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阅读
  • 0回复

十月生产队全体社员意气风发闹春耕的关键何在? 政策、计划、措施落地生根 党支部书记饶兴礼又细又深地做了一系列思想组织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3-15
第1版()
专栏:

十月生产队全体社员意气风发闹春耕的关键何在?
政策、计划、措施落地生根
党支部书记饶兴礼又细又深地做了一系列思想组织工作
本报讯 今年的生产计划、三包分配方案和技术措施全部落实在群众思想中,是湖北省浠水县十月人民公社十月生产队意气风发大闹春耕的关键所在。最近,这个队的春播底肥已备好76%,其中九百亩早稻田的底肥全部办足;一百一十亩秧田都已三耕三耙。社员们高兴地唱道:“新春犹如二月天,项项活路都提前,计划落实胸有数,做起活来干劲添。”
坚持放手发动群众订生产计划
这个队今年制订生产计划,采取了自上而下提要求同自下而上订计划相结合的办法。一开始,有些干部认为放手让群众来订计划,指标会越订越低。但是党支部书记饶兴礼和一部分干部坚持要放手让群众来订计划,认为只有这样,计划才能真正落实。饶兴礼连续走访了小队干部和社员,和他们共同商量怎样制订“三包”方案和确定全年生产计划等问题。他一边说服干部,一边动员群众,帮助各小队陆续确定了“三包”方案。根据各个小队的“三包”方案,十月队综合制订了全队的生产计划。接着,各个小队又讨论出“超包产”方案,指标都超过了生产队的计划指标。社员们对于实现这个计划满怀信心。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并增
生产计划订出后,全队就因地制宜具体地安排作物面积。起初,有些小队只注意安排粮食作物,不愿意安排油料、甘蔗等经济作物。部分生产队干部因此对由小队社员安排作物计划的做法,觉得有问题,认为还不如派任务好。以饶兴礼为首的一部分干部坚持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他们深入地调查研究了这个问题,发现有些社员不愿多种经济作物,是由于政策的某些方面没有很好贯彻。因此,他们一方面对群众进行国家观念和整体观念的教育,把“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生产方针交给群众讨论;一方面坚决贯彻了政策,适当调整了价格。这样一来,激发了群众全面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全生产队作物面积的安排就落实了,粮食作物面积扩大了,经济作物面积也扩大了。如油料作物就由去年的一百五十亩,扩大为一百八十二亩,甘蔗由去年的七十亩,扩大为一百六十亩。划清了积极领导和消极保守界限
作物面积安排好了,用什么样的技术措施来保证计划的实现呢?一部分干部认为既然要发扬民主、因地制宜,就可以不去管了,反正种田群众自己会种。有些人认为单产已经不可能再提高了。群众中也有少数人否定技术改革的成绩。针对这些情况,饶兴礼和十月队的干部们,一方面在干部和群众中划清积极领导和强迫命令的界限,批判了放任自流的思想;划清实事求是和消极保守的界限,批判了借口因地制宜、否定技术改革成绩的思想。另一方面深入各个小队,和群众一起具体地总结经验、教训,挖掘增产潜力,逐项研究技术措施。饶兴礼总结了他自己十二亩试验田早翻耕炕土,因而不发生板结和不长杂草的经验。他们又和第一小队的群众总结了去年的增产经验。这个小队去年把秧田选择在背北向阳、地势较高、不易渍水的地方,并集中成片,便于治虫管理,做到没有一亩发生烂秧,这是获得全队早稻最高产量重要条件之一,这些经验迅速在全队推广。结果,十月队各小队对不同的作物、田块都确定了技术措施,并把责任一直定到社员个人,社员增产信心大为增强。生产定盘收入有底人人干劲高
生产大计定下来了,收入怎么样?生活安排怎么样呢?十月队按照生产计划,计算出了全队的“一年早知道”,作出了分配计划。按照计划,这个队粮食和总收入都将比去年增加,社员的收入也将有很大的增加。生产定了案,收入有了底,社员定了心,人人感到确实有奔头。于是,各个小队掀起了你追我赶大闹超产的竞赛。
(附图片)
意气风发闹春耕
顾乃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