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因队制宜促进备耕 仙桥大队党支部领导冬季生产深入具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17
第1版()
专栏:

  因队制宜促进备耕
仙桥大队党支部领导冬季生产深入具体
本报长沙16日电 在冬季生产中,湖南资兴县城厢公社仙桥大队党支部具体帮助各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解决思想问题,并深入贯彻政策,使备耕生产逐步走向高潮。
不久以前,党支部检查了各生产队的备耕情况。全大队十一个生产队,有七个去年增产幅度较小的队,备耕做得比较好;而增产幅度大的队和部分赔产队备耕生产却较差。支部经过研究,认为需要采取措施,促使备耕平衡发展,并把全大队备耕推向高潮。党支部和管委会召开了干部会、社员代表会和群众大会,总结了大队历年来增产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冬季备耕工作抓得早,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备耕的重要性。
开过这几个会议以后,有一部分生产队的备耕生产有了起色。例如蜕家生产队,原先认为冬耕进展慢是因为耕牛缺乏。后来社员开会一讨论,认识到正是因为缺少耕牛,必须早动手备耕。于是,社员们用锄头挖了将近一半土地,十天时间就结束了冬耕。
虽然有些生产队的工作赶上来了,但是整个大队还没有形成生产高潮。党支部便又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到备耕进展较慢的生产队去,针对各队不同的情况,细致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支部书记谭坤元到水圳[zhěn]头队后,了解到这个队备耕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干部和社员有着自满情绪。他们认为,队里粮食增产了,有利条件多,生产不会落在别队后头。于是谭坤元分别找干部、社员交谈,引导大家认识到1961年增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1960年冬就耕了一半的田,肥料每亩备足了二十多担,给春耕赢得了主动。谭坤元又帮助他们算了一下账,目前已冬耕的田只有20%,积肥也比上年少,比其他的生产队已是落后了一步。这样,干部和群众看到了自己生产上的问题,便鼓起了继续保持增产红旗的劲头,立即扎扎实实地展开备耕生产。全队有四十亩田因为漏水,从来没有冬耕过。他们便修好一条水圳,引水入田翻耕,还把田塍[chéng]修整了一遍。此外,积肥、修造农具等工作也做得好。
支部派了四个党员干部到萧家生产队。这是一个赔产队,备耕工作做得不好。他们就帮助社员分析减产原因,教育社员认识集体生产是靠山,用附近队和本队积极参加集体生产的社员收入上升的事实教育大家,同时,帮助这个队建立了评工记分、劳动定额等制度。现在,这个队的水田已全部冬耕完毕,每亩积了二十多担冬肥,修好了二条水圳,春收作物的培育管理工作也做得很好。
生产一向很好的胡家生产队,冬修水利任务却完成得不好。党支部派来的党员干部胡丁茂了解到主要的原因是两个,一是这个生产队参加修的水库,自己没有受益;二是怕本队修水利记的工分,将来不能参加分配。胡丁茂就帮助生产队干部向社员宣传集体主义思想,说明这样的水利工程在全大队十一个生产队中,有十个队受益,应该大力支援。同时,也根据等价交换原则,宣布这个队修水利所记的劳动工分,由受益队负担;社员修水利的劳动日,可以参加当年分配;此外大队还给每个工发补助费和补助粮。这样,胡家队的干部和社员思想就通了,立即派出劳力去修水库,四天就完成了任务。
仙桥大队各个生产队,现在备耕生产搞得很好,全大队除了四十多亩田确因无水不能翻耕外,其余的都已冬耕完毕;补修水库工程已经完工;修了九条水圳;超额完成了小麦、油茶的种植计划,并且加强了培育管理;已积肥料二万多担,平均每亩田备了二十多担肥,其中石灰基本备足了一年的需要量。冬季副业生产,也得到了一万多元的现金收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