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阅读
  • 0回复

孟村湾大队总结连年倒茬轮作经验争取明年夏季增产 按照群众意见安排小麦茬口 各生产队制订计划积极准备肥料翻晒种子耕耙土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8-27
第1版()
专栏:

孟村湾大队总结连年倒茬轮作经验争取明年夏季增产
按照群众意见安排小麦茬口
各生产队制订计划积极准备肥料翻晒种子耕耙土地
本报太原26日电 山西介休县北辛武公社孟村湾生产大队,总结连年种植回茬小麦的经验教训,根据群众意见安排茬口,并采取措施促晚秋早熟,以便适时种好回茬小麦。
孟村湾生产大队位于汾河南岸,历年来就有二年三作、三年四作等倒茬轮作习惯。近两年来,因为麦田比例增加过大,难以实行合理轮作,一方面茬口倒不过来,不能不种了许多晚茬麦;另一方面不能合理选择茬口,严重地影响了小麦产量。例如去年回茬麦田面积由1959年的三百二十三亩增加到四百六十亩,打乱了轮作计划,有一百五十亩回茬麦只好种在地力弱、肥料少的谷茬和红薯茬地内;又因谷茬成熟较晚,小麦播种时间也延迟到寒露至霜降之间。加以当时任务大、劳力缺、时间紧,不少麦田只能粗耕一犁,白茬下种。结果今年小麦比去年减产很多。
小麦减产以后,在社员和干部中,有人认为减产是吃了种回茬小麦的亏;甚至有人否定了多年来种回茬小麦的增产经验。为了摸清真正的原因,大队在今年麦收后召开了社员代表会和老农座谈会,专门讨论了“回茬小麦究竟能不能增产”的问题。在讨论中,第一生产队的代表,介绍了他们倒茬轮作的经验。他们队的盐场畔有三十亩地,从1956年起就一直是收了小麦种绿豆,割了绿豆种小麦,这样连续轮作了六年,今年回茬小麦的产量仍然赶上了正茬麦的产量。第二生产队也有一个实例,他们队有四十七亩回茬小麦的产量也与正茬麦差不多,主要原因是茬口选得好,种回茬小麦的地,去年都是瓜菜茬。瓜菜地一般底肥足,而且瓜菜收获早,便于适时种麦,所以小麦生长得很好。大家从这些实例中,一致肯定了当地群众历年倒茬轮作经验:回茬小麦的前茬最好是瓜菜,其次是绿豆,再就是玉米,最次的是红薯和谷子。这是因为瓜菜茬施肥多,成熟早,省地力;绿豆茬除成熟早、省地力外,还能留下小麦生长需要的根瘤菌;玉米茬虽然收获晚,但前茬一般肥多、水足,适应小麦生长发育需要;红薯茬和谷茬,消耗地力过大,成熟晚,不利于种回茬麦。
经过仔细讨论研究,大家认识到,只要安排好茬口,回茬麦是能够增产的。接着,大队和各生产队商量,共同落实了今年种麦的“三包”方案,适当减少了麦播面积。各生产队发动群众对秋田作物普遍进行了茬口排队,选出施肥基础好、上茬对地力消耗不大、前茬作物成熟早、能早腾茬的地来种回茬小麦,并逐块制定了倒茬轮作计划。轮作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四年六收,即第一年收小麦回茬绿豆,收绿豆再种小麦;第二年收小麦回茬谷子;第三年收高粱或红薯,第四年收玉米回茬小麦。一种是三年五收,即第一年收玉米,回茬小麦;第二年收小麦回茬绿豆,收绿豆再种小麦;第三年收小麦回茬谷子。再一种是三年四收,即第一年收玉米回茬小麦,第二年收小麦回茬谷子;第三年种高粱或红薯。
为了种好回茬麦,各生产队提早采取了措施:首先开展秋田加工活动,促前茬早成熟、早收获、早腾茬、早整地,力争早种麦;为麦田多积好肥,施足底肥,提早把肥料送到地头;同时选好小麦品种,多种耐寒、抗病、早熟、产量稳定的蚂蚱麦。并且将适当加大播种量,以适应寒露后下种的回茬麦因为地温低而分蘖少、出苗不好的特点。目前,他们已组织两支劳动力队伍,一手抓秋田后期管理,一手抓麦田准备。到14日,全大队成熟过晚的小秋作物都已普锄二次和追了一次肥田粉;四百亩麦田每亩已准备下优质农家肥二十九担;麦种全部进行了调整和翻晒;对早熟的瓜菜茬已随熟随收随耕随耙,做到了地平、土碎、无坷垃。(附图片)
河南民权县双塔公社双塔大队第五生产队社员把肥料提前送到地头,为播种小麦准备底肥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严世昌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