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西藏高原连续第五年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0-04
第1版()
专栏:

西藏高原连续第五年丰收
翻身农民同声感谢党领导成立互助组,使生产年年发展,人民生活天天向上。
新华社拉萨三日电 本社记者报道:西藏高原上的青稞、小麦今年又获得丰收。这是民主改革后西藏农业生产连续第五年获得丰收。目前正是秋收季节,记者分路沿着拉萨河、雅鲁藏布江两岸,穿越东部横断山脉山区,跋涉西部阿里地区,访问了高原的农村,所到之处,尽是一片丰收景象。
记者在访问中见到,高原农村里白天常常悄无人声,而田野里却人群欢腾。藏族农民们每天早出晚归,集中力量收割庄稼。在金黄色的麦田里,互助组员们的歌声和笑声随风飘荡。田头地边临时搭起的锅灶炊烟缭绕,人们中午就在田间吃饭休息。在田间小路上,一群群骡马、毛驴,络绎不绝地把麦捆运往打麦场。收割较早的村庄里,打麦场上已堆起成排的麦垛。
在访问中,许多藏族翻身农奴拿着沉甸甸的麦穗,眉飞色舞地向记者谈起今年的收获。他们异口同声地感激领导他们翻身的共产党,感激党和政府领导他们组织了农业生产互助组。有些翻身农奴说:民主改革后,西藏社会换了人间,藏族人民换了心情。他们说,正是因为这样,西藏的生产年年发展,人民的生活天天向上。今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我们的心情也特别高兴。
西藏农民今年种了三百二十多万克(一克相当于一亩)青稞和小麦。在拉萨河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江河两岸向阳温暖地方的青稞已经收完,农民们正在加紧收割小麦。许多地方互助组之间的劳动竞赛搞得热火朝天。藏族农民们熟一块收一块,有些老人小孩也跑来帮助拾麦穗,地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记者来到拉萨地区堆龙德庆县南岗乡,访问了格桑白宗互助组,组员们正围坐在麦地边喝着酥油茶休息,很远就听见他们的欢笑声。这个由十户翻身贫苦农奴和奴隶组成的“穷棒子”互助组,将近一百克地的青稞、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可达三百斤以上。四十七岁的女互助组长格桑白宗对记者说:“在旧社会里,我们这些人能有什么呢?连人也是属于领主的。现在嘛,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奶牛了。”
东部横断山脉山区的昌都专区和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林芝专区,河谷地带气候温暖,目前,大部地区的收割工作已经结束。怒江畔八宿县白马乡的农民在今年夏季获得丰收后,又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兴修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战胜了连续五个月的严重干旱,使七百多克秋小麦的收成胜过以往任何一年,一千一百克青稞也比民主改革前增产了一倍。老农民罗松说,他活了大半辈子,没有见到过这样严重的干旱,没有见到过人们这样大的干劲,也没有见过长得这样好的庄稼。要是在旧社会,农奴们早拿起饭碗跑出去讨饭了。林芝县的收割工作已接近尾声,农民们已经吃到了新收下来的粮食,许多村头的水磨在轰隆轰隆地运转着,炒青稞和新?粑发出喷鼻的芳香。在人多地少的达则村有三十三户农民,他们在农奴制度下一年内总有几个月要靠野果野菜充饥,民主改革时,贫苦农奴和奴隶平均每人只分到一克多地。几年来,这个村的十七户翻身贫苦农奴和奴隶,攀岩走壁,斩草除荆,开垦出山荒三十七克多。今年这些新垦土地上的青稞、小麦,平均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三百五十斤左右。
记者来到西藏高原上的高原、祖国最西南角的阿里专区。这里的农业区是世界上最高的农业区,平均拔海四千米左右。农民们今年种的一万四千多克庄稼,也普遍获得丰收,金黄色的庄稼,与银色的雪峰交相映辉,藏族农民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收割。阿里专区最西南角孔雀河畔的普兰县,庄稼已经收割完毕,这个县吉让乡的二十八个互助组,青稞、小麦获得了大幅度增产。曲龙村索南普布互助组曾是全乡最困难的互助组,民主改革刚结束的一年,户户缺粮,连种子也靠国家贷给,可是到去年他们就家家有了余粮,今年全组又比去年多收粮食二百斗(一斗约合二十六斤)。吉让乡的农民们说,民主改革前,他们每天发愁,?粑口袋老是空的,这几年年年增添新口袋,今年庄稼只打了一半,许多人家大大小小的羊毛口袋就已经装满了,现在正为赶制新的羊毛口袋而忙碌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