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一次良好实践 阜新具体分析矛盾找到稳产高产方向 辽宁日报社论希望全省农村干部从阜新经验中学习唯物辩证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4-15
第1版()
专栏:

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一次良好实践
阜新具体分析矛盾找到稳产高产方向
辽宁日报社论希望全省农村干部从阜新经验中学习唯物辩证法
据辽宁日报消息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在探寻本地实现粮食稳产和高产途径中,从实际出发,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重新考察和总结了三个典型经验(即毛岭沟封山育林、招束沟治理坡耕地和塔子沟河边造林的经验——称为“三沟”经验),并把三者联系起来,作为阜新县今后实现粮食稳产和高产的方向性的经验,号召全县认真学习,大力推广。中共阜新县委认为:推广“三沟”经验,是改变阜新县水土流失、贫困落后面貌的最正确最切实的途径,是本地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的多快好省的方法。
寻找最根本的实际问题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地多人少,荒山秃岭占全县总面积一半,森林复蔽率很低,水土流失严重。山地和坡地年年遭受洪水吞蚀,河道不断扩宽和淤高,坡耕地和沿河耕地不断减少和日益瘠薄。在全县三百二十四万亩耕地中,严重水土流失的面积占百分之五十一点五。最近十年被洪水冲走的耕地和冲刷露骨的弃耕地,有三十多万亩。解放前的资料记载,全县原有土地七万多块,现在已经被分割成十万多块;土壤肥力也在逐年减退。因此,这个县成了辽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最低的一个县。中共阜新县委过去分析产量不稳定和低产的原因是:一、水土流失严重;二、自然灾害频繁,五灾俱全,尤以旱灾为重;三、土壤肥力低,土地利用不合理;四、地多人少,耕作粗放;五、生产发展不平衡,困难队占很大比例。
在这次总结经验中,经过认真的讨论研究,县委认识到,上述五个问题只是事物的现象,还没有反映出事物的本质。阜新县当前面临的最根本的实际问题是土地破碎、水土流失,肥力减退、耕地缩小,牧场退化。这是历史留下的罪孽遗产,是阜新县人民的沉重负担。但是,县委认为,不能把目前阜新县低产的原因都归之于客观原因,也不能把土地破碎、水土流失当成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而应当着重从工作上找原因,想办法。
“一个姑娘许了三个婆家”
阜新县委同全县干部一起,从本县实际存在的农林牧问题入手,经过不断揭露矛盾,分析矛盾,提高了认识,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阜新县是辽宁省重点产粮县之一,畜牧业基地之一,同时又是林业重点县。这就要求对农林牧三者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但是,究竟怎样统筹,才能“兼顾”?又怎样安排,才算“合理”?过去缺乏调查研究,长期停留在一般号召“农林牧结合”上,没有具体的综合平衡措施,结果农林牧各自为政,互相抵消力量。在强调粮食生产的时候,就把荒山荒地都说成是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强调造林的时候,又把这些荒山荒地划为宜林地;强调发展畜牧业的时候,又把这些荒山荒地称作牧场。实际上并没有具体划清哪些是林地,哪些是牧场,哪些是轮耕地,结果是“一个姑娘许了三个婆家”。又由于农业和畜牧业是现得利,来得快;林业生产周期长,经济效果来得慢,似乎眼前不搞或者少搞一点林业也过得去,结果是农牧一起挤了林。林业跟不上去,山上无树,山水直泻,水土流失不能制止,又加上近几年来对畜牧业的发展、特别对羊的发展没有控制,牛羊的发展已经超过现有牧场的载畜量,使牧场不断退化;羊到处啃树蹬山,又大大破坏了山场的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县委认为,水土流失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阜新县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提高就谈不上。问题一归结到这一点,县委变革现状的决心更加强了。
接着,县委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农林牧结合难不难?制止水土流失难不难?稳产和高产难不难?从阜新县过去的生产实践中能不能找到答案?把问题交给干部和群众讨论以后,答案很快就找到了。“三沟”经验就是这样被重新提出、重新估价的。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为了推广“三沟”经验,阜新县委认为,当前主要的问题是教育干部和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关系”:即农林牧之间的关系;当前生产和长远建设的关系;高产和稳产的关系。就农林牧的关系说,应当认识:这是农林、农牧、林牧三组矛盾的复杂关系。它们不能自发地互相协调,必须由人来进行不断的综合平衡工作,使它们互相促进,而不是互相妨碍。就全部工作说,目前不是林牧挤了农,而是农牧挤了林。今后必须加强林业这个薄弱环节。就当前生产和长远建设的关系来说,农林牧三方面都偏重了当前生产,而忽视了长远建设。就农业来说,只顾了种地,忽视农田基本建设,用而不养,结果耕地日益缩小、肥力日益减退,群众说:“总欠地的账”。就林业来说,只造林,不抚育,造而不护,造了许多林,长不起来。就牧业来说,只发展牲畜,不维护牧场,结果牧场日益退化。县委认为,这样农林牧都只抓当前,不抓长远,就削弱了自己发展的基础。招束沟的群众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他们说,当前生产好比是“饭碗子”,长远建设好比是“命根子”,说“不能只抱住饭碗子,丢了命根子”。就高产和稳产的关系来说,从阜新县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必须抓稳产,然后才是抓高产。稳产是高产的基础,应当稳中求高,先稳后高。
做好劳动力的综合平衡
劳动力不足,是阜新县一个最大的实际问题。阜新县的一切工作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否则就不能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因此,必须首先在劳动力的安排使用上做好综合平衡。“三沟”的经验证明: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抽出一定的劳动力,采取建立专业队、季节性突击或者见缝插针等形式,去搞长远建设,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招束沟公社后拉格拉生产队,在第一年集中力量建成坡耕地水土保持工程以后,头二年固定专业班子,负担工程的维修加固工作,每年用七百多个工,占农业生产用工的百分之七左右。三年以后,撩壕、谷坊上的树木生长起来了,工程更加坚固,维修用工也随之减少,每年约需四百多个工,只占农业用工的百分之四左右。蜘蛛山公社大庙大队塔子沟生产队和七家子公社毛岭沟,都是采取专业队形式(主要是护林员),护山护林,在植树造林时,则组织广大社员临时突击;他们造林和护林用工也都不超过农业用工的百分之七。根据“三沟”情况,县委算了一笔大账,各社队像“三沟”这样,拿出一定数量的劳力,从事长远基本建设,全县一百六十七万亩坡耕地,按后拉格拉生产队每公顷基建用工十二个推算,两三年就可以把全部坡耕地治理一遍。这些治理用工每年也不过占全县农业总用工的百分之七,而且长远建设用工多半是在农闲季节,并不影响农忙季节的生产。
大力推广“三沟”经验
阜新县委已决定把“三沟”经验作为实现本县稳产和高产方向性的经验,向全县大力推广,并提出了“五项措施”,即封山育林,造林(主要是护岸护田护沟林),治理坡耕地,肥料翻番(办法是种红薯,开粉房,种草木樨、紫穗槐),搞好种子及其他技术措施。红薯,过去是当做高产作物种,现在当做一项平衡农林牧关系的措施来抓。全县计划拿出百分之五的坡耕地,种红薯十六万亩,以便养猪积肥和粉浆沤肥,既能增产粮食,又能增加副业收入。有了饲料的保证,还可多养猪、控制羊的发展。
目前,阜新县已展开了推广“三沟”经验的活动。两个月来各社队的干部和社员,纷纷到“三沟”去参观学习。县委要求各社队在自己的本地树立自己的封山、治坡、治河的样板。全县广大社员按照“三沟”的经验,已经开展了封山、造林和治理坡耕地的活动。
本报讯 辽宁日报四月七日发表题为《阜新县总结“三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的社论,摘要如下:
阜新县总结“三沟”经验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指出了水土流失严重的风砂地区今后生产建设的方向,而且是运用毛泽东思想解决本地生产方针问题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一次具体实践。
阜新县是辽宁省著名的风砂干旱地区,粮食平均亩产只有七十多斤。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看成是铁板一块。先进的地区总有它落后的一面,后进的地区也总有它先进的一面。阜新县的山地、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河边地每年受到水冲砂压,山封不起来,林木草源保护不住,是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是,究竟有没有因为封得好、不受破坏的山林呢?有没有因为治得好、水土不流失的坡耕地呢?有没有因为治得好、不受洪水吞蚀的河边地呢?答案无疑是有的。阜新县委正是抱着这种观点,重新发掘了过去就存在的“三沟”经验,并且作为解决阜新县水土流失严重这个根本问题的方向性的经验,重新给以估价,号召全县学习。这样,就使得先进和落后的矛盾突出起来,为下一步解决矛盾开辟了道路。这是“一分为二”的方法的一个具体运用。
总结“三沟”经验,引起阜新县的同志们重新思考了这样的问题:主要的矛盾究竟是什么呢?阜新县的同志们是从分析当前实际存在的农林牧各自为政的矛盾入手,又进而分析了农林牧本身各自也只注重当前生产方面,不注重基本建设方面的事实,然后得出了结论: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要学会正确处理当前生产和长远基本建设的矛盾。任何生产事业,都既有它的当前生产的方面,又有它的长远的、基本建设的方面。如果只顾当前方面,忽视了长远方面,事业就不能健全发展,终久难以为继。当前生产和长远建设,这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毛主席告诉我们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阜新县的领导上抓住了事物本身的矛盾,从事物内部去找原因,这样就抓住了事情的本质,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三沟”的典型经验,正是在这样一个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被重新提出、重新估价,不是作为局部的、技术性的经验,而是作为正确处理了农林牧矛盾、正确处理了当前生产和基本建设的矛盾的范例,列到全县学习和推广的议事日程上来。
我们希望:全省农村工作干部从阜新总结“三沟”经验中学到革命的精神、学会革命的辩证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