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友情满山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1-19
第6版()
专栏:日本通讯

  友情满山村
中国青年乒乓球代表团在日本的长野县松本市停留期间,应日中友好协会(正统)楢川地区本部的朋友们的邀请,访问了距离松本市七十多公里的木曾郡楢川村,在那里度过了令人难忘的一天。
日本儿童的情谊
楢川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山村,两侧高山耸立,谷底一条名叫奈良川的河水从村旁流过。初冬的山谷依然苍松翠绿,枫叶争红。十一月十二日上午,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乘汽车来到这里,刚一进村就受到这个村的村立贽川小学的学生们的热情欢迎。他们在红叶漫布的半山坡上,挥舞着日中两国国旗,高兴地跳跃着向中国客人欢呼。在山下前来迎接的贽川小学校长田中清陪同中国客人走进这个山村小学。田中校长说,今天虽然是星期天,可是我们全校师生和家长都来到学校欢迎你们。在悬挂着写有“日中两国人民友好万岁”大字横幅的礼堂里,由小学生组成的乐队为中国客人演奏了音乐节目。中国运动员为这所小学的师生和家长进行了乒乓球表演。田中校长介绍说,这里的孩子虽然是第一次见到中国朋友,但是他们对中国并不陌生,因为去年楢川村的村长访问中国时拍了很多照片,这些照片用幻灯机给孩子们放映过。今年一月,孩子们还把自己画的画和写的作文请日中友好协会访问中国的代表团送给了中国儿童。他说:“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这一代与中国人民友好,而且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也与中国人民友好。”
中国青年乒乓球代表团在访问楢川村的另外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时,也受到了友好而热情的欢迎。
为日中友好贡献力量
楢川村平泽地区的妇女们听到中国青年乒乓球代表团要到他们那里去访问,在头一天就商量做什么饭菜来招待中国客人。最后决定用日本普通家庭常吃的酱汤和米饭招待中国客人。吃饭时,她们看到中国运动员们很喜欢喝她们做的酱汤,她们非常高兴。六十五岁的田中多都老大娘还关心地问十八岁的中国女运动员王世慧离开父母到日本访问想不想家。王世慧说:“有您这样好的日本老大娘照顾,我们谁也不想家。”田中老大娘立刻把王世慧搂在自己怀里,眼里浸着激动的泪花说:“请转告你们的母亲,日本的母亲们正在为日中友好努力工作,希望日中两国做母亲的都为日中友好贡献力量”。
奈良井地区的妇女们跳起了当地著名的民间舞蹈——“木曾舞”欢迎中国客人,并决定缝制一件跳“木曾舞”穿的日本民族服装送给中国朋友。中国运动员也演唱了刚学会的当地民歌——“木曾小调”,回答奈良井人民的盛情接待。
在漆器之街
在日中友好协会(正统)楢川地区本部朋友们的陪同下,中国运动员步行穿过平泽的漆器之街,有很多漆器商店和漆器作坊的主人和店员走出店铺向中国客人招手。有的店铺门前还用中文写着:“你好”、“欢迎”的字样。由于这里的木曾山区盛产质地细密的桧树和桂树,楢川村的平泽和奈良井两地在三百年前就成了日本著名的木曾漆器的产地。很久以来,这里的漆器手工业劳动者就使用从中国进口的生漆,制造为日本人民所喜爱的漆制食具和家具,他们对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友好感情。中国运动员在这里参观了漆器展览馆和漆器作坊。当地著名的漆器老艺人斋藤松月为中国客人表演了雕漆艺术。这位六十岁的老艺人知道中国客人来访问,头一天,在十多张他的作品的说明书上写上“日中友好”四个大字,并盖上自己的篆刻印章赠送给每一个中国运动员。他说:“现在日中两国已恢复了邦交,中国是漆器的故乡,有机会我一定去中国看看。”
日中人民世世代代友好
日中友好协会(正统)楢川地区本部长、楢川村村长泷泽重人介绍当地日中友好运动的情况时说,战后以来,日中两国关系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使楢川村人民更加认识到日中友好和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重要。
楢川村人民从一九五八年起就开展了日中友好运动,建立了日中友好协会的组织。去年,村议会通过了“早日恢复日中邦交”的决议。今年九月二十九日日中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时,全村举行了庆祝活动。泷泽重人说:“我们知道日中邦交的恢复,决不是日中友好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为了日中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我们更要努力奋斗!”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当中国朋友告别时,楢川村奈良井的居民们又一次聚集在村民会馆前,欢送中国客人。许多漆器作坊的工人、店铺主人、老人、妇女和儿童,在路旁频频向中国运动员招手:“萨腰那拉!”“萨腰那拉!”(“再见!再见!”)中国运动员用到日本后学会的日本话回答:“阿力嘎透!”(谢谢!)
再见吧,楢川村的朋友们!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