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阅读
  • 0回复

上海第一缝纫机厂认真改进经营管理 减少流动资金 增加上缴利润 过去盲目采购原材料,生产产品不配套,积压了资金;改进工作后,从三月份起,已经停止向银行贷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6-08
第1版()
专栏:

上海第一缝纫机厂认真改进经营管理
减少流动资金 增加上缴利润
过去盲目采购原材料,生产产品不配套,积压了资金;改进工作后,从三月份起,已经停止向银行贷款
新华社上海7日电 本社记者陈迟报道:上海第一缝纫机厂职工实事求是地分析影响企业资金正常周转的主客观因素,从改进企业内部工作入手,努力争取流动资金不被积压,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
这个工厂研究合理利用流动资金,是在今年2月清查仓库和核定资金时开始的。去年这个厂的定额资金计划本来是三百四十七万元,实际使用的结果却达到三百八十万零一千元。因为实际使用的资金超过计划,厂里经常要向银行贷款四五十万元。据分析,去年花费的这笔资金,真正流动的只占58%,呆滞、积压的要占42%。但是在核定资金初期,工厂部分人员对于过去资金积压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他们认为这种情况主要是原材料供应不正常、协作关系不固定等客观原因造成的,因此强调客观条件如果不改变,流动资金的积压就难以控制。为了引导他们实事求是地认识影响资金合理运用的各种因素,首先改进自己的工作,厂的领导干部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具体帮助下,同职工一起作了具体的调查分析。他们从大量事实中看到,随着各方面调整工作的深入,今年以来,生产任务的安排更为切实可靠了,原材料的供应比较正常了,协作关系的固定也有了很好的进展,不少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正在逐步消除。这样他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到如何解决企业内部的问题上来。
工厂生产经营上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资金的合理运用呢?经过研究,大家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计划安排层层加码,盲目采购原料材料。过去上级公司下达计划以后,厂里为了争取超额完成,常常再搞第二本账和第三本账,下达车间、小组。第三本账的指标高,实际上经常完不成,而原材料却按第三本账采购,买了也用不完。有些采购员在采购物资时,也总是抱有“有比没有好”的想法,见了啥就买啥。库存无定额、资金无控制,结果造成物资和资金的大量积压。第二是片面抓缝纫机机头生产,产品不配套。缝纫机机头和机架的生产能力,多年来就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机头生产得多,机架生产得少,使产品难配套。但是工厂一直很少考虑充实机架生产的薄弱环节。去年下半年,当上级公司规定机头机架不配套不算完成计划、商业部门也表示不收购的时候,厂里有些人还表示:限于条件,无能为力。大量的机头积压起来,因此占用了很多资金。
生产中的问题摸清了,工厂立即针对这些缺点采取了措施。他们首先制定了定额,建立了制度,坚决实行上下一本账,严格按计划生产,按计划采购。接着又想办法解决机架少产品不配套的问题。经过研究,大家认为机架生产能力不足主要是翻砂能力薄弱,因此积极扩大翻砂场地,提高机械化程度,并且采取了“大件带小件”等技术措施。这样在短短三个月里,就使机架和机头的年生产能力基本平衡,产品能够及时配套出厂,保证了资金的正常周转,并为今后合理组织生产、严格执行资金定额,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这个工厂的职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流动资金定额已大大压缩。今年全厂的缝纫机计划产量比去年增长17%,而资金定额却比去年减少29 .4%;按照初步核定的资金计算,今年每生产一百元产值的产品,所用流动资金要比去年减少八元多。从3月份起,厂里不但停止了向银行贷款,上缴利润也比过去有所增加。
(附图片)
上海第一缝纫机厂为化肥厂制成一批缝袋用的缝纫机。工人们正在作产品出厂前的校验 新华社记者 杨溥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