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南华里副食品商店售货员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 热心服务 买卖公道 居民满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23
第1版()
专栏:

南华里副食品商店售货员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
热心服务 买卖公道 居民满意
本报讯 “办事公平、待人和气”,这是住在天津市河西区南华里副食品商店附近的许多居民对这家商店售货员的夸奖。可是,售货员们每当听到这样的夸奖的时候,总是谦逊地说:“哪里,我们这样作是应当的。”
这个商店的售货员们,确是能够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努力作好商品供应工作,热心为群众生活服务。现在,秋菜大量上市了,商店为了便利群众买菜,增设了许多售菜网点,还出动售菜车,及时供应居民需要;并且帮助居民渍酸白菜,腌制泡菜、咸菜和晾晒干菜。平时,只要是居民需要,那怕是一分钱的买卖,他们也不嫌麻烦。一天晚上,一位居民来买一分钱的香菜当药引使用。当时商店已把香菜卖完了,售货员想起附近一家饭馆早晨买去了一些香菜,便跑去找来三棵交给了顾客。过年过节,他们为顾客服务得更加周到,他们来得早,摆摊多,摆出的商品也多。他们把为居民更好地服务当作一种安慰和愉快。
售货员们还热情地照顾一些孤老病残的居民和工作过忙的职工,为他们代买,尽量给他们便利。两三年来,仅这个商店的台北路供应站,每天就有四十多户“双职工”(夫妇都工作,家中没有辅助劳力),早晨送来菜篮,下班后把菜取走。有的产妇下午从医院回家,可是售货员在上午就把红糖、手纸、鲜鱼等送上了门。前几天,住在闽侯路的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太太送来了一封信,就是表扬售货员郭秀兰终年风里来雨里去地照顾着老人的生活。
党的政策,好比铁路上的轨道。按轨道行进,一日千里;列车出轨,寸步难行。南华里商店的许多售货员都懂得这个道理,而且按照这个道理办事。商店主任、共产党员马瑞增表现得更加出色。他一丝不苟地执行政策,从未拿过国家的东西徇私情。商店里来了滋补食品,当数量较少的时候,就供应迫切需要的消费者,如产妇和病人。去年,街道上一位老太太托他在商店买一种滋补品,而当时恰恰进货较少,老太太家也没有产妇和病人,他便婉言解释拒绝了。前不久,他爱人的弟弟由静海县来探望他们,托他在商店里买些副食品。因为这种副食品是供应天津市居民的,也被他拒绝了。他常说:“我们整天跟顾客打交道,要是买卖不公平,群众不光会对我们有意见,还会对党和政府有意见,因为我们是国营商店。”亲戚邻居,平时和他相处,也从来没有看见过他从商店往家里带过任何东西,因而,平时谈到他的时候,总是带几分敬意地说:“老马对人对己都是大公无私,不讲私情。”另外一些售货员,按政策办事,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也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售货员、市级劳动模范朱紫东就有过一件非常动人的故事。在三年前的冬天,大白菜正在大量上市。那时节,售货员按照规定价格和买卖手续,从商店里买些回家是合理合法的。可是,菜柜的柜长翟庆林在给朱紫东称菜的时候,朱紫东放在秤上的不是跟前的大棵满心的好白菜,而是扫在一旁的白菜帮子。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称些好菜,朱紫东只回答了一句话:“好菜留给顾客吃。”这虽然是件小事情,可是它包含着售货员舍己为顾客的高贵品质。偶尔有些售货员把个人和群众的关系摆得不恰当,马瑞增就会看成是原则问题,耐心地加以帮助。他曾经组织售货员专题座谈讨论:“如何正确的对待人情?”“好菜留给自己应该不应该?”等问题。座谈会上,他一边细细听大家的分析,一边也谈出自己的看法。他说:“国家把商店交给咱们,咱们就是商店的主人,当主人的要是勺把子端不公平,有好东西自己先留下,怎么能够作到分配公平、供应合理呢?又怎么称得起是好的工作人员呢?拿国家的东西送自己的人情,就会丧失了最大多数人的人情。……”就这样,售货员的思想觉悟都逐步得到提高,进步很快,不少人都受过群众的表扬。为消费者着想、买卖公平的思想作风,在这个商店已经形成。
为了更好地为周围一千八百多户居民服务,他们还主动取得群众的监督。经常是,每周周末的晚上,由马瑞增主持会议,大家共同研究下周商品供应分配计划。在这之前,他们都要分别到自己负责供应的地区访问居民,搜集意见,以便改进供应和分配的方法。(附图片)
把好菜留给顾客苗地(插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