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深入重灾队扎扎实实做工作 怀仁公社领导干部关心群众生活抓紧备耕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18
第1版()
专栏:

深入重灾队扎扎实实做工作
怀仁公社领导干部关心群众生活抓紧备耕生产
本报讯 据浙江日报消息:浙江仙居县厦阁区怀仁公社的干部在党委书记潘崇权的带动下,到困难最多的生产队去,踏踏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推动了备耕。
怀仁公社党委书记潘崇权,去年年底在县里开完会回来的路上,就打定主意要到困难最多的生产队去帮助工作。回到公社,他就和社里的其它干部商量谁到哪个队帮助工作的问题。潘崇权提出要到西六大队去。这个队是全社受灾最重的几个大队之一,那里的底子薄,困难比别的队都多。这天下午,潘崇权到西六大队时已经暮色苍茫。在村旁,他遇到大队干部沈天罗,便放下铺盖,和天罗一起下田挖稻根。听天罗说,六队的生产进度最慢,第二天,他就到六队社员潘朝号家里住了下来。
接连两三天,潘崇权不是在水库工地上,就是在田里,和社员一起劳动。慢慢地他和许多社员熟悉起来,可就没有见到住在对面的贫农社员潘直蓝。歇工以后,他上门探问了底细,才知道潘直蓝生活上有些困难,他就帮助直蓝分段安排了麦收前的用粮,种下了一百多株冬菜,开荒种上四分多地的早熟粮。经过这番安排,潘直蓝十分感动,以后出勤非常积极。
又一天的早晨,潘崇权正和几个社员向水库工地走去,天上飘下了几片雪花,这时,有的社员说:“我家过年柴还没有准备齐哩,老天倒下起雪来了。”潘崇权听了,觉得这是个问题,回来一打听,六队的社员中有四户还没有备足过年柴,他就马上和生产队长商量,给每户缺柴社员安排了砍柴的时间。
这两件事,使潘崇权记起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指示。他想:群众的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看轻,一点也不能疏忽;要群众拿出全力搞生产,就一定要安排好群众的生活。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队党支部书记潘朝根。潘崇权想到的,也正是大队党支部所关心的。经他这么一提,这里的干部对社员生活更加关怀了。他们挨门逐户问寒问暖。有些劳力少人口多的社员生活有些困难,就马上给他们安排时间开荒种下早熟粮。全大队生活有困难的社员,在二十多天内,利用田头地边共种了两千多株冬菜,二十多亩马铃薯等早熟作物。
干部关心社员生活,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也更高了。修水利的工效成倍地提高了,挖稻根的任务提前完成了;但是,积肥的进度还落在其他生产大队的后面。这时,潘崇权就建议召开一个社员座谈会,和社员商量。在座谈会上,干部向社员交了肥料的底,和社员讨论了家肥计酬问题,修订了积肥定额。这样,社员们积肥和投售家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短短几天内,就投售家肥三万二千多斤,砍好灰柴八百多担,积极烧灰积肥,进度赶上了兄弟队。
潘崇权在西六大队和社员同甘共苦、踏踏实实解决问题的作风,教育和带动了全社干部。不少干部也像潘崇权那样艰苦扎实地工作,一户一户地帮助社员安排好生活。路北大队要建灰棚,材料不足,在那里帮助工作的公社党委副书记就带领八十多个社员,踏着深雪到四十多里外的括苍山上,砍回杂柴代替木料,砍回茅草代替砖瓦来建灰棚。马垟大队挖塘泥工具不足,在这里的公社主任就和大队干部一起,带头用木桶脸盆代替水车戽[hù]水;用粪桶,箩筐代替土箕挑塘泥。怀仁公社去年曾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困难较多。但由于干部和社员们的干劲足,工作方法对头,今年的备耕工作做得很好,在全区名列前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