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阅读
  • 0回复

依靠贫下中农解决林牧矛盾 石佛公社发动和组织饲养员兼管树木 四百多饲养员放牧时精心护林,新树苗绝大部分成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8-19
第1版()
专栏:

依靠贫下中农解决林牧矛盾
石佛公社发动和组织饲养员兼管树木
四百多饲养员放牧时精心护林,新树苗绝大部分成活
本报成都十八日电 记者廖永祥、李德森报道:四川乐至县石佛公社各生产队,有计划地发动和组织饲养员兼管树木,使他们变成树木的保护者,解决了牧业和林业之间的一个重要矛盾。
石佛公社几年来栽种了各种树木一百四十多万株,其中很大一部分分布在荒坡、河边、路旁,常常为牲畜践踏、啃咬。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各生产队把这些树木分别交给四百五十多名饲养员管理,建立了责任制度,有效地防止了牲畜损毁树木。往年植树,成活不到一半,自从交给饲养员管理后,今年新植的六十多万株树,百分之八十五都已成活,而且管得好、长得好。
发动饲养员管树,是石佛公社摸索了多年才总结出的好办法。过去,这个公社年年造林,但是幼树成活率很低。群众说:“只见人栽树,不见树成林。”公社以及各生产队采取了许多管理林木的措施,效果都不大。原因何在?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保证幼树成活?成了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九六二年秋天,这个公社的第四大队第五生产队耕牛饲养员、下中农社员吴佑达,到一处荒坡上作了详细调查。坡上栽了八百多株树,可是有一半以上被牛、羊损伤、踏断,甚至连根拔起。这些幼树大部分都是桑树,叶嫩,牛、羊都喜欢吃。饲养员在放牧时不但放手让牛、羊吃,而且在割草的时候,也喜欢割桑树的枝叶。吴佑达心想:牛是集体的,树也是集体的,自己是集体的成员,为什么让自己的牛毁自己的树?他盘算了很久,终于向生产队提出了由饲养员兼管树木的建议。他说:“我们队的树木大半种在荒坡、河边、路旁,这些地方都是放牧地,饲养员每天要去五次,早晚去放牛,三顿饭后去割草,只要把管树的责任交给饲养员,不但可以防止牛、羊践踏幼林,还可以把树木管好。”
第五生产队采纳了吴佑达的建议,划了一片有五百多株幼树、八亩大的荒坡给他管理,作为试点,有了成效再推广。吴佑达担负了管理树木的任务后,首先以身作则,改变了过去撒手放牛的习惯,只准牛吃草,不让牛伤树。他还利用上坡割草的机会,给幼树松土、浇水。吴佑达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坡上,哪家的羊上了坡,哪家的娃弄坏了树,他立即制止,同时还向队委会反映,提出批评。他这样做,引起个别社员的不满,说他“多管闲事”。但是,队委会却不断鼓励他,贫农下中农社员也支持他这样做。吴佑达管理林木的积极性更高了,从一九六二年秋天到一九六三年夏天,他不但把原有的一些被牛、羊践踏过的树管理得很好,使它们长了新的枝叶,而且使大批新栽的幼树全部成活。五队总结了他的经验,在全队推广。全队四名耕牛饲养员,把分布在荒坡上的树木划片包干,全部管了起来。一九六三年内,第五队新栽的树木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原有的树木也都生长很好,没有遭到破坏。
今年年初,石佛公社总结了第五队发动饲养员管树的经验,组织全公社各生产队讨论,各队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抓住了树木管理中的关键。接着,公社又召开了全社的饲养员代表会议,听取饲养员们对这个问题的意见。经过讨论,饲养员们都愿意把管树的责任担当起来。接着,各生产队作了具体安排,把种在荒坡、河边、路旁最容易遭受破坏的树木,全部分配给饲养员管理。
石佛公社共有一百零四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有四、五名饲养员。为了充分调动饲养员护林的积极性,把树木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公社和各生产队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公社党委、大队党支部以及各生产队,都加强了饲养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选择了一些树木管理好、效果显著的典型事例,向饲养员进行宣传教育,使饲养员认识到,管好树木,为集体立了功,使全体社员增加了收入,还给后代子孙造福,这是长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最先发动饲养员管树的第四大队第五生产队,由于树木管理得好,特别是桑树管理得好,桑叶充足,去年养蚕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今年的春蚕和夏蚕又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加上其他经济林木的收入,今年夏收分配中,全队每户社员的收入平均增加百分之五十。社员们说,这和饲养员辛勤劳动、精细管理分不开,不要忘了饲养员的功劳。此外,各生产队还定期评选管理树木好的饲养员,分别送喜报、贴红榜。今年上半年,全社就有一半以上的饲养员受到表扬。同时,各生产队还根据各个饲养员管理树木的多少、面积的大小、质量的好坏,分别评工记分。为了保证这些措施的贯彻,各生产队都由干部、饲养员、社员代表组成检查组,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因而更好地督促、推动了饲养员进一步把树木管理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