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旧址新探——新发现的与鲁迅有关的几处旧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10-19
第4版()
专栏:

旧址新探
——新发现的与鲁迅有关的几处旧址
鲁迅博物馆最近发现了几处与鲁迅有关的旧址,使研究鲁迅的工作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史料。
一、历史博物馆旧址——即现在国子监首都图书馆内。
鲁迅先后在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和佥事职务时,主管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工作。筹建历史博物馆是他当时的工作之一。从鲁迅日记上也可以看出,鲁迅经常到历史博物馆去。他曾把自己收藏的明福禄铜镜和明瓷花碗送给历史博物馆。也替历史博物馆买过瓦当等文物。195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就将这个铜镜和瓷碗送还给鲁迅博物馆,现仍陈列在馆内。
鲁迅对于历史博物馆的工作,还有一件值得追述的事情。1913年的初冬,历史博物馆有十三件古物要运到外国展览,文物送到了当时的教育部来,鲁迅认为这些文物很珍贵,应当守护。当即回家取了两条毛毯,睡在这些文物旁边。
二、女师大临时校舍——西城宗帽胡同14号。
这个地方是当年女子师范大学的临时校舍。由鲁迅和其他一些支持学生正义斗争的教师,临时义务开班授课而自赁的校舍。
1925年5月,女师大校长杨荫榆开除六个学生,引起学生的激烈反对。以后,教育部当局在段琪瑞政府的支持下非法解散了女师大,陈西滢等反动文人也乘机大放流言,但流言和暴力都不能吓倒这些为正义而斗争的学生们。她们就在鲁迅的积极支持下,在这里自赁了校舍,开班上课。这也是斗争的另一种形式。
这所房子是在离西三条不远的地方,据说是在鲁迅的热心协助下找到的。三十几年来,这所房子基本上还保持着原来的面貌。许广平先生在鉴定时,曾经作了很详细的介绍:一进门第二层院子,两边是当时的教室,中间是礼堂,侧面的院子是饭堂,后面是学生宿舍,最边上的两间是当时许广平先生和刘和珍住过的房子。许先生从房角拉开一个壁门,突然出现了另一个通道口,她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秘密的出口。她们当时住在这里,正是为了准备在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可以出走。
三、京师图书馆馆址——座落在方家胡同现女二中校址内,现在还保留着当时的大门。从外面还可以看到“京师图书馆”几个大字,里面还大略可以看出当时京师图书馆的两层院落。
京师图书馆原是北京图书馆的前身。1913年鲁迅就参与京师图书馆的筹建工作,从馆址的选择到经费的预算等,鲁迅都付出了心血。从热河调来的文津阁四库全书,也是由他亲自接办的。1917年1月26日京师图书馆正式开馆时,鲁迅参加了开馆仪式。以后鲁迅还把自己的著作或珍藏的一些书籍送给京师图书馆。现在在北京图书馆还保存了鲁迅当年送的《小学答问》和《会稽郡故书杂集》等书。    
  ·叶淑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