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平顺县劳动模范畅谈生产形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0-19
第1版()
专栏:

平顺县劳动模范畅谈生产形势
公社化三年来,全县粮食总产量提高17.49%,总收入增加32.4%,社员收入上升;畜牧业方面以羊为例,增加七万多只;树增加近三百万株;大搞水土保持,基本实现“土不下山,水不出沟”。今年秋作物长得好,群众喜形于色。
本报太原18日电 本报记者趁中共山西省平顺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之便,邀请劳动模范、公社主任和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座谈公社化以来农村的生产形势。参加座谈会的有: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西沟金星公社主任李顺达、副主任申纪兰,羊井底公社主任武侯梨,以及省和县的劳动模范:城关公社川底大队党支部书记申东玉,张井生产大队支部书记王小先,石城公社岗圪道大队支部书记王毛则,芣兰岩公社虹霓大队支部书记王三毛,虹梯关公社界畔峧大队支部书记杨峰山,寺头公社安阳大队支部书记崔富保,北社公社山后大队支部书记曹福荣,黄牛蹄公社清口大队支部书记关日善,辛安大队支部书记张俊卿等十二人。他们代表着十一个生产大队。
平顺县各地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的生产情况大体分三种类型:一种是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如西沟大队,这一类约占全县生产大队总数的50%;另一种是以粮为主,兼营畜牧、药材,如界畔峧大队,这一类占30%左右;第三类是以粮食为主,结合发展林业、干果、水果的生产大队,这一类约占20%左右。上述十一个生产大队,分别代表了全县三类不同的情况。从这些大队历年的工作情况来看,有工作先进的西沟、川底等七个生产大队,工作中常的有四个大队。从今年的秋田情况看,庄稼长得好的有羊井底、岗圪道、安阳等三个大队;庄稼中常的有虹霓、山后、清口、辛安、张井等五个大队;遭受了严重的旱灾或其他自然灾害、庄稼生长较差的有西沟、川底、界畔峧等三个大队。
粮食增产,牲畜发展,荒山变绿
在座谈会上,大家谈到1958年以来,由于发挥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执行了党的各项政策,全县农牧业生产有很大发展,群众收入逐年增加,虽然连遭严重的自然灾害,目前农村形势很好,广大社员信心高,干劲足。李顺达说:在西沟山区,从组织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直到人民公社,除1959年因三百天无透雨,粮食产量低于1958年之外,其余年年增产,林业牧业副业也年年兴旺。西沟的荒山秃岭已经植树一万二千多亩,还种有东北苹果、青岛玫瑰香葡萄。初级社时期,全西沟只有两匹马,现在有大牲畜一百九十多头;羊由初级社时期的八百只发展到现在的一千二百只。今年虽然又遭受了严重的干旱灾害,经过抗旱斗争,秋季仍有个好收成。去年,全大队储备粮食十一万多斤,今年还准备再储备一些,力求在较短时间里储备一年食用的粮食。
著名的劳动模范武侯梨说:羊井底大队是个既适宜生产粮食,又适宜发展林业的地方。公社化以来,粮食生产由1957年的亩产四百一十斤,提高到去年的四百八十斤。今年还将要超过去年。如今,羊井底已经由秃山变成林山,变成花果山。生产发展了,社员收入也随着增加,1957年平均每人收入七十元,去年二百四十元,今年除去生产队和个人的收入不算在内,每人平均收入可以达到二百七十元。
黄牛蹄公社清口大队支部书记关日善说:清口大队山少、人少、土地多,每人平均四亩地,发展林业、牧业条件不如羊井底好,我们就在土地上因地制宜下工夫。公社化以来,打旱井五十多眼,还修了一条二里多长的水渠,有一百多亩旱地变成水地,经过几年来整修土地,使全大队的土地来了个大翻身,产量一年高过一年。
在大跃进的1958年,中共平顺县委向有条件发展畜牧业的地区提出“以牧促农,以粮养畜,以畜养地,以地养人”的口号。几年来,这个口号在一部分生产大队开始实现。座谈会上,城关公社张井大队支部书记王小先说:“我们队的大牲畜由1957年的二百六十二头增加到现在的三百六十三头,羊由二千零三十二只增到二千九百三十五只。牲畜多了,肥料也增加了,1957年平均每亩施肥九十二担,今年每亩平均达到一百三十二担,因此,今年庄稼长得好。”
座谈会上,十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都以本大队的生动事例和数字,说明了人民公社化以来,当地农林牧副各项生产发展的情况。据县委的材料,三年来,全县粮食总产量提高17.49%,总收入增加了32.4%,社员每人平均收入1950年为三十三元七角,1957年为七十三元一角,去年为九十元零二角。畜牧业方面,以羊为例,1957年全县有十万只,现在达到十七万七千只。1950年全县约有各种树三百四十五万株,1957年为九百一十万株,现在达到一千二百零六万株。过去从来没有的苹果树,现在全县有一百万株,一部分已经开花结果。由于大搞水土保持,全县基本实现了人们多年来的理想:“土不下山,水不出沟”,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漳河丰收山上烂,山上丰收漳河旱”的面貌。全县虽有20%左右的生产大队工作较差,缺点较多,但在进一步贯彻执行了人民公社的各项政策后,生产也已好转。今年,平顺县大部分地区的秋作物生长良好,社员群众喜形于色。
听党的话,走群众路线
参加座谈会的人分析平顺县三年来获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正确地执行了党的政策。申纪兰说:群众反映,“政策就是粮食”。只要坚持执行政策,就能搞好各项生产工作。关日善说:从1958年以来,我们在生产当中,一直坚持实行定额管理,评工记分。1958年修水库时,按比例向各生产队抽调劳动力,而且按劳动日记工,参加分配,所以,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一直很高。虹梯关公社界畔峧大队支部书记杨峰山说,界畔峧生产大队,一直坚持了超产奖励的政策。今年7月,我们遭受了一次雹灾,全大队五百亩秋苗就打坏了三百二十亩;受灾后,大队立即调整了包产指标。这样,就保持了生产队和社员的积极性。
其次,平顺县是老解放区,拥有一批老的基层干部和老的劳动模范。他们都是从互助组或者办初级社时期成长起来的“科班出身”的骨干。近几年来,他们发扬了有事和群众商量的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据平顺县委谈,这个县有全国劳动模范四人:李顺达、申纪兰、郭玉恩、武侯梨;省的劳动模范三十多人,如王三毛、杨峰山、崔富保等;专区和县的劳动模范三千五百多人。全县生产大队的支部书记、大队长有百分之七八十是老干部。这批劳动模范和基层干部都是了解情况、熟悉生产和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带路人”。他们能够坚决地正确执行党的各项政策,能够坚持走群众路线,而在生产上则是坚持了因地制宜,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在座谈会上,反映了走群众路线和因地制宜领导生产的情况。芣兰岩公社虹霓大队支部书记王三毛说:过去我们那里是个最穷苦的地方,大跃进的1958年,根据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开了两条渠,使两千七百亩旱地变成了水地,去年每亩产量达到四百六十一斤。武侯梨说: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了有事和老农商量的制度。从1952年至今,每年搞一项比较大的基本建设,都是听了社员的意见办的,社员都很满意。如1954年,根据社员的意见大闸谷坊,一年内大大小小谷坊闸了一百九十八道。当年总结工作时,社员又提出要大闹
“窟窿沟”(地名),正月十五日动工,半个月就完工了,增加了耕地三十多亩,当年产粮一万多斤。1956年大闹西河滩,扩大良田一百多亩。1957又根据群众意见修了水库。这十一个生产大队,几年来都根据社员的要求,办了一些应兴应革的事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受到了群众的拥护。
争取明年再有一个好收成
谈到今后打算时,发言的人都是满怀信心,一定要争取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李顺达说:为了明年更好的收成,第一条措施是扩大耕地面积。西沟大队今冬要扩大一百亩的耕地,今冬明春要在五百亩薄地上加工,修边垒堰三百五十丈。寺头公社安阳大队支部书记崔富保说,他们已扩大了耕地七百亩,力争再扩大三百亩,并且要多积肥料,发动社员多养猪,多养羊,大队要增加大牲畜;此外,还计划大力发展林业、增种果木树。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们表示:当前最要紧的工作是:采取一切措施,做好秋收分配工作,千方百计种好今年的冬小麦,为争取明年好收成打下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