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吉林农业科学院用整风精神辩论政治和业务的关系 突出政治才能坚持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3-26
第1版()
专栏:

吉林农业科学院用整风精神辩论政治和业务的关系
突出政治才能坚持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编者按:“只有在自己的头脑里抛弃个人主义,才能坚持社会主义科学研究的方向,才能掌握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方法。”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同志们关于政治和业务关系的这个正确认识,抓到了问题的根本。农民科学家陈永康同志关于《我在后半辈子怎样干革命?》的发言,也以他自己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科学工作者是研究科学的,不能要求他们象政治工作者那样专门研究政治;也不能要求他们象哲学工作者那样专门研究哲学。但是,有一个根本问题是共同的,那就是为什么研究科学?为谁研究科学?用什么方法研究科学?也就是说,要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抛弃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树立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方法。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只有不断克服个人主义的思想,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而进行科学研究,才能结出硕果,促进祖国科学事业更加繁荣。假若从“钻一门,露一手,夺高地,站住脚”的个人主义立场出发研究科学,走上邪门歪道,是不可能研究出多少名堂的;即使暂时作出一点成绩,也会象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同志们所说的,是“不可能巩固的、持久的。一到关键时刻还是过不了硬,而且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科学研究工作者要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同政治工作者、哲学工作者一样,根本的根本是勤奋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在实践中学,带着问题学。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谈到知识分子问题的时候,着重指出:知识分子“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我们永远要记住毛泽东同志这个教导。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多同志在这次关于政治和业务关系的讨论中,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进行的检查,陈永康同志为革命争高产,不计个人名利的风格,都进一步说明了政治是科学研究工作生命线的道理。
本报长春二十五日电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热烈开展政治与业务关系的讨论。科学研究工作者敞开思想,各抒己见,用整风的精神,分析和批判了重业务轻政治的错误思想,进一步认识到突出政治,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促进思想作风革命化的重大意义。
衡量业务是不是过硬,一定要有阶级观点。我们需要的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业务过硬
讨论主要是围绕不突出政治,业务能不能过硬这个问题展开的。开始,有些同志觉得,业务上是否过硬,同一个人的政治思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说:“政治好的,业务不一定就好;政治不好的,业务也不一定就不好。”还有的说:“不突出政治,从个人名利出发,在业务上一样可以搞出成绩来,一样可以过硬。”这些问题,立即引起全院同志的广泛注意和热烈讨论。
大家首先讨论了什么叫业务过硬、需要什么样的业务过硬的问题。有的同志认为,看一个同志在业务上是不是过硬,主要应从发表论文或写书多少、掌握文献多少以及外文水平如何来衡量。许多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这样看待业务过硬,缺乏阶级观点。他们说,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任何技术、业务活动,不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就是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因此衡量一个人的业务是不是过硬,一定要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只有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业务过硬,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业务过硬。许多同志举出大家都熟悉的院内院外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光是有一套技术专长,不把它用到革命实践中去,或者把技术作为获取个人名利的一种手段,都不能算做业务真正过硬。许多同志还主动检查和批判了过去只从学术水平、理论水平来看待业务过硬的单纯技术观点。大家经过充分讨论以后,逐步认识到所谓业务过硬,首先要有一个政治标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应当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赞扬的过硬,是科学为生产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硬,是经得起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实践考验的过硬。
如果不突出政治,不以毛泽东思想为统帅,就不可能有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业务过硬
大家在解决了业务过硬的标准的问题以后,接着讨论了不以政治为统帅,业务到底能不能过硬的问题。大家认为,业务本身不是能动的,它一旦为人所用,就要受人的思想支配。所以有什么样的思想面貌,必然有什么样的工作面貌。
许多同志指出,突出政治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的问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坚决彻底地克服个人主义。不少同志列举事实说明,只有在自己的头脑里抛弃了个人主义,才能坚持社会主义科学研究的方向,才能掌握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方法。如果不突出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正确的工作动力,没有正确的思想方法,要想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业务过硬,是根本不可能的。有些同志列举了这样事实:一个由一名所长、二名室主任和三个具有十年研究经验的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去年搞的样板点比前年产量还低;而一个刚从大学毕业才六年的实习研究员,去年搞的样板点不但比前年增了产,而且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养猪积肥的经验,深受当地广大贫下中农的赞扬。原因就是:前者在样板点上总想搞点什么个人名堂,对于当地的生产抱着“作客”的态度;后者完全抛开个人得失,全心全意地研究和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大家认为,如果不突出政治,不以毛泽东思想为统帅,科学研究工作就必然不能过硬。
从个人名利出发进行科学研究,如果不加纠正,势必走上邪路
对如何看待从个人名利出发也能做出一些成绩的问题,大家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许多同志认为,在个人主义动机支配下,是有可能学到一些专长,也有可能作出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的。但是从个人名利出发作出的成绩,不可能是巩固的、持久的,一到关键时刻还是过不了硬,而且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不少同志用具体事实说明,有些人在个人主义思想支配下,越是有能力,对于革命事业的危害也就越大。比如有的在研究上搞“公私合营”,抱着“钻一门,露一手,夺高地,站住脚”,“水涨船高,捞一把”的态度;有的自以为本领大了,就翘起尾巴,向党讨价还价;有的一旦有了技术,就在国家计划的名义之下搞个人名堂,等等。这些思想和行动都给革命事业带来了损害。曾广然在红专问题上曾经走过一段弯路,他说:“一个人如果不突出政治,如果不抛弃私心杂念,绝不会很好地掌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过硬的科学技术本领。即使有一点技术,也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反而会把它当作向党向人民要名要利的资本。”大家从讨论中认识到,从个人名利出发进行科学研究,是要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抵制和反对的;如果不加纠正,沿着这条道路滑下去,势必走上邪路,迷失前进的方向。
政治无事不在,无时不有。必须在平时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也处处突出政治
大家还讨论了政治和业务究竟能不能轮流突出的问题。有的说:“忙时要突出业务,闲时要突出政治。”还有的说:“搞运动要突出政治,平时要突出业务。”许多同志指出:这种把政治与业务平列起来,主张轮流突出的观点,是折衷主义。大家认为,无论忙闲,无论运动还是平时,都要突出政治。政治无事不在,无时不有,政治渗透在科学研究工作的一切时候和一切方面。许多同志用自己的经验说明,工作越忙,任务越重,越要突出政治,越要用毛泽东思想挂帅,这样才能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干劲足,才能避免事务主义,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因为忙,就不去突出政治,不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就会在节骨眼上,在关键时刻,解除思想武装,就会在阶级斗争中打败仗。许多同志还指出,只有在平时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处处突出政治,一点一滴地用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各项运动中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坚持无产阶级方向,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顶得住,过得硬。如果平时不突出政治,在运动中突出政治只是一句空话。大家还指出,把政治与业务平列起来的折衷主义观点,表面上似乎也还讲政治,实际上是只要技术,不要政治。这种折衷主义观点的危害性非常大,因为它有欺骗性,能够起蒙蔽作用。
目前,这个讨论,正在围绕怎样真正突出政治的问题,在科学研究人员中逐步地深入展开;许多下乡办样板田的同志,还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开展讨论,要力争从根本上解决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世界观问题。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通讯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