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一篇活教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27
第1版()
专栏:社论

一篇活教材
今天本报发表的报道中共沙石峪支部领导群众改造荒山的斗争经历的通讯,给人以很有益的启发。这是一篇关于基层干部如何正确领导群众的活教材,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支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沙石峪的自然条件是这样恶劣,耕地是在石头板上垫起来的,土是在石头缝里搜出来的,那里的人民终于战胜了大自然的重重障碍,取得了建设的初步胜利。什么力量引领沙石峪人民如此英勇顽强地进行斗争?这是在支部的正确领导下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结果。
生产建设是人同自然打交道,领导生产是人同人打交道。只有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发挥人的主动性,才能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使人在对自然斗争中取得主动。党的群众路线具体确定了这种正确关系。指导这种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在一切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相信群众自己能解放自己,事事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正确的领导必须具备的观点。我们党的一切事业,都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如果脱离群众,我们将会一事无成。毛泽东同志教导说:“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沙石峪支部的同志们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在许多事情上,都做到了依靠群众的自觉自愿来进行工作。群众要依靠风水先生找水,支部当时没有能够说服群众,但也没有对群众实行强迫命令,而是在群众中积极地进行说服教育工作,耐心地等待觉悟,直到群众受到事实教育而自觉地在支部领导下展开治山治水的斗争。有人以为,只要是“好心”,是为群众,就可以不讲方法,只要自己办的是“好事”,就可以对群众实行强迫命令。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命令主义必然产生形式主义,结果就只有“流于形式而失败”!群众自己的事,想由少数人包办代替,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好心”得不到“好报”。沙石峪的建设过程,再一次表明树立正确对待群众的观点之重要。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自觉自愿,是不是说,只要是群众的意见,就都是正确的;只要按群众意见行动,就叫做群众路线呢?不能这样理解。什么叫作领导?领导的根本含义就是要带领群众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群众没行动起来之前,领导者要善于发动群众,教育和等待群众;在群众行动起来之后,领导者又必须正确地组织群众的行动。党的领导作用,不仅在于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还在于爱惜群众的积极性,十分节约地、十分有效地使用群众的积极性。沙石峪支部的同志们可贵之处在于,他们“既不泼群众冷水,又不使群众热情浪费一点一滴”。当青年人行动起来,老年人也跟着起来,大家热情澎湃地投入劈山的义务劳动的时候,支部及时提出劳动时间不能过久,而且要评工记分,多劳多得。这种及时正确的指引,保证了群众干劲的持久不衰。珍惜群众的热情,从思想上、政策上以及生活上巩固群众的积极性,这是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
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就不可能正确地实行群众路线;不采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也就不可能做到从实际出发。我们工作中的各种计划和指标都是指导群众行动的,这些计划、指标只有以对客观情况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为根据,才能正确地指导群众,否则,群众的热情不但很难巩固持久,甚至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在这一方面,沙石峪支部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当有些队提出不切实际的指标的时候,他们坚持了积极而又稳妥的计划,有人批评他们保守,也能坚持不为所动。这正是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沙石峪的经验说明,要做到实事求是,实行群众路线,必须敢于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按照实际情况办事,善于把对人民负责和对党负责统一起来。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代表着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是反对保守和急躁的最有效的良药。
正确的领导,总是把求实精神和革命热情、现实问题和远大理想、需要和可能、今天和明天之间的矛盾,处理得比较好的。马克思主义者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一切思想和行动,必须适应所处的客观环境,必须适合群众当前的需要,并且善于把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工作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沙石峪支部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宝贵的启示:在合作化初期,当大家还饿肚子的时候,支部曾经急于推行“干山变果园”的计划,硬要多种果树。结果群众怕少打粮,拔了果树。支部同志们从此才进一步认识到:关系全村群众的事,群众不愿意就不能勉强去办。懂得了这一点,他们办事就处处注意群众的要求和现实的可能,首先集中力量抓粮食,同时在不影响粮田的条件下,有计划地安排荒山种果树。这样有长远目标又有具体步骤,有远大理想而又脚踏实地,一段有一段打算地干,因而在前进过程中,人们心里有数,方向明确,对战胜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信心十足。
沙石峪支部之所以能够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有较好的领导核心。这个党支部在党的长期教育下,对党的传统和基本政策精神有较深的体会,能够在较复杂的情况下坚持正确的立场,能如实向党反映情况,一贯保持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老支部书记张贵顺是一位在群众中有很高威信的好党员。他处处维护党的利益,关心群众生活,他曾经坚决制止了盖大队办公室的计划,但积极帮助社员盖房子。在他领导之下的党支部在人民群众中深深扎下了根,党的优良传统也在这里深深扎下了根。
在我国广大农村里,有千万个党的支部,它们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和战斗堡垒,是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重要纽带。党的一切有关农村的政策,经过支部贯彻到群众中去。因此,加强党支部的工作是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决定性的环节。沙石峪支部是许多能够坚持正确领导方法的比较好的支部中的一个。他们的工作也并不是没有缺点的,这里只是把他们比较好的作风和方法介绍给读者,希望能够引起各地做支部工作和其他基层工作的同志们的注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