不明,不是下错了决心,就是办起事来决心不大,不是方法错误,就是方法不完全对头,其结果必然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损害。因此,重视实际情况,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不仅是党的领导机关的责任,而且是党的所有工作人员、所有党员和所有革命干部的责任。毛泽东同志说,“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目前,我们正在从事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把我们这样一个有六亿多人口的大国,从经济上和文化上落后的国家,改造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十分光荣也十分艰巨的事业。我们感到庆幸的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大法宝,给全国人民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前进。但是,我们懂得,对于我们来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毕竟是一桩新的事业。要熟识、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包括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规律,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还需要时间。正如同学会革命斗争一样,建设工作也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这是因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只能逐步深入,主观只能逐步接近客观;而且客观事物又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必须不断地了解它、认识它。特别是三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我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怎样掌握这些新的情况,怎样解决这些新的问题,怎样把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呢?首先就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首先就是说,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地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中央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各地委、县委,各部队党委,分别到基层中去,到公社、生产队、工厂、学校、商店、连队去,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的典型不必太多。可以选择一两个或两三个有代表性的基层单位,用解剖麻雀的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详细的调查。调查的方法,最好是同那里的党支部书记、生产队的干部、老工人、老农和各种有代表性的人物开调查会,从他们那里取得最基本的情况和最起码的知识。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中说:“要做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这就是说,要把基层工作的同志,普通工人和农民、店员、教员、学生、士兵看作是如同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可敬爱的先生”,在他们面前甘当小学生。这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一个起码的条件。
我们相信,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我们党这种一贯的优良作风永远保持下去和发扬光大,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伟大的胜利。记得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陕甘宁边区的延安县的同志们曾经因为注意调查研究和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赞扬。毛泽东同志是这样说的:
“延安同志们没有一件事不是实事求是的。他们对于他们所领导的延安全县人民群众的情绪、要求及各种具体情况是充分了解的,他们完全和群众打成一片,他们有很好的调查研究工作,因而他们就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群众的艺术,他们完全没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与党八股。这种情形,对于那些处理问题不根据群众要求而根据主观想像的主观主义者,对于那些完全不作调查研究,工作三年五载,下情一点不知的官僚主义者,又是怎么样呢?岂不又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么!我们希望全边区的同志都有延安同志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工作态度,这样的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的调查研究工作,因而也学会领导群众克服困难的马克思主义的艺术,使我们的工作无往而不胜利。”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话,今天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