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意大利南方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7-18
第6版()
专栏:

意大利南方纪行
中国新闻代表团
意大利的南方是美丽的。浩瀚无边的地中海,希腊风格的古建筑,古老朴实的山城,巍峨雄伟的火山,所有这些,浑然一体,构成了意大利南方特有的色彩。
但是,意大利的南方却被称为“落后的南方”。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至今还是压在意大利南方千百万人民身上的沉重负担。
当我们在罗马访问的时候,一位意大利朋友对我们说:“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实际上还存在着‘两个意大利’——北方和南方。”“两个意大利”,乍听起来似乎有些刺耳。但严峻的事实告诉人们,这种说法并不过分。意大利的北方有着现代工业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农业也很发达。而意大利的南方工业很少,交通不便,农业生产也比较落后。特别是广大山区和一部分丘陵地带,仍然采用古老的耕作技术。根据意大利政府有关部门的统计,整个南方地区人口的平均收入,只及意大利其他地区的一半。南方人口的外流现象严重,在过去二十年中,已有二百五十万人流到北方和国外。
战后,意大利为了发展南方,进行了不少工作。在五十年代初,就成立了“意大利南方发展基金会”,负责资助和推动南方的工农业、交通运输业、文教事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经过二十年来的努力,开发南方的工作收到了一些效果。
我们访问了意大利南方的阿普利亚大区和巴西利卡塔大区沿海地区的一些农庄。这两个地区象南方许多地方一样,山多,丘陵多,特别是巴西利卡塔,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地区是山地和丘陵地。这些山区和丘陵地带,一般说来,土地贫瘠,水利条件差。但这两个大区在沿海地区都有一些平原,耕作条件比较好,战后大多被划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地区,获得了较多的援助和投资。它们的农业生产,一般说来都有较大的发展。我们所参观的农村正是属于这样一种地区。
在阿普利亚大区的滨海平原,有着平整而油绿的农田,纵横交错的灌溉渠道。这里到处是茂密的橄榄林和柑桔园。一位农业专家陪同我们参观,他向我们介绍了这一带农村的沧桑变化。他说:“爱奥尼亚海滨平原的土质好,河流又多,是理想的农业区。但战前由于水利常年失修,乱水纵横,杂草遍地,虫蚊繁生,疟疾大为流行,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农民纷纷被迫逃到远处的山区居住,平原上一片荒凉。战后,这个地区被国家列为农业的重点发展地区,得到了一些援助,整理了河道,兴修了水利,平整了土地,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同时也消灭了疟疾。今天,这片平原盛产蔬菜、柑桔、葡萄、橄榄以及甜菜、烟草等经济作物,已成为意大利南方比较富庶的农业区。”
发展南方的工作是十分艰巨的。南方的平原和山区,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平原的农业有了发展,而山区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山区每公顷土地只产五、六公担小麦,只多于播下去的麦种的六、七倍。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得有大量的投资,而在西欧“共同市场”内部,进口法国的小麦要便宜得多。
意大利南方的工业,近年来逐渐有了发展。最初企业家不肯在南方投资。因为这个地区交通不便,水电供应差,技术力量缺乏,在这里投资办工厂,成本高,利润少。后来,国家对南方投资采取了免税、资金补助等优待办法,并修建了公路、港口、水电供应系统,企业家的积极性才提高了。据“南方发展基金会”介绍,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七○年间,南方工业投资总额为一百二十九亿美元。在此期间,南方的工业产值提高了三倍。目前,对工业的投资每年超过二十亿美元。
我们参观了位于意大利半岛南端的塔兰托钢铁厂和西西里岛的杰拉炼油工厂。塔兰托钢铁厂是一九六四年由伊利财团的“依塔尔席德”钢铁公司建成的一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它拥有从炼铁、炼钢一直到轧钢、钢管制造等一整套现代化设备,每年生产四百五十万吨钢,目前是意大利最大的钢铁企业,也是西欧第三大钢铁厂。它雇用职工三万三千人;占地一千一百公顷,超过了塔兰托城原有的面积。这个厂目前仍在扩建中。
杰拉是西西里岛南部滨海地区的一个小城市,原来人口只有三万人。一九五六年埃尼财团在沿海发现了油田,并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就在这城市建立了每年能冶炼四百万吨的炼油厂。一九六四年又建立了石油化工工厂,生产大量的化肥、尿素、聚乙烯、乙二醇等。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建立,人们不断地涌向南方这些新的工业城市,用意大利当地朋友的话来讲,这些现代化工厂的建立,就象“磁极”一样,把四面八方的人吸引过来。杰拉人口从过去的三万人增加到现在的七万人,塔兰托从十八万人增加到二十四万人。不过,现有工厂能容纳的劳动力,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这就又产生了新的就业问题。在当地找不到职业的人,免不了又要到更辽远的地方去谋求生路。
以北方为基地的一些大企业对于南方的工矿原料兴趣较大,投资较多,而对南方全面发展的问题,看来还有待进一步解决。消灭“两个意大利”的差别也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但是,意大利南方的人民朴实而又勤勉。意大利南方的自然条件也并不差。历史是不会停滞不前的。南方人民建设好自己家园的愿望,最终必将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