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阅读
  • 0回复

强家窝棚大队干部群众一条心艰苦奋斗取得丰收 交售粮食多 爱国贡献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1-24
第1版()
专栏:

强家窝棚大队干部群众一条心艰苦奋斗取得丰收
交售粮食多 爱国贡献大
全大队提供商品粮二百四十二万斤,平均每个劳力提供五千九百九十斤,每人提供一千四百七十七斤这是党的方针政策的胜利,是全大队社员依靠机耕的优越条件,努力经营,充分发挥土地潜力的结果
本报沈阳23日电 立冬前一天,记者来到辽河平原,访问了以提供商品粮多著称的铁岭县泛河公社强家窝棚生产大队。这里,一伙伙社员正忙着打场,离场院老远就听到了滚子转动的声音。在村东头,矗立着三排又高又大的玉米堆,金黄色的玉米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大队党支部书记杨德卿告诉记者,这些粮食都是他们交售的。今年全大队共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二百四十二万斤,按劳动力计算,平均每个劳动力(四百零四人)提供五千九百九十斤,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提供一千四百七十七斤,按土地计算,平均每公顷提供四千斤。
强家窝棚大队今年提供这么多的商品粮,是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重大胜利。这个大队经过去冬今春整风整社,认真地贯彻执行了党关于在农村人民公社的各项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一年来,他们始终坚持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力争增产更多的商品粮。记者几次和社员座谈,人们经常用加重的语气说:“我们这里是个出粮的地方,理应该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这种光荣的责任感成了他们生产的动力。春天制订生产计划的时候,虽然由于去年受灾减产,今年生产有许多困难,可是他们仍然本着鼓足干劲、实事求是的精神制订了今年的计划产量指标。这个指标不仅高于去年,也高于邻近的大队。计划一落实,党支部就进一步在全大队宣传了农村形势,指出增产的各种有利条件,更加坚定了社员争取超产的信心。
强家窝棚大队机械化程度高,今年又充分地发挥了土地潜力。这里靠近辽河东岸,土地肥沃,全大队六百公顷熟田,有五百垧经过机耕,增产条件相当优越。为了合理地利用这些土地,各生产队都依靠群众特别是老农,根据地洼多灾和国需民用等情况,既安排了正常年景保收的玉米、高粱,也安排了不怕涝的水稗;既安排了大宗品种的主粮,也安排了群众日常需要的小杂粮,使得绝大部分土地做到适地适种,并且有半数以上的大田实现了合理倒茬。在播种玉米、高粱时,又根据土质、地力适当地确定了株距,保证了作物生长茁[zhuó]壮,粒大粒饱。另外,各生产队还集体垦种了十六公顷荒地。这个大队今年土地效能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发挥得更充分。
艰苦的斗争还在于掌握天时。春夏忙铲忙趟的时候,这个大队牲口由于去年受水灾缺乏饲料,拉不动犁杖,眼看着大片地要发生草荒,大队发动群众采取白天趟地、晚上放牧的办法喂养牲口,同时发动妇女和辅助劳动力参加铲地,一连三个月,终于按时蒔[shí]弄上庄稼,赢得了农时。在这段艰苦的斗争中,他们加强了经营管理,支部正确地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政策,坚持政治思想教育,各生产队社员出勤率都在95%左右,劳动工效也很高。7月初,当地受过一场风灾,许多社员心疼庄稼,自动地把倒伏玉米扶起来,使灾害减低到最低程度。
强家窝棚大队和生产队全体干部,今年都深入到第一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社员们评论起来都说,干部“说到哪,做到哪”,“讲质量,求实效”。在干部的影响下,全大队涌现出一批爱社如家的好社员。
强家窝棚大队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大办粮食,终于取得了历史上少见的好收成。全大队今年总产粮食三百六十万斤,比去年实际增产86%,每公顷平均产粮六千斤(平均每市亩四百斤)。庄稼上场后,大队召开几次干部会、群众会,喜获丰收、心情振奋的社员们,从机耕地谈到工业的支援,进而联系整个国家建设的需要,都一致主张实现春天的志愿,把尽可能多的商品粮卖给国家。最后讨论确定,全大队除如数完成一百八十六万多斤征购任务,按规定卖出四十一万斤超产粮之外,再多卖十五万斤余粮给国家。全部商品粮部分,约占总产量的67%。同时,对社员生活也做了妥善安排。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全体社员除了留足规定的口粮以外,每个劳动日还可以分得超产粮,生活比去年改善。大队还留有储备粮十三万斤。这个安排,社员们皆大欢喜,全大队很快地掀起了打场送粮的热潮,只二十几天就交售了二百二十多万斤。记者离开这个大队的时候,他们正交售最后一批粮食。同时,他们积极作好明年生产的各项准备,争取明年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附图片)
陕西潼关县太要粮食管理所的职工,在缝包社员交售来的新粮,以便外运     新华社记者 徐建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