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同群众心贴心 四赞焦裕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2-17
第6版()
专栏:

同群众心贴心
四赞焦裕禄
于廷
又黑又瘦的焦裕禄,倚在门前,望着蔽天盖地的风雪发呆,这一个场面,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当中了。
焦裕禄的眼神,是那么深情,又是那么坚定,他在做什么呢?他的心飞到秦寨去了,飞到张庄去了,飞到赵垛楼去了,飞到老韩陵去了,他的心在兰考全县的大地上巡行。他看见许许多多老贫农在同这场漫天大雪带来的新困难作斗争。他感到黄河故道旁边草屋里和牲口棚里的寒意,向他身上一阵阵袭来。他耳边响起了毛主席教导共产党员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的伟大声音。焦裕禄迅速行动起来,立即给公社下达在雪天里关心群众生活和生产的具体指示。在彻夜未眠之后,又率领县委的干部到同风雪斗争的最前线去了。
共产党人对无产阶级和贫下中农的深厚的阶级感情,通过焦裕禄的行动,非常生动非常丰富地显示在一切人面前。
一个老贫农曾经对焦裕禄说:“你的心贴着我,我的心贴着你,咱俩可是一个心思。”这句话实际上解答了两个问题:共产党人的阶级感情应该达到什么标准?这种阶级感情能够产生什么作用?
焦裕禄式的阶级感情,其标准就是把心贴着群众。第一,这种阶级感情不是抽象的、一般的,而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焦裕禄在风雪中关注的,在通宵不眠中焦虑的,既是兰考县三十六万人民,又是秦寨、赵垛楼这家那户的贫下中农。他对劳动人民的疾苦感受是最实在最深切的。因此,第二,这种阶级感情是最强烈的,是全身心的。焦裕禄对贫下中农是多么一往情深啊!他的心里燃起一团熊熊烈火,要去温暖自己的阶级兄弟,什么也不能阻碍他去表达这种伟大的阶级之爱。第三,这种阶级感情不是空泛的热情言词,而是体现在一系列切实具体的行动上的,是在工作上落实了的。
“将心换心”,“心心相印”。焦裕禄把心贴着群众,群众也把心贴着焦裕禄,贴着共产党,贴着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共产党人的阶级感情,激起了无产阶级、贫下中农和其他劳动人民对革命的热爱,“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在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下,中国六亿五千万颗心互相紧紧贴在一起,成为震撼山河的无比巨大的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