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阅读
  • 0回复

老革命根据地山东平邑县干部 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20
第1版()
专栏:

老革命根据地山东平邑县干部
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
据新华社济南19日电 山东省革命老根据地平邑县的大多数干部,几年来保持着艰苦朴素、处处节约和埋头苦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受群众的爱戴和赞扬。
平邑县在山东沂蒙山区。1938年前后,党在这里创立了抗日根据地。这里的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对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十多年来,这个县的各项事业有了发展,由缺粮县变成了余粮县。可是,直到现在,这个县从中共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到县的各直属部门,仍旧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们不讲究排场,整个县级机关没有一张沙发,县委机关里只有四张写字台,其他办公桌多是十年前的。县属的其他单位也都处处精打细算,因陋就简。去年新建的县拖拉机站,除了因工作需要买了两辆自行车以外,其他用具都是由别的机关调济或借用的。县直属机关十多年来很少建筑宿舍,多数干部今天还住在刚解放时住的房子里,有些部门的宿舍,还一直是租用居民多余的旧房。全县的十五个公社,只有两个公社盖了几间办公室,其它十三个公社始终没有盖过房屋。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公社现在住得很好,汴桥公社现在还在坊店里办公。唐村公社过去借用社员的房子办公,为了不使社员感到不便,去年他们又搬到唐村水库坝埝上,在过去民工住的几间又分散又简陋的工房里办公。
平邑县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是没有争议的。解放初期,随着事业的发展,办公室的确不够用了,需要新建一部分,上级拨给了二十三万元。当时有人主张办公室、宿舍一块盖,为此,县委曾召开了好几次扩大会,批评了“尽钱吃面”的思想,只花了十一万多元盖了办公室,把多余的十一万多元交回上级了。由于这个县正在临(沂)兗[yǎn](州)公路中间,来往客人较多,有的干部曾三番五次提出要买一辆小汽车,供接送客人之用。县委在扩大会议上讨论了这个问题,认为如单纯从需要上讲,买辆小汽车自然很方便,可是当前国家财政还很困难,买了汽车就得增加司机、盖汽车房、买汽油,增加一系列的开支,还不如将这些钱用到生产方面去。这样,几次讨论都把这个提议否决了。县级机关和各公社的这种优良作风,也影响了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全县共有一千零三十五个生产大队,四千二百四十八个生产队,只有个别的大队盖过几间办公室,少数生产队在场边上盖了几间存放打场用具和防雨用具用的场园屋。许多生产队没有固定的办公室,不少公社和大队在召开生产大队、生产队干部会议时,还和过去游击战争时期那样,在山沟里的大树下开会,人们坐在石头上,将本子放在膝盖上作记录。
这个县大多数公社和大队、生产队的干部能够坚持节俭朴素的作风,并不是由于他们的生产情况、经济情况不好。近几年来,各生产队还是比较富裕的,只是他们把钱都用在生产上和为社员谋福利方面,而且花钱时处处精打细算。这个县的生产这几年都有发展,唐村公社外宋子峪生产大队,社员的平均口粮在七百斤以上。柏林公社因为生产发展,1960年向国家出售粮食五百二十万斤,超过规定任务一百二十万斤。这个公社的梁谢大队,1961年向国家交售粮食二十二万斤,超额三万八千多斤,花生、鸡、猪、羊毛都全面完成了交售任务。他们帮助社员盖了八十一间房子,购买了三部十二马力的柴油机。
这个县的许多干部都有较长的革命历史。全县各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的占很大比例。这些干部在党的长期教育下,有着较高的觉悟,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们遇事和群众商量,平时和社员一起劳动。至于各生产队的干部,也大多积极带头和社员一起劳动,为了节省县、社和生产队的开支,大队和生产队干部到县、社开会时,都是自己带干粮、铺盖。年龄较大、住地离县较远的省劳动模范贾大娘,到县开会时也不要队里送,有时提前一天就动身。他们这些艰苦朴素的作风,受到广大社员的赞扬。
各级干部除了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劳动,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影响别人以外,还经常向社员进行勤俭建国、勤俭办社、勤俭持家的教育,并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