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阅读
  • 0回复

因地制宜 因时而异 瞻前顾后 量力而行 千斤大队庄稼摆布得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8-06
第1版()
专栏:

因地制宜 因时而异 瞻前顾后 量力而行
千斤大队庄稼摆布得法
几年来粮食增产,农副产品征购任务年年超额完成,社员吃烧穿用都有安排,牲畜饲料自给有余,土地越种越肥,牛猪越养越多。
本报讯 江苏灌云县小伊公社千斤大队,近几年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也取得了生产的主动权。全队粮食总产量,一般都稳定在一百五十万斤左右,较1957年的一百二十多万斤增长二成以上;农副业产品征购任务,年年超额完成。社员的吃、烧、穿、用都有安排;耕牛、生猪的饲草饲料,不但自给有余,还能经常支援邻队。现在,这个大队的土地越种越肥,牛、猪逐年增多。与1957年相比,耕牛净增了三十五头,圈存生猪净增了三十八头。
最近,我们在访问这个大队时,这里的干部和社员都说:能够这样,除了坚决按照党的政策办事,正确执行农业“八字宪法”以外,庄稼摆布得法,因地合理种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四个出发点
千斤大队在考虑作物布局时,一般地说都能够从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瞻前顾后、区别对待四个方面出发,这样就使各项作物都长得好,生产年复一年地得到了发展。
统筹兼顾,从国家、集体、社员三方面利益出发,照顾到各方面的实际需要,这是千斤大队决定作物布局时的第一个出发点。这个大队属于旱田杂谷地区,以出产三麦(大麦、小麦和元麦)、玉米、大豆、山芋(即甘薯)为主,高粱、棉花、苎麻、瓜菜等在种植中也占一定的比例。在具体安排种植计划时,既注意多种一些商品性高的三麦、大豆卖给国家,也根据本队社员生活习惯,分别主粮与副食品,细粮与粗粮,做饼粮与稀饭粮,从各方面照顾吃、穿、烧、用和牲畜的饲草、饲料。比如:麦豆(豌豆)混作是提高三麦单位面积产量的成功经验,但收的草用来修盖房屋却不经久。所以,他们麦豆混作面积只占三麦播种面积的80%左右,其余20%三麦单作,种高产、抗灾力强的大红小麦,多加工,多施肥,产量并不比混作的三麦少收多少。玉米和高粱比较起来,玉米产量高,是社员主要稀饭粮,但高粱却可以多收三倍于玉米的草,每亩一般可收六七百斤;同时,高粱秸秆可以盖房子、夹篱笆、垫床铺、当烧柴,高粱葶子可以穿锅盖、勒匾子,高粱苗子可以扎刷锅把子、做苕帚等等。因此,他们既多种玉米,也适当种些高粱。良种山芋和土种山芋比较起来,良种山芋高产,土种山芋却可以多收三分之一的糠。因此,他们良种土种都栽,一方面可以多收山芋,另方面可以多收一些糠,为养猪多提供一些饲料。
因地制宜,使每一品种作物的特性同每一块土地的土性相适应,尽力做到合理种植,这是千斤大队决定作物布局时的第二个出发点。这个大队的五千三百四十五亩耕地,细分起来有:土质肥,地身高、茬口好、黄土层在一尺五寸深左右的“一等地”一千三四百亩;地势洼、离村远、耕作差、黄土层在五寸左右的“三等地”一千五六百亩;黄土层八寸左右的“二等地”二千二三百亩;此外,还有一部分花碱滩。因此,各生产队在“一等地”上,差不多都安排了高产耐肥的大白马牙玉米和良种山芋;在“三等地”上一般种抗灾力强、耐旱耐涝的高粱和红小麦;在“二等地”上种的多是当地“二伏糙”玉米和三麦。这样,既照顾了各种作物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也考虑了不同土质的增产潜力。
瞻前顾后,合理安排茬口,保证项项作物高产,季季高产,年年高产,这是千斤大队决定作物布局时的第三个出发点。种庄稼不是种一季丢一季,种上年不管下年的事情,而是上年接下年,前茬套后茬。因此,千斤大队在考虑作物布局时,总是既考虑到如何充分利用土地,力争当季当年获得较好的收成;也考虑到如何保护地力,争取连续增产。这里的耕作制度是二年三熟,实行“三麦——大豆(或山芋)——玉米(或高粱)”和“玉米(或高粱)——三麦——大豆(或山芋)”轮作,这样每一块土地在二年中都能得到一次冬闲。但麦收以后,一般地区都是全部种晚秋作物,而千斤大队对于一些种上晚秋顶多能收几十斤、秋后种麦也仅能收几十斤的洼地“低产田”,总是采取“夏耖”晒垡的办法,积极恢复与培养地力,这不但可以提高下年三麦的产量,而且对提高后茬大豆产量也十分有利。再如,充分利用玉米行间空隙种植大豆,是一项花工少,收益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措施。但全部间作,玉米收获以后地里的豆子还在长,不能早耕地,又影响施肥,对提高三麦产量不利。所以,各队一般都间作50%左右,其余50%的地不间作,以便玉米收后可以早耕地、早种麦。这样,既照顾了玉米高产,也照顾了下茬三麦高产。
区别对待,正确处理良种与土种的关系,这是千斤大队在决定作物布局时的第四个出发点。由于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各种作物的特性和生长规律差别很大,安排布局时,最忌作物单一化和品种单一化。这个大队在安排作物计划时,都能根据每一种作物产量高低、生长期长短、抗灾力强弱,经过具体分析,全面安排。他们的做法是:一面积极培育新品种,逐步淘汰落后的旧品种;一面继续使用旧品种,不随便取消哪一种。因此,现在这个大队的老品种和新品种,都有几十种之多。比如玉米当中,既有引进的良种“大白马牙”、“金皇后”等,也有本地土种“二伏糙”、“大红岗”和“小糟棓头”。山芋当中,既有引进的良种“胜利百号”、“五五三”、“五一一六”、“大白芋”,也有本地土种“小白藤”、“二红”、“洋山芋”等。这样,土洋并举,品种多样,各种作物都能各得其所,结果获得了全面丰收。现在,在这个大队试验田里培育的新品种还有二三十种。
注意三方面因素
千斤大队在考虑作物布局时,还能切实注意肥料和气候对各种作物的影响,劳力和畜力从事生产劳动的负担,仔细分析主客观可能条件,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首先是注意发挥肥料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千斤大队在决定作物布局时,不但注意上茬施了什么肥料,适宜种什么作物,还注意本茬将要种什么作物,需要增施什么肥料。例如,前作是山芋茬,第二年春天准备播种玉米,他们便根据这种茬子无论是种玉米还是种大豆,都要比其它茬子早出苗,幼苗壮,但后劲不足,二十天一旱禾苗就又黄又瘦等特点,在冬闲期间,大量增施保水力强、肥效长的塘淤作为基肥;同时间作上春豆或秋豆,经过这样一调节,下茬作物并不比别的茬子长得差,收得少。对于一些地头远的田,运肥花工大,他们就播种一些冬绿肥和夏绿肥。这样不但花工少,而且在培养地力方面效果非常显著。
其次是切实注意气候对各种作物的影响。千斤大队在制订作物布局时,还能根据本地气候的特点,相机行事,随机应变。比如,这里夏秋两季易旱易涝,冬春两季气候一般比较正常,夏熟作物产量要比中晚秋作物稳定得多。因此,这个大队历年秋播面积都占耕地总面积的55%左右;夏秋虽然多灾,为了增强保收程度,他们一方面根据各种作物的特点,千方百计争取早下种,多施肥,增强这些作物自身的抗灾能力,一方面兴修水利,改良土壤,逐步增强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为各种作物正常生长创造条件。另外,他们还有一个多设防线,看年头办事的机动措施。全年计有秋播、春播、夏播和一季晚晚秋等“四道防线”,每一道防线里又有良种、土种、早熟、晚熟、耐旱、耐涝等几套品种。因此,即使灾害年头,工作也较主动。比如,今年春旱,时间之长,旱情之严重,都是近五十年来所没有的。大队原计划播种的八百亩高产的大白马牙玉米,虽然努力抗旱,只种了六百多亩。由于季节迟了,生长期不够,假使硬种下去,在结穗时遇上干旱或雨涝,反而会减产,所以他们便改种了生长期较短,抗灾力较强的“二伏糙”当地玉米。同时在玉米田里又间作了大豆,这样,可以“双保险”:即使玉米受灾,大豆可以多收一些。千斤大队的经验是:抗灾应该早动手;风调雨顺的年头毕竟是少的,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
第三是充分考虑劳力和畜力的合理负担。千斤大队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十分强烈,农忙期间和农闲期间的工作量相差很大的特点,在研究作物布局时,总是实事求是地排出各种作物种、管、收各个环节的工作量以及本队劳动力、畜力的实际工作能力,量力种植,从而错开农活,缓和大忙期间劳畜力紧张的矛盾。比如,在安排秋播面积的时候,他们就考虑到了第二年夏季的收、种、管农活集中,劳畜力紧张的情况,将元麦、小麦、大麦等早熟品种和迟熟品种搭配种植。元麦收上场打下头秸以后,栽几天早山芋,种一茬早大豆,接着收小麦正当其时。这样,拉长了大忙时期,错开了农活,既缓和了劳畜力紧张的矛盾,又有利于精收细打,提高夏栽夏种夏管的农活质量。
严肃认真的精神
作物布局是农业生产上的战略性措施,规划得恰当不恰当直接关系到当季当年甚至更长时间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三者关系的合理安排。千斤大队党支部和管委会对于这件事情,总是严肃认真对待,做到了坚持试验,充分依靠群众,不断总结各方面的经验。
首先是坚持试验,摸清本队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的客观条件,正确地决定每种作物种还是不种,多种还是少种。几年来,千斤大队通过试验,先后引进了“大白马牙”玉米、“碧蚂一号”小麦、“胜利百号”、“五五三”山芋等外地良种,都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对待这件事情,大队领导上一贯是谨慎的。比如,1958年引进玉米高产良种“大白马牙”时,各生产队都不愿意种。大队便在第一生产队选择了十三亩高地、肥地进行试验。结果每亩单产达到二百八十斤,较对比田里的土种“二伏糙”每亩单产二百零五斤多收了七十五斤。这引起了社员的兴趣,许多人说:大白马牙高产,全种大白马牙。大队知道大面积种植大白马牙还没有经验,便一再提醒各生产队不要太冒失,再试验一年。结果,许多生产队由于没有摸清大白马牙的“脾气”,有一部分种在地势洼、茬口薄的地块上,光长秸秆不结穗。有的即使长个穗,上面粒子也是稀稀拉拉,减了产。经过两年的实践,积累了经验教训,第三年才将大白马牙应该种植的面积摸清楚。现在,这个大队的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基本上都有一个幅度,什么地上种什么作物、怎样轮作,基本上也相对地固定下来了。
第二是充分依靠群众,放手让生产队当家作主。千斤大队的领导干部,虽然都是土生土长的,种过多年地。但是,全大队十一个生产队,几百块土地,土质有好有坏,地势有高有低,茬口有肥有薄,哪块地适宜种什么?什么茬口该种什么庄稼?什么土质宜用什么肥料?哪个品种耐水?哪个品种抗病?还是生产队的干部和老农最清楚。所以,在制订布局规划以前,大队党支部和管委会总是先让各个生产队,根据本队的土质、季节、气候、品种等特性,间作、混作、套茬等规律,参照几年来的实际种植情况,预先讨论出一个布局规划,然后再由大队与国家计划和生产队计划对照,作一次必要的综合调整,最后由大队召开生产队干部和社员代表会议,反复商量,多方面分析利弊,共同研究定案。这样一来,各个生产队的作物布局规划,既符合国家种植计划,又做到因地种植。
第三是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千斤大队的作物布局规划,前几年也并不像现在这样周密完整,他们也曾走过一些弯路。但是,走过了弯路,发生了困难之后,他们都能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彻底纠正。比如1957年,他们将一部分旱田改成水田,因为土质不相宜,加上劳力不足,社员管理水田没有经验,结果工本花了不少,收的粮食却不多。接受了这个教训,第二年改为小区试验,结果也不理想,所以又恢复了旱作物。另外,在连片种植、推广良种等方面,各个生产队也都积累了一些正面反面的经验,这在指导合理布局上起了积极作用。
(王维南 蔡则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