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工业学大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1-27
第1版()
专栏:

工业学大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
我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大庆油田的英雄代表,铁人王进喜同志逝世已经一年多了。
一年多来,我们的祖国展现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经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更加巩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现了新的跃进局面。在工业战线上,到处呈现出一片沸腾的景象。铁人生前为之努力奋斗的我国石油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当人们听到我国石油工业无论是产品品种和数量都已经做到全部自给的时候,听到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接连发现令人鼓舞的新油田的时候,谁能不衷心怀念在那艰难的年代,开创大庆油田的闯将,那曾经为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建立功勋的铁人呢?
人们怀念铁人,不仅由于他对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重要的是,他用自己毕生的革命实践,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我国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光辉形象。王进喜一生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在三大革命斗争中,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捍卫和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把他从一个旧社会的放牛娃,培养成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我们留下的“铁人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国人民勇往直前。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人
一九六○年春,正当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候,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各国反动派乘机联合反华,美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苏修叛徒集团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还妄图在石油上卡我们的脖子。在那“高天滚滚寒流急”的日子,一声春雷,传来了我国发现大庆油田的喜讯。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我国石油战线集中优势兵力,在大庆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就在这个时候,铁人王进喜,从玉门率领一二○五钻井队,千里迢迢赶来大庆。
从玉门开往大庆的列车,穿过一座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在伟大祖国的原野上奔驰。王进喜禁不住心潮起伏。一九五九年在北京出席全国群英会期间见到的一切,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那是他第一次到北京,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着个大气包,他曾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听了这话,他没有再问下去。心想:“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没有汽油怎么行呢?我是一个石油工人,眼看让国家作这么大的难,还有脸问?”他越想心里越沉重,到人民大会堂开会,心情也一直不能平静。休息时间,他一个人悄悄地躲在一边,闷着头抽烟……。
每当想起这些,他感到那煤气包象千斤重担压在自己的身上,压在中国石油工人的身上。他曾多次向战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工人阶级的责任。”
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就是带着这种要为国家承担压力的高度责任感,来到了大庆。当他看到天南海北前来参加会战的几万名战友,看到铁路沿线摆了几十里长的堆积如山的设备器材,看到就要开发的一望无边的大油田的时候,浑身充满了力量。他满怀激情地站在大荒原上,随手扒开积雪,从地上抓起一把土来,嘿!这是什么样的土啊?黑呼呼的!这时,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覆盖在这黑土下大片大片的油层。他撩开身上的老羊皮袄,大声地对战友说:“看,这儿就是大油田,这回咱们可掉进大油海里了!同志们,摆开战场,甩开钻机干吧!这一下子可要把石油落后帽子扔到太平洋去了!”
当时,那股高兴劲,使这个性格刚强的老工人,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在旧社会,他六岁拿起讨饭棍,拉着被地主逼瞎了双眼的父亲四处讨饭的时候,他没有流过眼泪;他八九岁给地主放牛羊,成年披着件破羊皮,光着下身,赤着脚在大山里跑,动不动挨地主棍棒的时候,也没有流过眼泪;刚十五岁,他被拉进玉门油矿当苦力工,满身被封建把头、矿警和美国“技师”,用鞭子、青铜棍抽打得一道道血印子的时候,他压抑住满腔怒火,从来没有流过眼泪。而今,在毛主席的号召下,眼看全国石油战线千军万马会师大庆,一场开创中国石油工业广阔前景的大会战,就要在这里打响了,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这个从来没有流过眼泪的老工人,高兴得热泪直流。他恨不得一拳头砸开地层,让乌黑发亮的原油哗哗地喷射出来……。
三月的大庆,朔风呼号,滴水成冰。会战上得很猛。一下子几万人从全国四面八方汇集到大荒原上,立即面临着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了大问题。
为了战胜困难,夺取胜利,油田党委号召参加会战的职工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用毛泽东思想指挥战斗。在油田党委的领导下,广大石油战士每天晚上,在篝火旁,在牛棚、马厩里,认真地学习,热烈地讨论。王进喜带领一二○五队,一连好几个晚上,围着篝火一边学习,一边讨论什么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怎样对待困难?大家越学心里越热火。工人们异口同声地说:拿下大油田,哪能没有困难?但是,这困难,那矛盾,国家缺油才是最大的困难,最主要的矛盾。这个矛盾不解决,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就会利用这个缺口来卡我们,封锁我们。我们决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群众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给了王进喜极大的鼓舞。他向战友们说:“我们工人阶级,就要有这样的雄心。现在我们流点汗,吃点苦,为的是快快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强大,只要国家有了油,再苦再累也高兴。”
王进喜和英雄的大庆工人们,就是这样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方,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夺油大战。
那时候,钻机还没有运到,他们天天派人到车站去等。王进喜更是坐不住,睡不稳,到处调查访问,了解地层的情况。不几天,钻机到了,但是吊车、拖拉机不够用,六十多吨重的钻机躺在火车上卸不下来。大家都很着急,王进喜说:“没有吊车,咱们有人在。毛主席不是说人是最可宝贵的吗?只要有人在,咱们就能想办法把钻机卸下来。”
全队的小伙子们被队长那浑身的劲头和激动的神色所鼓舞,“上呀!”一声呐喊,便行动起来。大家一鼓作气,从清晨干到太阳偏西,硬是用绳子拉,橇杠撬,木块垫,把钻机从火车上卸了下来,运到井场,又花了三天三夜时间,把四十米高的井架矗立在大荒原上。
眼看就要打井了,可是,水管线没有安好,开钻没有水怎么行?大伙说,“咱们用盆盆端!”有人不同意,说:“你们见过那个国家端水打井的?”王进喜理直气壮地说:“就是我们的国家!”
他带领工人们同井场附近的贫下中农一起,终于奇迹般地用人力端来几十吨水,提前开了钻。
一九六○年四月十四日,当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巍然的井架披上金色霞光的时候,井场上一片繁忙,王进喜大步跨上钻台,握住冰冷的刹把,纵情地大喊一声:“开钻了!”这声音威武雄壮,气吞山河!正象王进喜在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此情此景,使他感到自己不只是在向地球开钻,而是手执武器在向帝修反、向整个旧世界宣战!
经过五个紧张的日日夜夜,这大庆会战的第一口井终于喷出了乌黑发亮的原油。王进喜和工人们围在井场的周围,眼看着那高高喷起的油柱兴奋得忘掉了一切,一个劲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
这千年封闭的大油田啊,终于乖乖地打开了大门。
这是用世界上从来没有见过的方法打出来的油井。这口井,打出了东方无产阶级的志气,显示了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威力;它向全世界宣告,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但战斗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在第一口井打好以后,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
五月一日,天刚蒙蒙亮,王进喜在井场上指挥工人放井架“搬家”,忽然一根几百斤重的钻杆滚下来砸伤了他的腿。王进喜痛得昏了过去。等他醒过来一看,井架还没有放下,几个工人在围着抢救他。王进喜急了,对大家说:“我又不是泥捏的,那能碰一下就散了?”说完,猛地站起来,举起双手,继续指挥放井架,鲜血从他的裤腿和鞋袜里浸了出来。……
领导和工人们坚持把他送进医院。可是在这热火朝天的会战中,他怎能安心住下来呢?一天深夜,王进喜深一脚、浅一脚地从医院回到钻井队,只见他手里拿着拐棍,腿上的绷带沾满了泥。大家赶快帮助他收拾床铺,让他休息。可是,还没等安排好,王进喜已经拄着拐棍上井去了。
打第二口井的时候,王进喜的腿伤还没有好,成天拄着双拐在井场上来回指挥。一天,轰隆一声,钻机上几十斤重的方瓦忽然飞了出来:井喷的迹象出现了。
井喷,就是埋藏在地层深处的水、原油和天然气,突然夹带着泥沙,在地层的高压下迸发出来,如不赶快压住,不仅会井毁人亡,连那高大的井架也要被吞没到地层里去。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王进喜忘记自己的腿痛,立刻奔上前去。压井喷需要用重晶石粉调泥浆,井场上没有,他当机立断决定用水泥代替。一袋袋水泥倒进泥浆池,没有搅拌机,水泥都沉在池底。这时,王进喜奋不顾身,把双拐一甩,说了声:“跳!”就纵身跳进了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来搅拌泥浆。几个年轻小伙子也跟着跳了进去。他们整整奋战了三个小时,险恶的井喷终于被压下去了,油井和钻机保住了,王进喜的手上身上却被碱性很强的泥浆烧起了大泡,同志们把他扶出来时,腿疼得使他扑倒在钻杆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滚下来。
王进喜哪里是在打井?他简直是在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一口口的油井!在那战斗最紧张的日子里,他成日成夜地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啃几口冻窝窝头;困了,倒在排好的钻杆上,盖件老羊皮袄,头枕钻头休息一会儿;天下雨了,头顶雨衣不离开井场。他把艰苦当光荣,把艰苦当幸福,为着一个宏伟的目标,把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他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来抒发自己的革命豪情:“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
有一回,他帮助一个井队制服井喷,在井场上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回到大队时,浑身上下都沾满泥浆,两只鞋用绳子绑着,已经分不清鞋和脚了。吃饭的时候,吃着吃着,碗掉在地上,人却靠在墙边睡着了。工人们见他一天天消瘦,眼眶越来越深陷下去,都关切地要他注意休息,他却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井场附近的老乡们,日日夜夜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们深深地被王进喜这种革命加拚命的精神感动了,他们向工人们夸赞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
从此,“铁人”这个光荣的名字很快便传开了。“向铁人学习!”“发扬铁人精神!”响遍了整个大庆油田。
在开发大庆油田的日子里,王进喜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打井上。为了早日拿下大油田,摘掉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他不仅使自己所在的井队上得猛,打得快,而且主动帮助别的井队打得快,打得好。别的井队缺少零部件,只要他们有,就马上派人送去;打井遇到困难,他总是亲自带人去支援。他说:“我们一个井队打得再快,也拿不下个大油田,我们要让所有的队都打上去,超过我们,那才叫人高兴哩!”
为了早日拿下大油田,他争分夺秒地奋战在井场上,不允许任何环节有片刻的耽误,丝毫的差错。有一回,他的井队打完井,射孔层位老确定不下来,不能“搬家”,他就径直地跑到地质指挥所去质问。人家劝他不要急,说顶多耽误一会儿打井。他听了这话,当场反驳说:“为什么要耽误一会儿打井?时间是党的,是国家的,谁也没有权力白白浪费!”
他这种严格的精神,不仅对别人,更用来要求自己。一次,他的井队工作出了差错,领导在大会上批评他们。那天,王进喜去晚了一会,刚走到会场门口,有个工人对他说:“慢点进去,领导上正批评我们哩!”王进喜爽朗地说:“看你这个同志说的,披红戴花的时候,让我抢着往头里去,受批评了,就叫我躲起来当狗熊,我才不当这个狗熊呢!”说完,他就一直走到前面坐下来。事后,他对那个工人说:“领导批评我们,是对我们关心,是为了把革命工作搞好,我们有错误就改,这才叫对革命负责啊!”
为了早日拿下大油田,他对待工作始终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他经常对人说:“干工作光有一股子干劲,猛打猛冲是不行的,张飞还粗中有细嘛!打井一定要注意质量。要对油田负责一辈子,就要对质量负责一辈子。”他每打完一口井,都要发动大家认真地总结经验。一次,他们队打的一口井,质量稍差些,王进喜干脆让大家推倒重来,并且在以后年年都带领工人去看,要大家记住这个教训。就是检查合格的井,他每隔一段时间也要回去看看,征求采油工人的意见。后来,油田上推广了他们这个“回访”经验,成为一项固定的制度。
一九六三年,油田指挥部号召打直井,要求井斜由原来的五度缩小到三度。这在当时是很高的质量标准。领导同志问王进喜:“你准备怎样干?”王进喜说:“依靠党,依靠群众,按毛主席的教导去实践。”
回到队上,他和老工人、技术人员一起来学习《实践论》。他说:“我们要打直井,首先脑瓜子里要有个直井,就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照毛主席的《实践论》去办。”他同战友们一边调查研究地层情况,一边改革钻头钻具,边干边总结经验,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终于用四十年代的老钻机打出了当时全油田第一口斜度只有二度多的直井,以后又降低到只有半度多,为全油田创造了打直井的宝贵经验。
王铁人和英雄的大庆工人们,就是这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夺得了石油会战的光辉胜利。在一九六○年六月一日,大庆运出了第一批原油;在一年零三个月里,基本上摸清了油田面积和储量;会战第三年,便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大油田,为发展祖国石油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
一九六三年的一天,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传来:我国石油基本自给了,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铁人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他扬眉吐气,到处同人谈论这件大喜事,同大家分享胜利的喜悦。
“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我国石油工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实了毛主席的这一英明论断,给了帝修反一记响亮的耳光!
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伟大号召。这一年,王进喜代表大庆工人光荣地出席了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见到了日夜思念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当时,他是多么高兴啊,他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滚滚热泪,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
站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面前,作为一个普通石油工人的王进喜,怎么能不心情激动呢?是毛主席使他从奴隶变成了国家的主人;是毛主席教会他懂得了革命的道理;是毛主席把多打井、多出油,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任务放在了他的肩上。这使他感到光荣,也感到责任的重大。他觉得应当做的事情还很多,过去做的比起毛主席的期望还差得很远很远。
他经常向别人说:“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
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英雄
王进喜经常对人说:“打井要跟天斗,跟地斗,也要跟阶级敌人斗,跟错误思想斗。大庆油田不斗争根本出不来,共产主义不斗争也不可能到来。要干一辈子革命,读一辈子毛主席的书,斗争一辈子。”在大庆石油会战艰苦奋斗的几年间,王进喜在和大自然斗争中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人,在和阶级敌人、错误路线、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同样是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英雄!
一九六○年秋,会战刚刚打响,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和薄一波之流便接连窜到大庆,污蔑石油会战是“大混战”,胡说什么“会战乱糟糟的,不象搞工业的样子”。他们从政治上压,经济上卡,使尽手腕,千方百计破坏会战,妄图迫使会战“下马”。王进喜听了这些话,气愤地说:“大会战乱得很吗?依我看,大会战好得很,非常好!是毛主席、党中央关怀我们,让全国石油工业部门都派队伍来会战,让全国人民都来支援。不搞会战,不吭不哈的,怎么能拿下大油田?又怎么和帝修反作斗争?”他和英雄的大庆工人坚决顶住了“下马”黑风,继续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坚持把会战打上去。
会战在胜利前进,斗争也越来越激烈。
一九六一年,刘少奇一伙配合帝修反掀起的反华恶浪,趁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的暂时困难,在社会上刮起一股“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复辟资本主义的妖风。这股妖风也吹到了大庆。某些思想觉悟不高的人,害怕艰苦,在困难面前产生了动摇,说什么“做工不如务农”。为了抵制这股妖风,全油田开展了冬季整训活动,对职工进行阶级教育。王进喜这时是钻井二大队的大队长,他每天身背干粮袋,亲自到各个井队去做工作,并且在职工大会上,大讲毛主席发出的“人民公社好”的伟大号召。他说:“伟大领袖毛主席历来教导我们,‘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我们决不能上阶级敌人的当。”他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带头顶住这股妖风,坚持石油会战。他说:“谁个革命,谁个不革命,在这关键时刻,要经得起考验。”
有人告诉他:“听说‘三自一包’是上头讲的。”
王进喜斩钉截铁地说:“不管它是上头讲的,还是下边刮的,不符合毛泽东思想,我们就要坚决顶住!”
王进喜就是这样,处处维护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原则斗争。他不仅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斗,也坚决同错误思想斗。当时有人很为他担心,劝他说:“你不要见事就管,见事就说,刚强是非多呀!到处得罪人,怎么得了?”王进喜听到这话觉得不对头,反问那个同志说:“你这是从那里冒出来的谬论?为什么‘刚强就是非多’?按党的指示,应该说的我们就要说,应该干的我们就要干!为了党,为了革命,我们要斗争一辈子,斗到底,有什么可怕的?”
为了顶住妖风,坚持会战,大庆油田党委号召大家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己动手盖房种地,加速油田建设。王进喜立即把职工家属组织起来,领着大家打土坯,拣木料,盖“干打垒”房子。又组织大家开荒种地,没有拖拉机,就用人拉犁。经过两年奋战,到一九六二年,他领导的钻井二大队盖起了七千多平方米的“干打垒”宿舍;这一年,收获粮食五万多斤,蔬菜十几万斤,当严冬到来的时候,全大队的工人和家属都住进了温暖的新房。
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为了安排好群众的生活,铁人真是操尽了心。他常对人说:“干革命不能忘了两条,一条是不能忘了学习毛主席著作,一条是不能忘了阶级兄弟。”毛主席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光辉著作,他学了几十遍。铁人随身有个小本子,上面记了许许多多关于群众油盐柴米的事。他看到住地离市镇比较远,工人和家属上街买粮、寄信、看病不方便,孩子们没有地方上学,就和有关单位商量,先后在村子里办起了粮店、商店、邮局、卫生所和一所帐篷小学。大庆油田最早的一批社会主义新型矿区——工农村,便这样诞生了。
从此,广大工人更加坚定了坚持会战的决心;少数暂时受蒙蔽的人,也普遍提高了认识,擦亮了眼睛,阶级敌人破坏会战的阴谋破灭了。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在这场空前激烈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中,经受了更加严峻的考验。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在毛主席《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号召下,王进喜冲破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干扰,和广大工人群众一起,向刘少奇一伙钻进党内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猛烈开火,狠批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他对大家说:“这帮子反革命,戴着红帽子,藏着黑心肝,妄想复辟变天,来专我们无产阶级的政。让他们搞下去,就要千百万人头落地,就会再出现白毛女、黄世仁。工人阶级要在文化大革命中打头阵,粉碎他们的阴谋,夺取文化大革命的胜利!”
一九六七年初,一小撮阶级敌人阴谋从极“左”的方面破坏大庆油田的文化大革命。他们散布谣言,刮起一股妄图否定大庆道路、砍倒大庆红旗的妖风。一天夜晚,灯火通明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一场激烈的大辩论正在进行。许多当年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老工人,用亲身的经历愤怒地驳斥阶级敌人的无耻诽谤。一个别有用心的家伙当场跳了出来,疯狂地叫嚣说:“大庆红旗是假的,铁人也是假的。”
王进喜听了,怒火满腔。他把披在身上的老羊皮袄往后一甩,站起来大声说道:“我是铁人还是泥人,关系不大。大庆这面红旗是谁也动摇不了的。大庆,是毛主席的大庆,是全中国七亿人民的大庆。大庆红旗,是大庆工人阶级按照毛主席指引的道路闯出来的。大庆的一切胜利,都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谁敢诬蔑大庆红旗,我们就一拳头把他砸到地底下去!”
铁人的话,说到了大庆工人的心里,全场立即爆发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辩论会成了捍卫大庆红旗的誓师会。革命群众扬眉吐气,那股妄图砍倒大庆红旗的反动气焰当场被打了下去。
然而,敌人不甘心失败。他们使出了另外一手,对王进喜进行卑鄙的人身攻击。他们编造了许多谎言陷害王进喜,企图从政治上搞垮铁人,砍倒大庆红旗。
斗争一场接着一场,许多问题引起了王进喜的深思。
一天傍晚,他独自一人来到会战时打的第一口油井的井场上。灿烂的夕阳照射着采油树。这油井,是他和工人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发大庆油田的见证;那泥浆池、卸车台,那当年住过的地窝子,亲手挖出来的土水井,都能说明他和一二○五队的战友们是怎样按照毛主席的教导,胜利地走过了创业时期那段艰苦的里程。如今,眼望着大庆油田的宏伟景象,他想,阶级敌人反对大庆红旗,是因为大庆的道路是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发展我国工业的道路。大庆的工人做对了,所以敌人害怕。想到这里,他更加坚定了斗争的信心和勇气。铁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坐在采油树旁打开毛主席著作,默默地念道:“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果然,敌人见造谣和中伤没有压垮铁人,他们又施出了最后的卑鄙手法,妄图用强制手段迫使铁人就范。一天,几个坏家伙暗中策划和操纵一些人把王进喜关进一间密室,手持皮鞭和铁棍,拿出一张事先写好的诬蔑大庆红旗的纸条,强迫王进喜签字。王进喜愤怒极了,冲着那些家伙斩钉截铁地说:“我识字不多,可是你们写的这几个字我还认得,你们就是把刀架在我脖子上,也别想让我划上一笔!”
敌人的阴谋,在这个铁打钢铸的英雄面前再一次可耻地失败了。
就在这场捍卫大庆红旗,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关键时刻,以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给大庆油田派来了亲人解放军。此时此刻,铁人王进喜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他想起解放初期,是毛主席派来亲人解放军把他从三座大山压迫下拯救出来;想起在石油会战最艰苦的岁月,大批解放军来到大庆,宣传毛泽东思想,帮助大庆铺设了著名的“八一”水管线,给工人们送来了清甜的泉水;现在,毛主席又派来亲人解放军,和大庆工人并肩战斗,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想到这些,他用那粗壮有力的手,热情洋溢地写了欢迎解放军的大字报,亲自贴在解放军驻地门口。
在整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王进喜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始终和广大革命群众在一起,坚持把文化大革命推向前进。毛主席指示说:“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他就到处宣传,要两派群众联合起来抓革命、促生产。哪个单位两派群众联合起来了,他就前去祝贺;哪个单位还没有联合,他就去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促使他们联合起来。有人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不利于革命大联合的话不说,不利于革命大联合的事不做。”王进喜说:“这样好,还要加上两句:有利于大联合的事多做,有利于大联合的话多说。”
为了保卫大庆油田,夺取革命和生产的全面胜利,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最紧张的日日夜夜,王进喜几乎每天都随身带着毛主席著作,身背干粮袋,步行几十里路,到各个井队去宣传毛泽东思想,认真落实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有个井队的一些人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提出要“停产闹革命”。王进喜特意从一百多里外赶去,同工人们一起学习毛主席的伟大指示,一起批判无政府主义,揭露阶级敌人的罪恶阴谋。他恳切地对大家说:“‘抓革命,促生产’,是毛主席给我们工人阶级下的命令,我们的生产一分钟也不能停。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油,支援世界革命需要油,我们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把革命和生产的重担挑起来。”
有一段时间,王进喜身体不好,多年得下的胃病和关节炎又发作了,经常浑身疼痛。有时半夜痛醒了,他一声不吭,坐在床边打开毛主席著作学习一阵再睡下。第二天清晨,又照旧背着背包出发了。工人们感动地说:“老铁真是把全部心血都花在油田上了。”
大庆油田,正是由于有了铁人和广大工人群众的坚持,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进行的几年间,原油产量大幅度上升,油田建设规模比原来扩大了一倍以上。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王进喜执行和捍卫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决心更加坚定。一九六八年五月大庆革委会成立的时候,广大工人一致推选他担任大庆革委会的副主任,一九六九年四月又光荣地出席了党的“九大”,再一次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未完待续)(附图片)
王进喜把参加劳动看成是防修反修的一件根本性大事。当了中央委员后,他谦虚谨慎,和工人学习在一起,劳动在一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新华社记者摄
这是王进喜生前在认真刻苦地读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