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组织生产队等价交换联防协作疏通水系修整库坝 周坊公社发挥抗灾优越性 四千多亩稻田旱象基本解除后继续蓄水修造提水工具准备长期抗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19
第1版()
专栏:

组织生产队等价交换联防协作疏通水系修整库坝
周坊公社发挥抗灾优越性
四千多亩稻田旱象基本解除后继续蓄水修造提水工具准备长期抗旱
本报讯 据江西日报消息:6月下旬,贵溪县周坊公社有四千多亩稻田脱水,受到干旱威胁,社员们依靠人民公社的威力,仅以几天的时间,就在三条分贯全社、共长七十多华里的小水港上,培修起一百四十多座拦水坝,疏通了二百一十七条大小渠道和水沟,使库水、港水纵横四灌,四千多亩脱水田的干旱基本解除。继第一次抗旱胜利之后,他们又多方增蓄水源,修制和安装提水工具,准备长期抗旱。他们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加高水库坝面、加高田埂和集中山泉、榨水等多种办法,使蓄水量大大增加,延长了灌溉期。同时,三台抽水机正在安装,一千多乘大小水车正在清理修配,以备随时使用。
在这个田多人少的地方,为什么抗旱斗争进行得如此顺利呢?社员们说:因为有了人民公社!社员们从下面几件事深刻体会到人民公社抗灾斗争的优越性。
第一件事是人民公社便于在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下,开展联防协作,集中劳动力,突击疏通水系。6月21日,烈日炎炎,公社党委书记吴长卿走遍了库桥坂,发现八百二十多亩稻田脱水了。他便溯源而上进行查究,发现原来是大禾沅水库的水,一部分因渠道在山洪暴发时被泥沙阻塞,水流不畅;一部分因港道水坝损坏,水源又多流失。他立即找到近处几个大队的负责干部研究,决定上下游采取联合行动,突击修坝挖渠。各大队当即按照受益田亩比例,集中了五百六十多名劳动力,分段包干地干起来。两天中,五座拦水坝培修一新,三十多条大小水渠清理疏通了。水库看水员立即开涵放水,一天一夜,水源纵横流灌二十余里,这八百多亩脱水田马上灌满了水,正在抽穗扬花的早稻如获甘露,生势转旺。处在水源下游的库西二队社员说:若不是这次上下一齐动,协作突击,再过十天,水也进不了我们的田。
第二件事是人民公社便于统一规划水源和灌溉区,使水源多的地方尽可能不浪费水,水源缺的地方尽可能不受旱,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这次,全公社对所有库、塘、圳、坝的各项水源,根据蓄水量多少、水流方向等具体情况,分片划分了灌溉区。港横大队的余家生产队附近,河东水多田少,河西水少田多,这次大队统一规划灌溉区以后,河东河西架起了水枧,把河东流下港的水引到河西缺水田里,解决了河西一百三十多亩田的长年灌溉问题。通过规划,还避免了争水纠纷,增强了各队之间的团结。
第三件事是劳动力少的困难队在抗旱中得到了集体照顾,妥善地解决了抗旱用工的负担问题。古港大队的宋家生产队水库有倒坝危险,但却迟迟未加修整。什么原因呢?公社干部到这个队去了解情况,队干部和社员为难地说:修整这坝需要上千个土石工,可是全队只有十八个劳动力,自己做不了。如果不修,我队五百六十亩田,有三百多亩就要受旱。根据这个情况,公社干部向大队和生产队建议:为了争取时间,需要集中附近几个生产队的劳动力共同完成,用工开支除由宋家队负担外,大队从公积金内拿钱代垫一部分。这样,来协作的队不吃亏,宋家队也免得一时负担过重,影响分配。这个建议得到了大队和宋家生产队的拥护。大队表示马上动员邻队支援。邻近生产队的社员说,我们支援一下宋家队,宋家队增了产,也是全大队的好处。
现在,这个公社的各生产队正在严阵以待,旱到哪里,就运用公社力量抗到哪里,力争较好收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