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阅读
  • 0回复

解放军许多老干部深入基层口传身授 把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带给青年一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21
第1版()
专栏:

解放军许多老干部深入基层口传身授
把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带给青年一代
新华社20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许多当年奋战疆场、有丰富的战斗和工作经验的老将军、老师长以及老的战斗英雄和工作模范,深入连队、舰艇和机组等基层单位,把我军在几十年中形成的革命传统、优良作风和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传授给缺乏战斗锻炼和实际工作经验的青年干部——人民军队的接班人。
这些解放军老干部深入基层后,向官兵讲传统,教作风,传经验,并且边讲边做、边帮边带。炮兵部队赵章成少将,是红军时代的著名神炮手,曾经在长征途中以二十八发炮弹掩护十七勇士胜利抢渡大渡河,最后又以仅有的三发炮弹支援十七勇士击溃了对岸二百多敌人的反冲击。他从去年3月以来,亲自到各炮兵部队传授迫击炮射击技术,亲自讲课,亲自做各种射击方法的示范表演,有时和官兵一起踏冰破雪,传授雪地射击技能;有时翻山穿林、越沟趟河,进行森林地带射击或水上射击。用他当年许多生动的战例和现场的讲做,教育下级干部苦练硬功夫,养成敏捷顽强的战斗作风。十一岁参加红军的某部副政委何云峰,也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行动,向连队官兵传授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帮助连队干部树立爱兵观点。他一到连队就生活在士兵中,和战士们一起操作,一起劳动,一起学习。战士病了,他亲自给端茶送饭,炊事兵磨豆腐,他也插上去一齐干。他向官兵们讲述红军时期的一次战斗中,脚跟磨破,指导员背他追击敌人的事迹。当他讲到当时他伏在指导员背上,眼泪止不住地落到指导员的脖子上,指导员回过头来看看他,又背着他继续跑的时候,连队官兵都被我军官兵之间这种深厚的阶级友情深深感动了,大家决心发扬老红军这种官兵友爱传统,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老干部在基层工作中,十分注意结合部队当前主要实际,及时帮助基层干部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某炮兵连指导员高宗甫为自己不会做训练现场的政治工作而苦恼。团的副政委吕文昭立即来到连队跟班作业。他听说高宗甫一次能连装八十发炮弹,马上要他给炮手们表演,并且要他讲讲过去在炮战中一气装了一百多发大炮弹英勇打击敌人的事迹,激励新炮手苦学硬功夫。这件事,生动地启发高宗甫懂得怎样抓活人活事进行现场政治工作。解放军某部副政委魏佑铸大校了解到指导员程德芳缺乏给战士讲政治课的办法后,便在连里住下来,专门教他怎样上课。他先和指导员一起到班排了解战士的思想情况,找出最普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后又和他一同学习上级有关解决这些问题的指示,反复研究,写出讲课提纲,使程德芳学会了怎样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把一堂政治课讲得既生动活泼,又解决问题。在空军和海军,也传颂着“将军传经送宝到机场”、
“老团长顶风破浪送经验”的佳话。
各级领导干部在传经中,还通过总结和推广连队和基层干部自身经验,教育和提高基层干部。坦克部队某团政治委员沈彤,为了提高坦克车长的工作能力,长期深入连队帮助车长们一点一滴总结经验,最后归纳成车长工作方法十条,并在全团的车长中试行。两个多月来,车长们都感到这十条工作方法很亲切,很具体,很切合自己的需要,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兰州部队首长张达志在了解到一个连队马养得好的情况后,也立即到这个连队帮助总结了分槽饲养、专人看管、提前上槽、多刷多蹓勤添草、勤添料、常检查、多评比等一系列马匹饲养管理的经验,并且及时地向全部队推广了这种经验。
老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口传身授培养青年干部的行动,在广大基层干部和士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某部一连的干部表示要永远记着谭友夫少将在西北风中和他们一起做动作、讨论战术的情形,以及将军嘱咐他们要“身教重于言教”。现在他们在每次操课时,都要亲到现场,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作战士的表率。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洛阳、开封、泰安等战斗中,曾数十次带领突击队的著名战斗英雄张明,在战术训练中,亲自当突击队长,为全部队排以上干部作表演的行动,使大家对我军传统战法有了深刻形象的理解。许多干部看了表演回到连队,也亲自摸爬滚打向战士作示范教育,把经验传下去,把作风带起来。某连干部战士都舍不得把军分区司令员冯祖武打靶时留在靶上的五个弹孔糊上。大家都说这是冯司令员给大家上的一堂活的“人和武器关系”的课。原来,这个连队有一次打靶时,有的战士成绩不好认为是武器有毛病。右眼失明、左手残废的冯祖武当时曾接过枪来,哒哒打了两个点射,六发五中,成绩优秀。战士们说,司令员用行动告诉了我们,人要成为武器的主人,只有苦练巧练硬功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